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治黃河

林蘭 整理


【正見網2004年03月24日】

西漢末年,由於黃河泥沙長期堆積,「河水高於平地」(《漢書・溝洫志》),黃河經常決溢。漢代曾兩次大規模修治黃河。在王景治河之前,已經有過一次。那是漢武帝時(前132年),黃河從瓠子河(河南濮陽)決口,大水泛濫於16個郡,造成嚴重災害,歷時二十餘年,直至元封二年(前109年)武帝派汲仁、郭昌徵調數萬民工修治黃河。為表示誠意,武帝親臨治河地點,舉行祭祀儀式,沉白馬、玉壁以祀水神。在祈禳儀式結束後,才命民工運柴禾堵決口。經過這次整治,以後80年間黃河沒有發生大水災。

漢代第二次修治黃河即王景治河。此前,即王莽始建國三年(11年),黃河發生第二次大決。「河決魏郡(治邱,今河北臨潭縣西南),泛清河以東數郡。先是,莽恐河決為元城(今河北大名東)家墓害,及決東去,元城不憂水,故遂不堵塞」(《漢書・王莽傳》)。洪水在今魯西、豫東一帶泛濫了近60年,直至東漢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才由王景擔任起治河修渠的重任。

漢明帝時,浚儀渠(今河南開封一帶)年久失修,常常發生水災,明市派一個叫王吳的官員負責修治。王吳向明帝推薦王景參加這項工程。王景提出用「??流法」整修浚儀渠。「??流法」就是根據地形的不同,採取不同的方法,把堵塞了的地方打通,使積水能夠暢快地流過。這種因地制宜的洽水方法,是王景根據前人的經驗總結出來的。

浚儀渠修好之後,漢明帝很高興。永平十二年(69年),漢明帝親自召見王景,把治黃河、修汴渠的艱巨任務交給了他。為表示信任和期望,明帝把古代流傳下來的《山海經》、《河渠書》、《禹貢田》等珍貴的史籍賞賜給王景,讓他借鑑古人的經驗,完成治河修渠的重任。

據《後漢書・王景傳》記載,這-年夏天,「逐發卒數十萬,遣景與王吳修渠,築堤自滎陽東至千乘海口千餘裡。景乃商度地勢,鑿山阜,破砥績,直截溝澗,防遏衝要,疏決壅積,十裡立一水門,令更相洄注,無復遺漏之患。」

從以上記載看,「築堤自滎陽東至干乘海口千餘裡」是治河;「鑿山阜,破砥績,直截溝澗,防遏衝要,疏決壅積」是修渠,即修整引黃人泗的汴渠;「十裡立一水門,令更相洄注」,則是在汴渠受河處設立水門,以控制水量。可見王景治河是河、汴兼顧,而以治河為主。其治河的主要措施是修築大堤,把黃河重新置於兩岸大堤的約束之中,並順著自然地勢而採取一條下游遠比西漢大河為徑直的、距海最近的行洪路線。由於河流比降大,水流挾沙能力強,再加上他建立汴口水門和整修汴渠的成功,使汴渠成為黃河下游理想的分洪道,對黃河也起了分流分沙、減少主河床淤積抬升速度的作用。此後,黃河800年間未曾改道,水災也減少了。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與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