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若山與神仙同樂活

唐蓮


【正見網2019年05月10日】

中國古代,曾經出現過半神半人的文化。人神同在,高潔聖雅,無邊悠樂。請看下面「唐若山與神仙同樂活」的故事:

唐若山,魯郡人。唐玄宗年間,官任尚書郎,屢次典掌大郡。開元年間,出朝為潤州刺史,很有惠政,遠近稱許。唐若山喜好神仙長生之道。他弟弟唐若水,是衡山道士,得胎元穀神之要妙,曾被徵聘入宮,不久,就懇求回衡山,得到批准。

唐若山一向喜好方術,所到之處,總要與煉丹術士相會,即使是沒有什麼真法術的,他也以禮相待。他的家財,消耗殆盡,俸祿收入,從未有過剩餘,為了煉丹所花費的金錢,不計其數。到了晚年,他愈發誠信了,把潤州官庫中的錢,也都用來買藥煉丹。賓客僚佐,都來懇切諫勸,他全不聽納。
    
這一天,有個老叟,形容瘠瘦,面目枯槁,前來求見,自稱有長生之道。見過他的人,都笑其衰邁。而唐若山見了,恭敬有加。留住了一個多月。老叟所談,都不是丹石之要。唐若山平時廣泛地搜集丹方,歌訣圖記,無不研究,此時問起老叟的擅長,他全都不知道。老叟還特別喜歡肥肉美酒、珍羞品膳,雖然是個枯瘦的老頭兒,可是吃起來能頂三四個人。唐若山恭敬奉事,毫無厭倦之色。

有一個晚上,老叟從容對唐若山說:「您全家百餘口人,生活好像經常不充裕。您現在貴為方伯,尚且力量不足,一旦閒居,將如何贍養全家?況且,府庫的錢帛,您侵用了不少,我很為您擔憂呢!」

唐若山驚道:「唉呀,我任職時間久了,有些糊塗,很快就要卸任交代,也曾為此發愁,但是想不出什麼主意。如果因此而獲得罪譴,我也甘心承受!只是擔憂全家要有饑寒之苦啊。」老叟說:「不必多慮。」催著他喝酒,一連飲盡幾杯。唐若山一向不能飲酒,這天也幹了三四大杯,卻毫無醉意,他心裡也覺得奇怪。
    
這天夜裡,月色明朗,二人漫步於庭院之中。過了很久,老叟對唐若山說:「可派一名僕人,搬鍋鐺爐鼎,以及鐵器之類,到你的丹房中。」然後,他讓僕人,擺好爐鼎,把鐵器分成兩攤,加以熾炭,便烘然如窯,不可直視。老叟從腰間,解下一個小葫蘆,取出兩粒丹丸,往兩攤中,各投一粒,便關門,與唐若山俱出。

他對唐若山說:「你有道骨,理當度世,再加上誠篤正直,性無忿怒,特別為仙家所看重!我是太上真人,遊歷人間,就是要度化有心之士。我憐憫你志趣勤勉,所以前來度化。我所點化的黃金白銀,一份用來留給子孫,救濟鄰裡貧乏;一份用來補納府庫虧空,不留後患。然後,你就可以乘舟游江,為出世之計了。明日我將等待你,於中流。」說罷,老叟就不見了。

凌晨時,唐若山打開屋門,黃白之物,燦爛滿室。他重新把門關嚴,做了安排。然後,便與三五賓客,備船入江,準備去游金山寺。及至船到中流,江霧瀰漫,咫尺不辨,只有唐若山能看見老叟。老叟搖著漁舟,直抵船邊,請他登上漁舟,二人一起,超然而去。

過了很久,風波稍定,迷霧開散,船上已經沒有唐若山了。那幾個賓客,安然尚在。
    
人們從郡中几案之間,發現了唐若山的訣別書信,他安排了家事,還有一封遺表。便奏聞朝廷。遺表的大意是:「世上的榮華,轉瞬即過,而性命難得久長,只有拋棄富貴而登仙,才可以與天地同期。往昔越國的范蠡丞相,泛舟於五湖.是知道越王不可共安樂;漢朝的張良,離開朝廷,從師於四皓,是畏懼漢帝,不能長久保全他。這二人的離世,都與臣(唐若山自稱)不同!臣運逢清明盛世,屢受主上(指玄宗)的榮寵。但臣早悟升沉之理,深知止足之戒,棲心玄理,偶得丹訣。黃金可煉,敬信淮南王往昔成仙之言;壽命可延,已證真經的妙用。我既已獲得正道,其他還有什麼值得追求的?是以告別紅塵,騰神於碧海。扶桑在望,蓬萊不遠,遙望帝都,不勝犬馬戀主之情!」唐玄宗讀了遺表,深為驚異,備受感動。立刻下令優恤其家,趕快召見他的弟弟唐若水,讓他與宦官,攜帶詔旨,到江畔海濱,尋訪唐若山。但已杳無音訊了。
    
此後過了二十年,有個唐若山的舊屬吏,由浙西出使淮南,在魚市中見到唐若山,正在鋪子中賣魚,混跡於常人。唐若山向屬吏使了個眼色,領他進入一條陋巷,繞行數百步,來到一所華麗的府第,留他一起吃飯。他憐憫屬吏一直很貧窮,就讓他買了二十塊鐵,第二天再來,已經點化成金,全部饋贈給他。這屬吏姓劉,如今劉氏子孫,世代居於金陵,子孫中也有修道的。
    
相國李紳,字公垂,曾讀書於華山。山齋中糧食吃盡,他徒步出谷,到遠方去求糧食,到日暮才返還。忽然暴雨大至,李紳避雨於巨岩之下,身上的衣服,已經濕得像洗過一樣。他跑到岩下之後,見一個道士,繫舟於石上,一個村童抱著船漿,立在旁邊。李紳向道士做了一揖,道士笑道:「公垂(即李紳)在這裡呀!」攀談起來,好像深交,但其實素不相識。道士問李紳:「你知道唐若山麼?」李紳答道:「常看國史,見到唐若山得道之事,很是景仰。」道士說:「我就是唐若山。準備遊歷蓬萊,偶遇江上有霧,繫舟於此。我與你有往昔之緣,得以暫時相遇,你莫非忘記了麼?」

便拉著李紳登船,江霧已晴,山峰如畫,月色皎然。那船凌空而行,俄頃,已至蓬萊仙島。金樓玉堂,森列於天際,有數名神仙,都是李紳的老朋友,想留他多住些日子。其中有一人說:「公垂還要佐理國政,待運數完畢後,才能再來。」李紳也心懷經國濟世之志,不想留在此處。眾仙人又命唐若山,把李紳送回華山。後來.李紳果然入朝為相,連掌節鉞,去世以後,也將重登仙籍。   

(選譯自《太平廣記》)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