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義商張保皋(40):「我的心情為何如此沉重」

劉如


【正見網2019年03月05日】

這時,劇中給出了李大人被處決前與張大官的一段對話。李大人死到臨頭,卻表現出一副對自己的罪行不以為然的態度,他面對大官居然可以十分坦然、不緊不慢的說道:「就算現在死了,我對我的人生也沒有什麼悔恨,只有一件事讓我感到惋惜,那就是我跟你結了如此的惡緣,否則,我一定會善用你的能力,共同完成偉大的志業。我這麼說絕不是因為我怕死,要求你饒我一命,現在還來得及,只要張行都(張大官已是行都)跟我合作,我們還是可以獲得天下。」從前邊李大人對閻長沒有野心的嘆息與失望可以看出,李大人說的話儘管可笑,但幾乎就是他內心真實的想法。他一點也不認為自己的行為有罪,藉口是為了獲得天下。

然而他卻忘了一點,即使是為了獲得天下,也必須遵從一個基本的道理:得人心者得天下。而他卻干盡了燒殺掠奪、傷天害理的血腥罪惡。因此張行都(從這裡將張大官改稱張行都)面對他荒謬的說辭,大聲責罵:「就因為你這荒謬的夢想,殺死了多少人,又有多少人被當作奴隸賣掉,奪去了那麼多無辜的生命,踏著這些人的怨恨,就算得到天下又有什麼意義。」

但是,李大人根本不在乎張的責罵,沒有絲毫愧疚與良心的不安,反而振振有詞的反問張行都:「你知道我為甚麼要成為海盜?我是賤民出身,一個賤民在新羅什麼事都不能做,從我出生開始就被這個嚴厲的身份所限制,要推翻這個制度,只有用刀劍。張行都,你不也是奴隸出身,想必你一定可以體諒我的處境才是。」這段話交代了李大人變成海盜的身世與客觀現實的原因。

沒錯,他與張行都一樣,從小受盡因身份帶來的痛苦,沒有讀書識字的資格,奴隸甚至連姓氏也沒有,想要改變悲慘不公的命運。然而,李大人卻拿起刀劍同時對準了與自己一樣的百姓,濫殺無辜,不分善惡是非,其罪行,比那些當年欺壓賤民的腐敗貴族更加殘暴,任何藉口,都無法替他殘害百姓的罪行辯護。因此,明白事理的張行都,不會受他的迷惑,當場處決了他,讓他來生一定要替他害死的百姓贖罪。

但是,張行都將李大人處決後,非但沒有一般人報仇雪恨後的那種痛快,反倒以沉痛的心情問隊長:「我當年一心要為我爹報仇,為甚麼今天報了仇,我的心情會如此沉重?」隊長認為,張行都將所有冤魂的怨恨背負在了一個人身上,李大人是罪有應得,不必感到難受,將來多做好事,讓那些受苦受難的人脫離苦海就可以了。實際上該劇是在通過這段劇情告訴觀眾,李大人的死儘管罪有應得,但同時也是新羅當時混亂腐敗的貴族政權下的犧牲品,由於怨恨想改變命運,選擇了一條邪路而忘記了做人的最基本良知。

張行都正是感受到李大人可悲下場的社會現實,內心才如此的複雜和沉重,如果百姓一直生活在新羅腐敗的貴族和官吏的殘酷統治下,看不到希望和機會,今天去了一個李大人,明天同樣的原因會再出現第二個、第三個「李大人」,無論他除掉多少海盜頭子,他的心沒有因為李大人生命的結束而感到高興和痛快,反而促使他開始思考自己要怎樣做,才能真正的解救苦難的百姓,他應該走一條怎樣的道路,才能既符合道義,又能帶給百姓希望和安寧的生活。劇中隊長讓他將來多做好事、使受苦受難的人脫離苦海的勸慰,正是他將來必須面對的最艱難的人生課題。

因此李大人死前與他的這些對話,就如同當年他抓住李師道時,李師道所說的話對他的啟示一樣,讓他吸取教訓,同時思考自己該怎樣走好將來的路,更好的從根本上解脫苦難百姓的悲慘命運,避免李大人這樣的悲劇的發生。這就是為何他要在將來建立給所有人展現才華機會的清海鎮的原因所在。該劇非常細膩用心的為觀眾剖析和詳解張保皋每一步的思考和思考後的正確抉擇。

李大人雖然已被處決,但閻長才是真正的對手,他與手下擁有的力量,依然不容忽視,為刺激閻長,張行都有意留下李大人的屍體返回清海。等待著閻長因仇恨失去理性主動找上門來。閻長背著李大人搶奪糧食兵器勝利歸來,卻吃驚的發現,李大人已經斃命,他被這突如其來的場面所刺激,無法控制自己內心熊熊燃燒幾近瘋狂的憤恨,恨不得馬上攻打張行都為義父報仇。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學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