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源劇本:看神韻正劇,說梁祝傳奇

濯衣


【正見網2019年03月27日】

序:

作為修煉人,我們知道,自三界開創以來,神扶持人走過了開天闢地後的鴻蒙時代,不同的神又轉生成人,教給人生存的技能、生活的理念,規範了人的倫理,奠定了神傳文化的基礎。在一個又一個的五千年中,有許許多多感人肺腑的故事在流傳,有的故事開頭很美,結局淒涼,梁祝的故事就是如此。在人們的印象中,那是一個哀婉的愛情故事,愛之可能、求之不得的情緣,使梁祝分開,他們的心心所想、念念所執,最終使倆人情化為蝶,這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梁祝版本。這個哀婉淒懷的故事帶來的感傷,在我們的心裡鬱鬱成結,形成一種文化的烙印,刻在每一個渴望愛的心房裡,氤氳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血脈中,形成一種文化情懷。

其實在世間流傳的每一個故事都是劇本,那麼是誰留下了這個劇本?又是誰演繹過這樣的故事?可曾有誰呼喊:我渴望一個完美的劇本,良好的結局!可曾有誰大膽的質疑:我不喜歡這樣的故事,我要翻轉這樣的結局。對於梁祝的結局,我的心中有哀婉、有企盼,有不甘。難道梁祝不可以有一個完美的走向嗎?對他們的結局只能扼腕嘆息嗎?終於,在神韻舞台上演出了翻轉梁祝命運的劇本,我們看到了一個姻緣如意、佳偶天成的故事。

看完晚會後,有的同修還在津津樂道的講述關於梁祝的悲情故事,我有些驚訝於同修的戀舊,我覺的同修沒有理解師尊把這個故事搬上舞台的用意。我認為神韻演出的梁祝劇本是原始的劇本,展現的是創世主史前的安排。隨著時間的推移,觀念的變異,這個原始的劇本不斷的被修改。誰在修改這個劇本?為什麼要修改劇本?被修改過的劇本和原始的劇本存在著多大的差異?修改後的劇本要給人留下什麼?達到什麼目地?

看透這些問題,就要有看透歷史迷題的眼睛;揭開這些迷題,需要有神賜之筆。在打坐中我看見了一隻神筆,在定中我知道那是勘源神筆,是用來勘正本源的。如今,正值法正人間之際,我願講述我所知道的有關劇本的事情,希望讀者能從中得到啟發,文中若有不妥之處,還望讀者海涵、指正。

一、原始劇本的由來和舊神的改動

有道是:人間一台戲,上天有安排。創世主造就了天地蒼生,對芸芸眾生的過去和未來都有絕佳的安排。創世主的安排是從宏觀到微觀,浩大汪洋,包羅萬象,壯觀謹密的,是珍惜眾生、普度眾生的。

然而在宇宙中有這樣一群神,他們秉承舊勢力的意旨在行事,他們自認為是宇宙的主宰,一再改動創世主神聖的安排。他們不斷的修改、破壞那些久遠流傳的宏大體系中的東西,事無巨細,一一涉足,把原有的布局破壞了百分之八十還多。他們的安排和修改擺脫不了舊宇宙體系在智慧上和能力上的不足,他們這樣做是改動創世主史前定下的東西,破壞創世主的選擇,他們執意要給世人留下他們的東西。

創世主的安排是從微觀中來,實質的東西是任何生命都無法改變的,將計就計中,創世主成就著來到世間的那些原始的寶貴的生命。在新宇宙的締造中,文明在更新,傳統要恢復,不正的一切在底層的宇宙中要匡正。師尊正法,正蒼宇,正天地,正人道,天地蒼生莫不在其中。神韻藝術團擔任起救度眾生、講清真相、弘揚正統文化、匡扶正義的職責,神韻舞台上演出的故事是同化宇宙特性的,是弘揚普世價值的,所演的那個劇本來源都不簡單。

二、原始的梁祝劇本

在今年的神韻舞台上,師尊把原始的梁祝劇情展示給了我們,神韻藝術團的演員們把這個故事詮釋到極致,看完後,我忍不住讚嘆:真是絕佳的劇本,上好的演員,演繹了一個流傳已久的故事,還原了事情的本來面目。

故事伊始,聰慧的祝英台目睹翩翩學子的才情,渴望求學,父母不允,派丫鬟給怏怏不樂的英台解悶。有媒婆上門,英台看到馬家之子,與見到的學子差若雲泥,機靈的英台馬上裝憨扮傻,使求婚者避之。而後英台女扮男裝,離家求學,途中風吹雨打之際,梁山伯出現,為她遮風擋雨,結一善緣。祝英台進入學堂之初,有學子們欺負她,她機敏的應對;梁山伯出現,學子們欺負他時,熱情豪爽的祝英台上前,助梁山伯擺脫詰難,再結善緣。同窗三載,祝英台芳心暗許,梁山伯質樸如初,正所謂:但聞「梁兄」皆應諾,不知「賢弟」是女郎。英台終究被父親找尋回家,媒婆上門,攪動口舌,才俊求婚,絡繹不絕,英台不勝其煩。終於有一日,掛念的梁兄到來,英台以女兒裝出現,驚煞了梁山伯。為女兒婚事著急的祝父,見到儒雅俊逸、神采飛揚的梁山伯,心中大喜;看到女兒的喜孜孜、樂枚枚,含羞蓄笑,明了女兒心意的祝父,遂允良緣。這是一個佳偶天成的故事,看的我心曠神怡,每個細胞都很愜意坦然。

三、我演過被改編的劇本

在今年的神韻演出後,我知道了自己曾經是祝英台,並且我不止一次演過祝英台。我演過那個原始劇本中的祝英台,和神韻舞台上的情節一樣,有著完美的結局。後來,還生有一對乖巧的兒女。

我也演過被舊勢力修改過的劇本,身心在那個劇本受到了重創。我經歷的劇本情節是這樣的:祝英台經歷求學、同窗、出嫁馬家十餘載、育有一子,身為人婦,心中難忘梁兄。梁山伯與祝英台同窗三載,情意深重,分開後,再次相逢在祝家,方知「賢弟」是女郎。梁山伯請父母去祝家求婚,卻不料祝英台已被父親許為馬家婦,驚訝與失落伴隨著梁山伯。梁山伯走上仕途,是一清廉官吏,娶妻生子,心中亦有不忘之人,偶爾飲酒獨酌,眼前浮現祝英台的音容笑貌。倆人的相似之處是:不忘對方,都曾在閃念之間羨慕蝴蝶兒相伴雙飛,自由自在,在花間流連。

十多年後,梁山伯因病去世,祝英台並不知曉,梁山伯去世一個月後,陰間下了拘命符,要拘祝英台的命。一日,祝英台攜子坐船行進,波濤驟起,船不能行,遂上岸,見梁山伯墓地,祝英台驚訝於梁兄的離世,她想起求學時的許多情景,如今卻陰陽兩隔,情難自抑,跪地哭泣,哀悼梁兄,墓地突然裂開,祝英台在驚訝之際,被一股力量推入墓中,失去神識。隨後祝英台的元神被拘往地府,見到地府的判官,還看見了帶著鐐銬的梁山伯,判官對二人的判詞是:祝英台已嫁馬氏,猶思梁男,有違婦德;梁山伯身為父母官,妄思祝氏,著二人生前所願,轉變為蝶,破墳而出。人轉生時都要被洗腦的,偏偏倆人的記憶都留存著,倆人的生命在頃刻間真切的體驗到了從人形進入蝶形的墮變,這是比起死亡還令他們恐慌和難堪的事情。蝶舞花間,世人皆以為美,只有化蝶的生命知道:明明白白的脫下人的外衣,披上滿身絨塵的蝴蝶外衣,心中充滿的驚恐、嫌棄和難以面對。

祝英台目睹了自己化蝶的過程,她悲哀的對身邊的蝴蝶發出一念:離我遠一些!而由梁山伯化來的蝴蝶也發出一念:你看看我的眼淚!一股無形的力量壓迫著雙蝶,使之翩翩起舞,不能分開。一個空曠的聲音對它們說:「你們不是想變為蝴蝶嗎?飛上三天三夜,你們就解脫了。」兩隻蝴蝶一隻黑色帶著金色的邊,體形略大,另一隻黑底帶著美麗的花紋,體形略小。若不是那股無形的力量壓迫著雙蝶,引領著雙蝶,我敢斷定,它們會撞向多刺的薔薇,了卻生命。三天後的一場雨,襲倒了飛舞的雙蝶。在死亡前,黑蝶猶想護著彩蝶,彩蝶說了化蝶後的另一句話:「我記住了你的蝴蝶淚,但是我希望我們的未來永遠不要相逢。」

這就是舊勢力修改過的劇本。我清楚記的這個經歷中我所有的感覺,生命面臨從人淪落到昆蟲的難堪,這樣的回憶任是誰都不願面對。

四、改編劇本的意圖

舊勢力的神把梁祝劇本改編成這樣,使結局與原始劇本相比,面目皆非,有著天壤之別,意圖是什麼呢?舊勢力一方面想要讓世人知道,已婚的男女要忠於婚姻,在思想上不能跑偏,具體意思可以這樣表述:梁山伯作為有婦之夫,不能想祝英台這個有夫之婦;同樣,祝英台作為有夫之婦,不能想念梁山伯這個有婦之夫。想,就是在思想上的犯罪。

可是這裡存在這樣一個問題,因為原始的劇本是被舊勢力強行改動的,所以他們的安排也是強加於人的。梁祝畢竟是讀聖賢之書的明理之人,倆人都遵守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結婚十餘載,祝英台遵守三從四德,對梁山伯的情是在淡化的,梁山伯亦是如此。倆人都明白思念應「發乎情止於禮」。但是舊勢力的神動用了超常的因素,來實現自己的目地,他們先是弄走梁山伯,然後阻止祝英台的船,使之不能行進,祝英台上岸,看到梁山伯的墓地,驚訝之際,忍不住哭泣,也是人之常情。在祝痛哭之際,墓地裂開。祝英台沒有跳入墓中的衝動,怎麼辦?舊勢力的神就把她推入墓中,達到自己的目地。在經歷陰間的審判後,舊勢力讓他們的生命直接化蝶。讓他們的生命明明白白的承受這種變化,那種痛苦和難堪,誰能想像?

舊勢力覺的打造化蝶這樣的結局,會震撼世人,會給世人留下難忘的記憶。的確如此,世人感動於這樣的結局,當事人卻心神俱傷,我認為,經歷過的那一切,是對生命的折辱。在舊的神看來,那是對生命的懲罰,在消減業債。舊神把劇本改成這樣,想讓世人記住這個悲劇,吸取教訓,偏偏世人弄反了故事的本意,以痴情、入墳、化蝶為美,把梁祝化蝶視為神話,尤其現在的人思想中充斥著自由、反抗、放縱等觀念,不知天命所在,反而認為殉情是追求愛情的一種極致表現,不會知道祝英台是被自殺,化蝶是被懲罰。這個改編後的劇本愚弄了世人。

舊勢力對原始劇本進行這麼大的改動,甚至在這一期五千年的歷史中迫不及待的把梁祝化蝶的情節安排在祝英台的新婚之日,他們或許認為這樣的修改是傾盡了他們的智慧和力量。無論如何,他們屬於舊的神系,他們對劇本的改動正體現了舊宇宙「成住壞滅」中「壞」的屬性。他們把創世主留下的喜劇改成了悲劇,還沾沾自喜,認為自己非常有智慧,這正體現了舊宇宙運行機制的不足,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把美好的事情悲劇化,日益偏離宇宙真善忍特性,使人類道德觀念大滑坡,使人類文化走向敗壞,這就是他們引領的方向。正因為人類的觀念變異,思想敗壞,人們才會把梁祝化蝶這樣的悲劇視為情感的昇華。

另一方面,舊勢力的神把原始的梁祝劇本改編成這樣,還有一個意圖。他們知道,演過原始劇本的人,生命會保留原始的記憶,他們讓飾演過梁祝的人再次出演他們改編後的劇本,這樣出演劇本的人在生命原有的印記上會疊加新的烙印,會扭曲原有的認知。他們想看看這樣的生命在歷史走到最後時,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心理。他們有意的加強悲劇的烙印,想看看他們的「傑作」會給扮演者帶來怎樣的效應,看看扮演者在劫難中會有怎樣的體現,能不能在修煉中走過這一劫。說通俗一些,他們把扮演者當作試驗品,他們想把輪迴中的記憶加給修煉人,要迫害修煉人。

五、身心之劫,何以解脫  

當我又一次踏入了人世間,歲月之鎖,鎖住了我的記憶,可是生命在輪迴中經歷過的印記,卻成為我的羈絆、我的夢魘,那是刻在心裡的沉重的痛。我的元神攜帶著那個悲情的烙印,心無法自在、高潔。

我追溯被改編的梁祝往事,點評祝英台,發現無論是人的一生,還是蝶的一生,都非常的悲苦。回首祝英台,曾經穿著美麗的戲服,傾情入戲,可是,一段人生,主宰不了;一段情緣,挽留不住;一副皮囊,盈滿了情意,卻錯過了情緣,徒留一個悲傷的化蝶結局,讓人生生感受到靈魂的無奈。那個被浸染過豐富情感的人皮,總會被世間的情緣帶動,傷痛的記憶總會被觸及。而蝶的一生,更加悲哀,明明白白的由人轉化為蝶,有孩童們要抓它,有鳥兒要吃掉它,有自身的經歷在折磨它,在外力的壓迫下,飛了三天三夜,心神疲憊、心力交瘁,生命感覺到支離破碎,卻求死不能,被強迫著飛舞,那是怎樣的一種感受?即使沒有那場大雨,蝴蝶也要被活活的累死了。

同樣,我清晰透徹的明悟了在飾演改編的梁祝劇本後,那個打造的烙印給我帶來的身心戕害。在心理上,對於梁祝的故事,在修煉前我一直持有逃避的態度,在我聽聞別人講過梁祝化蝶的故事後,心就在扭結,有著說不出的憂怨情結,我堅決不看梁祝戲,也不看梁祝電影,不聽梁祝的音樂,最好誰也不要在我面前提及梁祝,我會因為聽聞這個故事而心碎神傷,嚴重時手腳發涼,渾身無力,身體出現類似於虛脫的症狀。因為這個故事,我察覺到一個傷痕累累、脆弱不堪的我。現在想來,我一直在逃避這個故事,非常牴觸化蝶的結局,是因為我的生命中畢竟保留原始的美好結局,所以發自內心的不願接受化蝶的安排。

在身體上,化蝶後那種心力交瘁的感覺在這一世的人生中,時不時的出現,尤其近兩年,非常明顯,有時突然間感覺自己的心支撐不住身體,耳邊還出現一句廣告詞來干擾我:「30歲的人,60 歲的心臟。」有一次心難受的感覺突然湧上來,我低著頭,費力的在喘氣,感覺自己的心四處有洞,就像氣球被扎出許多窟窿,在噗噗冒氣,我看見我低垂的肩膀,被幻化成翅膀,無力的耷拉著,一個意念打來:「你要完了,要變成灰了。」我否定這種感覺,請求師尊的幫助,我說:「這都是假象,我不承認,把迫害我身體的邪惡生命統統清除銷毀掉。請師尊加持弟子。」

有一次在同樣的痛苦中我想起師尊的法,師尊說:「而真正起作用要干什麼的背後因素,就利用著人的習慣、執著、觀念、慾望這些東西在起作用。真正的人體就是這樣,只享受著生活過程中帶來的感受,給你甜的你知道甜,給你苦的你知道苦,給你辣的你知道辣,給你來個痛苦你知道難受,給你來個幸福你知道高興。」(《各地講法十一》<大法弟子必須學法>)我馬上發出一念:我不要這種心力交瘁的痛苦,如果這是輪迴中留下的烙印,我不要這種烙印,誰也不要往我這倒宇宙的垃圾,也不要往我身上加這種痛苦。

在2018年那個已經過去的一年中,我的眼前還反覆出現「蝴蝶淚」這三個字,讓我覺的納悶。其實對於蝴蝶,說實話,我從來不覺的蝴蝶美麗,相反,我對蝴蝶充滿了悲憫的情懷。小時候,小夥伴在花叢中抓蝴蝶時,我都是心驚膽戰的,我擔心蝴蝶被抓住,心中企盼蝴蝶快飛走,躲到安全的地方。七歲那年,有一次,天降大雨,我和倆個哥哥看著窗外,我突然想:那些蝴蝶去哪了?它們會不會被澆死?我就問:「那些蝴蝶呢?它們怎麼辦?」大哥若有所思的說:「也許它們躲在樹葉下面,雨停了再出來。」二哥笑著說:「如果它們不躲起來,只能被澆死了,那它們就是笨蛋。」聽了二哥的話,我的心裡突然湧起一股莫名的憂傷,我仿佛看見了澆死在地上的蝴蝶,它們是那麼的可憐。你也許認為我是善良的女孩,可是我自己知道,當小夥伴們攆著老鼠追打的時候,我是又激動又緊張,跑前跑後的看熱鬧。和看蝴蝶的心境非常的不同。

細想想,我們在三界的歷史中穿梭行走,六道輪迴中,不知經歷了多少生命的輪迴,不知演過多少悲苦的劇情。這一世我真的感覺自己一路疲憊、滿身傷痕。在三界的歷史中,我們曾經打造過人類的文化,有多少個五千年,有多少個劇本。對《梁祝》這個故事而言,有多少人演過梁祝,又有多少群眾演員,有多少觀眾。作為主角之一,我接受了這個劇本,接受了不盡人意的安排。在這一世中,來自身心的苦楚,猶自牽動無法癒合的傷痕,這對生命來說,是怎樣的一種無奈和感傷。心路漫漫,生命無形中出現的這個心坎,我怎樣才能邁過?我的心何時才能解脫?

六、神韻揭迷,正本清源

每一年的神韻演出,都賞心悅目;今年的神韻演出,更是讓我的生命感到前所未有的輕鬆和愉悅,身體輕盈,心境開闊。

初一早上七點半發正念,清除另外空間對新唐人信號的干擾時,我看見了一個情景:我看見我們在觀看神韻,神韻散發的光芒在清理我們的身體,我看見一個黑色的殼(人形的殼)離開了我的身體,我看見其他同修的身體也被淨化,在那瞬間,我有些疑惑,為什麼我的身體出去一個黑殼,而同修卻沒有,我很快釋然,想到的是:同修修的比我好。我還看見天上神佛雲集,看見了彌勒佛,看見了觀音菩薩,觀音菩薩手拿淨瓶,輕拂柳枝,在垂灑甘露。

在又一次看神韻演出時,《梁祝》喚醒了我的原始記憶,我知道了,這才是我經歷過的正劇:同窗三載,守身如玉,感君恩義,芳心暗許,神賜姻緣,佳偶天成,這是創世主締造的神傳文化中的一個典型範本。我明白了神韻第一個節目師尊說的是「隨我下世,法正人間」的又一個含義:法正人間,正本清源,還原最正的劇本,讓人理清事情的本源。同時,神韻也在告訴世人:神珍惜生命,慈悲眾生。

作為大法弟子,我們知道,我們曾經擔負著打造人類文化的使命,可是,在舊勢力的參與下,文化有真偽,劇情有虛實,如何去斟辨?平常人沒有那個能力。作為修煉人,在修煉中會打開久遠的記憶,會知道世事的變遷和來龍去脈。而其中夾雜的酸甜苦辣,也只有當事人曉的。

我們的生命曾經無比聖潔,在下走中我們一再失去神的光環,在紅塵中我們演繹風雲人物,等待最後的大戲開演,我們的身心掛滿了塵世的污垢、鬱悶的心結。在修煉中,這些東西都要在法中清洗掉,我們終究要一塵不染的回去,這個偉大的歷程,離不開師尊的呵護,生命要昇華,要歸於永恆,不墮輪迴之苦,那不是夢啊!

神韻舞台演出的梁祝故事,癒合了我心裡的傷痕,佛光萬丈,滌盪了我生命中的萬古陰霾,我感覺到了生命的新生,真是「神韻一場秀  五千日月新」(《洪吟四》<隨筆>)。我衷心感謝師尊!把從遙遠的過去一路走來的我一再清洗,把曾經為人類留下文化時拘禁在我身體中的纜繩解開,把嵌入身體的那箇舊的框架清除。當一切從新歸正,我的生命得以超脫,回首看看輪迴的印跡,淡薄的就像雲煙,飄散在眼前。

而對於舊勢力的安排,對於他們打造的文化來說,我們又怎麼看呢?師尊對此有評價,師尊說:「當初造就三界的目地就是為了在這一步為正法所用,那麼三界裡的眾生是誰、什麼樣的生命在這裡,將來需要什麼樣的生命與什麼樣的生命存在方式,包括生命的思維方式、生命的行為與文化等等,都將在歷史過程中形成。但是從正法中看,安排的非常差,是因為舊勢力的形成所造成的。」(《各地講法五》〈二零零四年美國西部法會講法〉)

法正人間已經開始,師尊珍惜世人,以舞台演出的形式揭開了古往今來的迷團,還原了歷史的真實,告訴人們真相,這個真相包括神下走的壯舉,開創歷史新紀元的過程,人神同在的真相,古往今來被人熟知的那些典故的真相,修煉人被迫害的真相,人們遇到危險被神化解的真相。神韻演出在造福蒼生,在歸正文化,這是創世主的慈悲。

或許有的同修現在還不明白為什麼神韻舞台演出體現愛情的節目,師尊在講法中說:「不管怎麼樣了,反正那都是歷史,那都是創世以來人類的文化過程。今天不是,今天是從創世以來的最後大結局。由於大法在這裡洪傳,這個環境將來可能會永遠的給人類留存下來。那就是大法在洪傳中、宇宙正法的過程中給人類帶來的福份,得以保留下這麼一層空間。」 (《各地講法九》〈在新唐人電視討論會上的講法〉)
我的理解是:因為大法弟子在這裡修煉過,所以這底層的人類空間得以保留,在這一層中,有未來人生活的參照事例,未來人同樣在三界的情中生活,同樣離不開神的護佑。

結語:

當我以為這個故事要完結時,讓我驚訝的事情發生了,我從電視機前經過,女兒正在看電視,電視中出現蝴蝶,女兒說:「我得換台了,說實話,我從來不覺的蝴蝶美麗,即使再美的蝴蝶,它們身上由粉塵組成的細點,它們身上的幾何圖案,都讓我覺的恐怖。」女兒的話驚到了我,那一瞬間,我知道了她經歷的歷史。

在我出演的那個糟糕的劇本中,她是我的兒子,她同樣經歷了舊勢力的迫害。祝英台十歲的兒子,目睹波濤湧起,船不能行進後,母親攜他上岸,母親在墓前哭泣時,兒子親眼目睹墳地裂開,母親象是被一股力量推入了墓中,他守在墳前哭泣,心中驚惶,時間不長,他看見了兩隻蝴蝶從墳中飛出,突然他覺的兩眉之間有亮眼的光芒閃爍,他奇異的看見了兩隻蝴蝶中的一隻蝴蝶是母親,一瞬間,他的痛苦無以言表。他沒有對任何人說起他的所見,那種壓抑的痛苦一直盤旋在心裡。舊勢力就這樣迫害了孩子,他們強力打開了孩子的天眼,讓他看到了痛苦的真相,卻無法言表,真是可惡至極。

在那一瞬間,我頗有感慨:有許多的生命陪伴我們走過久遠的歲月,經歷了無數的輪迴,吃了許多的苦,我們也要使他們明白真相啊!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今日神州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