中國畫原論(八):什麼是中國畫

天外客 見善


【正見網2018年10月14日】

什麼是中國畫?這個話題本來沒有談的必要,但是在今天的繪畫圈裡它卻是一個有爭議性的話題。造成這種爭議的主要原因是一些人在繪畫表現形式上的觀念分歧,同時這也是分化出傳統中國畫與當代中國畫這兩種說法的原因。

其實在民國以前,並沒有「中國畫」這個叫法,更沒有「中國」這個國家概念的名詞。中國畫這個叫法是在近代西洋繪畫引進中國時而相對以地域來命名區分出現的。在古代,繪畫主要是以所用材料、媒介來命名,比如最早在2000多年前畫在絲織品上的圖畫叫做「帛畫」,更原始畫在岩洞石板上的畫叫「岩畫」,以及到後來逐漸盛行的在寺院、宮殿牆壁上作畫,叫「壁畫」,又有屏幛、捲軸、冊頁、扇面等等;按繪畫題材命名叫人物畫、山水畫和花鳥畫;按技法命名叫重彩、水墨、白描等。因為早期繪畫所用顏料主要以礦物的紅色和青綠色為主,所以繪畫又以「丹青」來喻指,後來「丹青」一詞一直被延續下來,就作為了中國繪畫的代名詞了。包括現在的西方繪畫也是以作畫媒介來命名,因為作畫要使用松節油來調和顏料,所以叫做「油畫」,更早時期他們用蛋清或蛋黃來調和顏料,盛行於14~16世紀歐洲文藝復興時代,那時叫做「蛋彩畫」。其實這種以作畫媒介來命名的叫法更能準確區分不同的繪畫,之所以叫中國畫,從某種意義上是有突出中國文化背景及中國畫本身獨到特點的內涵。

那麼現在對什麼才是中國畫的這種爭議是源於什麼呢?是對於中國畫的技巧表現及表現內容上產生了不同觀念的碰撞造成的。我們畢竟生活在現代社會的環境中,衣食住行已經與古代社會有很大不同了,所以有些畫家就想去表現當代的環境與人文內涵。由於環境的變化與西方繪畫造型理念在廣大畫家思想上的普及,很多人借著與時俱進的潮流,喜歡嘗試融合不同藝術的手法,雖然得到了一些創新的改變,令人耳目一新,但是同時也使得傳統中國畫的獨特形式感及韻味被弱化。看上去還是中國畫所用的材料與技法,但表現出來的意境距離中國文化的審美心理太遠,所以遭到習慣於傳統繪畫形式的畫家們的不認同。但是這些看似傳統的畫家們,在創作題材及表現形式上又大量在模仿古人,而且主要是摹仿明清時期的作品,儘管提倡的是宋元,可是水平依然停留在明清的一般表現形式上,沒有什麼更大的突破進展,而且僅僅是一種表面形式上的複製,同樣遭到與時俱進的潮流派畫家們的不屑,因此也就造成了在中國畫定義方面的不同觀念及衝突。

其實既然叫做中國畫,一定也有傳統文化的內涵及深意在其中,我們不妨從另一個角度來談一談。中國自古有華夏之稱,所以中華民族也叫華夏族,但是華夏族的定義卻不是按照地域來劃分的,也不是以人種的外貌形態特徵來定名的。在中國古代華夏族群居於中原,為文明中心,而周邊則較落後,因此逐漸產生了以文明禮義為標準進行人群分辨的觀念,所以華夏是文明與野蠻的分野,而不是地域、種族上的差別。這就是古代的華夷之辨,也叫夷夏之辨。所以如果按照這個標準,那麼是不是中國人?嚴格的說還不能以表面來判斷,得從符不符合禮義文明的程度判斷。如果只是按照種族來區分的話,在中國歷史上幾次民族融合過程中,炎黃子孫的血統早都不純正了。其實什麼是中國畫?也同樣可以按照這種理念去認識。畢竟它是產生於中國文化背景中的,如果撇開文化背景中的正統精神,就無法合理定義中國畫。為甚麼純正風格的中國畫會令人覺得親切呢?就是有這種共通的文化底蘊精神造成的。如果把這種精神抽掉,就好比把人抽掉,只留下一件衣服,而這件衣服誰都可以穿,甚至動物,那不就不倫不類了嗎?所以是不是中國畫,不但要看表面呈現主題內涵的形式,更要看是否符合中國正統文化的道德內涵。兩者兼備,才算得上是純正的中國畫。

說起傳統中國畫,這是相對於當代中國畫而言。但是有關傳統還有這樣的問題,中國畫發展已有數千年歷史,經歷過許多朝代的變換,哪個朝代的風格不是傳統文化造就的呢?但哪一個朝代風格能全盤代表中國畫中的傳統呢?所以有些人就覺得這個「傳統」二字具有很大模糊性,這也是今人對「傳統」二字的觀念不清造成的。「傳」當然是承傳的意思,「統」在這裡有系統的含義,中國傳統文化整體上是一個完整的大系統,包羅萬象,囊括一切。整體雖然縱橫交錯,看似複雜,其實從宏觀上看就很簡單,其核心精神就是歷代中國人一再強調的「道德」二字。既有佛家的「法」與道家的「道」,也涵蓋了儒家的仁、義、禮、智、信所體現的德行,因為中國文化是儒、釋、道三家交相輝映的結晶。中國畫也是根植於中國傳統文化大系統中的藝術形式之一,所以它的核心精神也是道德。那麼只要符合了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要求,就都是傳統的,唯一有區別的是境界的不同。風格與特徵都會隨著時代的推移與意識的轉變而發生變化,而唯獨鑄造一切文化特徵的精神本質是永不會變的,所謂「萬變不離其宗」之「宗」正在於此。

中國傳統繪畫技法無外乎筆法、構圖、用色這三大部分,簡而言之,筆法所注重的就是「准」,不論強調何種特點,如果行筆軌跡及剛、柔、快、慢拿捏不準確就達不到所要的效果。關於如何掌握筆法及筆法的要點,在古人的書畫典籍裡都有詳細論述,如晉代衛夫人的《筆陣圖》與五代荊浩的《筆法記》,一書一畫,盡言其詳。而在構圖中只講求「穩」,計白當黑也好,疏密布置也好,皆為使「陰陽平衡」。只要在視覺中達到穩妥的效果就是成功的構圖,所有的變化都是建立在「穩」的基礎上,也可以說是「平衡」。用色在東西方繪畫裡所要求都是一樣的,不管追求如何用色,凡屬正統審美都求「和諧」,並沒有死板的規定要如何搭配顏色,但能和諧,能給人以應有的美的感受即為佳作。而和諧的關鍵在色調的統一性或互補性,所謂「隨類賦彩」,這也是寫真特性的要求。中國傳統繪畫不刻意表現光影對物體造成的明暗變化,而只以物體的固有色加之以陰陽變化來體現,這是區別於西方繪畫理念的地方。中國畫的傳統審美中還有以曲為美的觀念,線條以及造型大多趨於圓潤流暢之美,顯得飄逸而含蓄,常求筆墨有其盡而意無窮之餘韻美。

因技法無定式,風格隨人變,所以這裡僅是概括的從大的方面總結了一點。孫子云:「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繪畫創作亦是如此,畫無常形理有常,學習掌握繪畫的基本原理,遵守畫理去表現,並不需要死板教條的繪畫程序。但基本技巧的本身是每個畫家都要掌握的,運用的如何取決個人。所謂「陣而後戰,兵法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歷史上,中國畫技法一直是流於民間、文人與匠人之間,完全是一種經驗的傳承,一直沒有系統,因此技法的使用在歷朝歷代皆有不同。過去留下的技法理論也有很多,基本都是個人經驗的總結,並不能說誰的技法代表是最正確的,只有表現出來的效果最具說服力,這也是兩宋時期的繪畫被公認為是歷史上的頂峰的原因,寫實而意韻生動。

在傳統繪畫技法層面,今天討論的焦點都是在宋元之間,其實宋、元恰恰是中國古典繪畫技巧的分水嶺。很多人喜歡將宋、元連在一起講,常常將二者相提並論,其實二者相異甚深。在談寫意與文人畫時,就講到元朝是文人畫的開始與鼎盛時期,也是中國畫寫實技巧走向衰落的開始。那麼具體宋畫與元畫的差異在哪呢?其實是一種技法與精神的遷移。宋人作品,講究師法自然,故得法度精嚴。元人作品,傾心意趣,重在筆墨,並不著意于格物寫生。宋人作畫恪理求備,務使氣和神全,形神俱至,故有兩宋輝煌。而元人所推崇者,文人畫耳,此所謂文人多不以畫為專業,平日裡文章之餘,戲使筆墨,興之所至,以畫自娛。所以有很多渴筆枯墨,後人謂之以「書卷氣」、「惜墨如金」。

其實,以興而論,何以精嚴?不能精嚴,如何致廣大呢?只是文人社會地位高,掌握話語權,所以中國畫的發展方向才能被他們左右。其實文人也是有境界差異的,儒者亦有君子小人之別,甚至僧道之輩亦有真偽之辨,所以不見得是文人就一定道德高尚,從而一概推舉。真正的高士不束縛於學問本身,亦不以地位尊卑視人,只以善惡之理辨賢愚,以道德境界分尊卑。北宋郭熙,標名千古之山水畫大家,每做畫必焚香淨幾,如待大賓。其子郭思在《林泉高致•序》中言其父郭熙自少時便從道家之學,所以其畫中也常有道境,因而不凡。郭熙出身布衣,能得此畫中之道,並取得很大成就,開一派山水宗師,此足以說明繪畫的境界不在於地位高低,反觀其自視甚高之人,文人也好,士夫也罷,千載之下,有幾人可與比擬?

說起學道求道,這真正是中華文化的精髓所在,自人文初祖黃帝便是修道成神,乘龍而去,今之黃山便是其修成得道飛升之處,故此山名曰黃山。其衣冠冢仍在,歷史與傳說猶存,更彰顯中國文化之博大精深,道統有自,源遠流長。三皇五帝對文化的奠定,使其後的帝王皆是奉天意而撫馭天下,尊道德而教化百姓,凡事以天意為尊。但是隨著歷史的推進,漫漫歲月中,人心也不再如前,漸漸的由尊天道的核心價值轉向人道。這種核心的轉變也開啟了華夏文明的衰敗過程,而唐朝正是盛衰的轉換點,它既是本次華夏文明的頂點也是轉衰點。之所以盛唐時期能成為本次中華文明的頂峰,是因為其時修道求道之風盛行,佛道大興,以前所未有之勢正面影響著人們的道德觀念,才使得民風淳樸,文明昌盛。佛家講,善德是人一切幸福的原因所在,世間的君臣富貴皆是從修德而生,而德行體現的根本是對天道的遵循,所以順天意的人才是好人。在盛唐無論君王還是庶民,都一致崇佛向道,人心豈能不和?世風豈能不正?所以盛唐在各個領域都達到了令後世無法匹及的高度,甚至有萬國來朝的盛況,可謂盛況空前。

從中國畫的發展來看,魏晉南北朝是興起的階段,隋唐是達到鼎盛的階段。尤其在唐朝,人物、佛道畫是創作主流,尤以神佛壁畫盛行,堪比西方文藝復興時期。而到了宋代,人心逐漸從天道下降到人道,繪畫上也表現為以山水畫和花鳥畫作為創作主流,佛道主題逐漸弱化。這時期人對神與自然的崇敬逐漸走向抒發個人情懷上,說明中國畫的境界在宋代已經是在走向衰落的開始了,創作主題的更換就是標誌。境界沒有那麼高了,表面技法也不能再繼續得到突破。所以在宋代出現「文人畫」的概念,直接拉動了對技法本身的下滑,從真實的描摹自然走向筆墨本身的情趣。不再以師法自然為旨要,而以抒發自我為目的。偉大的藝術作品具有傳承文明、涵育道德、傳播知識、陶冶情操的作用,在東西方各大文明中都具有崇高的地位。但這些不是建立在以表現人為主題的基礎上所能實現的,因為人性是不完美的,東西方歷史上所有創造的輝煌都是建立在普遍人心向善、道德水平較高與信仰全盛的時期,所以說中國繪畫的發展在宋代就開始走下坡路了。發展到今天,不但創作主體不再是神,就連當初的文人境界也達不到了。今天的主題主要是情感的宣洩,道德價值的要求幾乎沒有體現,甚至有些本來就不美的東西也成了潮流,藝術中充滿浮誇與刻意的扭曲,表現的人物主體也像個沒有靈魂的軀體。如果站在心性的角度上看,縱觀畫史,這難道不是從天堂走向人間,從人間又走向陰間的發展嗎?

在今天所有的繪畫研討中,人心的變遷,道德滑坡的因素,一直是被人忽略的部分,為甚麼古人那麼熱衷於求道、修道?他發現只有修道才能真正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才能打開真正的智慧去了解更廣闊的空間層次,才能了解宇宙的真相,通過對人體的不斷修煉達到對更大更高宇宙層次的認知以及對生命深層內涵的探索,這是「天人合一」的另一層意思。只有在更高的層面上才能把其下的一切說清楚,也只有在高境界的心性基礎上才能把技藝之精美充分發揮。可是今天的人大多由於觀念中排神的原因,對此大多嗤之以鼻,站在現代實證科學及無神論觀念上去認識古代的社會,否定著傳統的道德觀念。立足於已經敗壞下來的道德觀念中去揣摩古人的精神狀態,如何能意與古會?所以要想恢復傳統繪畫就得重塑文化理念,從修習內心開始,達到君子的道德要求,分清善惡,找回辨別好壞的能力,才能理解什麼是真正的中國畫!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藝術

連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