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華夏歷史真貌─天下朝宗的西周

(公元前1066年--前770年)
心緣


【正見網2004年06月04日】

一出殷商史剛剛落下帷幕,一部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的周史又拉開了序幕。在這幕啟幕落之際,不知我們是否注意到:無論表面的形式如何的不同,歷史卻在某些方面驚人的重複著。譬如關於一個朝代的興衰,過去的夏商王朝皆興盛於施行仁德之政的賢王,如禹和商湯;皆亡於殘酷暴虐之王,如桀和紂。而且那些仁德之主都敬天畏地,遵循著上天的警示,不斷修德於天下;反之,那些暴戾的君王則無視上天反覆的警示,逆天叛道,而最終走向毀滅。那麼新開啟的這幕歷史又如何呢?在此後中華舞台上上演的一幕幕歷史大戲又如何呢?或許,答案就在這歷史大戲台的幕啟幕落間;或許在這不斷上演的大戲落幕的時候,我們才可以了解這一切是為了什麼。讓我們先繼續看這新的一幕歷史正劇。

周朝(公元前1066年-前206年)是繼殷商滅亡之後,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周朝前後共有三十七代天子,歷時八百多年,到公元前二百零六年,才被秦國滅掉。它是中國歷史上最長的一個朝代,也是中華古典文明的全盛時期。這一時期產生的儒家、道家思想貫穿並影響了後世的中國歷史。

以公元前770年為界,後代史家根據都城所在地理位置的不同,將此之前的周朝稱為西周,之後的稱為東周。西周時,周王朝屬地較為遼闊,包括西畿和東畿。西畿以周最初的都城豐鎬二京(今陝西境內)為中心,東畿以後建的都城洛邑(今河南洛陽)為中心。公元前770年,周幽王死,平王遷都洛邑,不僅失去了對西部屬地的控制,而且周王朝從此基本上處於衰弱狀態,並受到列國的欺壓。《左傳》中就有:“周之東遷,晉、鄭焉依”之句。

關於西周的歷史,傳於後世的如夏商之史一般,只是後世認為的共主之國的一個國家的歷史,其餘各方面的情形,則十分茫然。西周王朝,先後出現了文王、武王、成王以及周公等效法五帝的賢王賢臣,尚保留了大道的遺蹟。

東周之後則不然。所傳於後世者,以各強國和文化較發達地區的史實為多,而所謂的天子之國,則似乎處於無足輕重之列,此外,周天子中平庸之輩較多。東周之時,天下格局處於不斷的變動之中,列國之間的競爭也從不甚激烈到十分激烈,依此後世史家又劃分為春秋和戰國時期。“春秋”緣於孔子所著史書《春秋》得名,“戰國”則大概是因為這一時期的戰事頻繁而得名,西漢劉向曾著書《戰國策》。

春秋之世,各諸侯國依大小、強弱分為一等國和二、三等國。因各國實力有限,對周之禮制尚能遵守,所以諸侯之爭只限於爭霸,但是在尊崇周天子的前提下,強國間的戰爭也比較少;到了戰國時期,特別是北方諸侯,已不再將周天子放在眼中,而先後稱王。每個諸侯都希望凌駕於諸王之上稱帝,並進一步實現統一的慾望,因而當時戰事十分頻繁。

生於這一亂世時期的孔子認為,此時“天下無道久矣”。他臨風長嘆道:“大道之行的時代,以及夏商西周的賢王治世我沒有趕上,但是古書中有記載。大道之行的時代,天下為公,選拔賢明而有能力的人治理社會,人人誠實守信,和睦相處,不把財產視為私有,而把勞動視為美德,沒有陰謀和盜賊。可是現在大道已經沒落了,天下成了統治者的家天下,父死傳子,兄終弟及,人們僅僅照顧自己的親屬和子女,貨力為己、各私其私。”以往人們所尊崇的“德”而讓位於現實的權力慾望和利益,人離道愈來愈遠,人類的道德自此開始走向衰敗。

當人離大道愈來愈遠時,為了使人們的道德不至於下滑得太快,一些神以聖者的形像降生到人間來規範人的思想和行為。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出現了儒、道、墨、法等諸子百家爭鳴的局面,其中老子的真道和儒家思想主導後世中國歷史數千年。

周朝的祖先

周的始祖后稷,名叫棄。關於他的出世,還有一個非常神奇的傳說。他的母親是有邰(tái,台)氏部族的女兒,名叫姜原。姜原是帝嚳(kù,酷)的正妃。一次,姜原來到郊野,看見一個巨人的腳印,心生愛慕,想去踩它一腳,一踩就覺得身子振動像懷了孕似的。十個月後姜原生下了一個兒子。姜原認為這個孩子不吉祥,就把他扔到了一個狹窄的小巷裡,但不論是馬還是牛從他身邊經過都繞著躲開而不踩他;於是又把他扔在樹林裡,正趕上樹林裡人多,所以又挪了個地方;把他扔在溝渠的冰上,但有飛鳥飛來用翅膀蓋在他身上。姜原認為他是神,就抱回來將他撫育成人。由於起初想把他扔掉,所以就給他取名叫棄。

棄小的時候,就很出眾,有著很高遠的志向。他遊戲的時候,喜歡種植麻、豆類的莊稼,種出來的麻、豆長得都很茂盛。他成人之後,喜歡耕田種穀,仔細觀察什麼樣的土地適宜種什麼,適宜種莊稼的地方就在那裡種植收穫,民眾都來向他學習。堯帝聽說了這個情況,就任棄為農師,教給民眾種植莊稼,使人民受益良多。為了表彰他的功績,舜帝把棄封在邰,以官為號,稱后稷,另外以姬為姓。后稷的興起,正在唐堯、虞舜、夏商的時代,這一部族都有著非常好的德望。后稷死後,他的兒子不窋(zhú,竹)繼位。

不窋晚年,夏後氏政治衰敗,廢棄農師,不再務農,不窋因為失了官職就流浪到戎狄地區。不窋死後,他的兒子鞠(jū,居)繼位。鞠死後,兒子公劉繼位。公劉雖然生活在戎狄地區,仍然從事農業生產,四處考察土地適宜種什麼,並伐取木材以供使用,使得出門的人有旅費,居家的人有積蓄。民眾的生活都依靠他的德行好起來。很多人都感念他,很多人都來歸附他,詩人們創歌譜樂來歌頌他的功德。周朝事業的興盛就是從這時候開始的。公劉去世後,兒子慶節繼位,在豳(bīn,賓)地建立了國都。

慶節去世後,經過七代,傳至古公亶父(dǎnfǔ,膽,甫)繼位。古公亶父重修后稷、公劉的大業,積累德行,普施仁義,國人都非常愛戴他。戎狄的薰(xūn,熏)育族來侵擾,想要奪取財物,古公亶父就主動給他們。後來他們又來侵擾,想要奪取土地和人口。人民都很憤怒,想奮起反擊。古公說:“民眾擁立君主,是想讓他給大家謀取利益。現在戎狄前來侵犯,目地是為了奪取我的土地和民眾。民眾跟著我或跟著他們,有什麼區別呢?民眾為了我的緣故去打仗,我犧牲人家的父子兄弟卻做他們的君主,我實在不忍心這樣干。”於是帶領家眾離開豳地,到岐山腳下居住。豳邑的人全城上下扶老攜幼,又都跟著古公來到岐下。鄰國聽說古公這麼仁愛,也有很多來歸從他。於是古公廢除戎狄的風俗,營造城郭,建築房舍,把民眾分成邑落定居下來。又設立各種官職,來辦理各種事務。民眾譜歌作樂,歌頌他的功德。

古公的長子名叫太伯,次子叫虞仲。他的妃子太姜生下了小兒子季歷,季歷娶太任為妻,她也像太姜一樣是賢惠的婦人。太任生下昌,有聖賢的祥兆。古公說:“我們家族有一代要興旺起來,恐怕就在昌身上應驗吧?”他的長子太伯、次子虞仲知道古公想讓季歷繼位,以便傳給昌,就一塊逃到了南方荊、蠻之地,並依照當地的習俗,在身上刺上花紋,剪掉了頭髮,把王位讓給了季歷。

古公去世後,季歷繼位,這就是公季。公季繼續實行古公的德政,努力施行仁義,諸侯都歸順於他。

周朝的締造者---文王和武王

文王西伯的德行和功績

公季去世後,兒子姬昌繼位,姬昌被商紂王封為西伯侯,所以被稱作西伯,也就是文王。他雖然與九侯和鄂侯被列為商王朝的三公,但並不被商王朝看重。西伯繼承后稷、公劉的遺業,效法古公、公劉的法則,一心一意施行仁義,敬重老人,慈愛晚輩,禮賢下士。有時到了中午都顧不上吃飯而來接待賢士,許多士人因此都來歸附於他。在孤竹國的名士伯夷、叔齊,聽說西伯非常敬重老人,也投奔了西伯。

商朝大臣崇侯虎向殷紂王進讒言說:“西伯積累善行、美德,諸侯都歸順他,這將對您不利呀!”於是紂王就將西伯囚禁在凌(yǒu,有)裡。歸附西伯的那些賢士都為他擔心,就設法找來美女,駿馬,還有其他一些珍奇寶物,獻給了紂王。紂王見了這些寶物非常高興,於是赦免了西伯,還賜給他弓箭斧鉞,讓他有權征討鄰近的諸侯。西伯回國之後就獻出洛水以西的土地,請求紂王廢除炮烙這一殘酷的刑法,紂王答應了西伯的請求。

此後,在呂尚,也就是姜太公的輔佐下,西伯表面上耽於遊樂,對商紂十分馴服,實際上卻更為積善修德,和悅百姓,大力發展生產,使更多的諸侯前來歸附,諸侯也都來請他裁決爭端。

當時發生了這樣一件事可以說明西伯的德行。虞國人和芮(ruì,瑞)國人之間因田界發生了爭執不能斷決,就一塊兒來到了周國。進入周國境內後,發現種田的人都互讓田界,因為人們都有謙讓長者的習慣。虞、芮兩國發生爭執的人,還沒有見到西伯,就覺得慚愧了,都說:“我們所爭的,正是人家周國人以為羞恥的,我們還找西伯干什麼,只會自討恥辱罷了。”於是各自返回,都把田地讓出然後離去。諸侯聽說了這件事,都說:“西伯恐怕就是那承受天命的君王。”於是,諸侯尊西伯為王。

西伯稱王后,改變了殷商的律法制度,並制定了新的曆法。他追尊古公為太王,公季為王季,意思就是說,大概帝王的瑞兆是從太王時開始興起的。

西伯還去征討那些不馴服的諸侯和商的盟國。他先後征伐了犬戎、密須和耆(qí,其)國。殷朝的祖伊聽說了,非常害怕,就把這些情況報告給紂王。紂王並不在意,說:“我不是承奉天命的那個人嗎?他這個人能幹成什麼!”後來,西伯又征伐了崇侯虎等,還營建了豐邑作為都城。遷都的第二年,西伯因年老患病去世,太子發繼位,這就是武王。

西伯在位大約五十年。他被囚禁在凌裡的時候,據說曾經增演《易》的八卦為六十四卦。西伯去世後,被諡為文王。

武王的德行和功績

武王繼位後,決心繼承父親未完成的事業。他拜呂尚為師,讓兄弟周公旦、召公作助手,整頓內政,擴充兵力,聯絡同盟者,還將都城擴至灃水以東的鎬京(今陝西長安縣境),積極做滅商的準備。

*武王順天命討伐商紂

武王繼位第九年,決定出兵討伐紂王。武王乘船渡河,當船走到河中央時,一條白魚跳進武王的船中,武王俯身抓起來用它祭天。渡過河之後,有一團火從天而降,落到武王住的房子上,而且轉動不停,最後變成一隻赤紅色烏鴉,還發出叫聲。當時,八百多個諸侯們雖然未曾約定,卻都會集到盟津(今河南省孟津縣)這個地方。諸侯都說:“現在可以討伐紂了!”武王卻說:“你們不了解天命,現在還不可以。”於是率領軍隊回去了。

過了兩年,武王聽說紂王更加昏庸暴虐,而且殺死了進忠言的比干,囚禁了箕子。太師疵、少師強為了避禍,抱著樂器逃奔到周國來了。於是武王向全體諸侯宣告說:“殷王罪惡深重,不可以不討伐了!”於是遵循文王的遺旨,率領戰車三百輛,勇士三千人,披甲戰士四萬五千人,東進伐紂。第十一年十二月戊午日,軍隊全部渡過盟津,和聯合伐商的各國諸侯訂立盟約,檢閱軍隊。盟津距商朝的首都很近,在這裡演武檢閱,就是向商朝的試探和示威。武王作了《太誓》,向全體官兵宣告說:“如今殷王紂竟聽任婦人之言,以致自絕於天,毀壞天、地、人的正道,疏遠他的親族弟兄,又拋棄了他祖先傳下的樂曲,竟譜制淫蕩之聲,擾亂雅正的音樂,去討女人的歡心。所以,現在我姬發要恭敬的執行上天的懲罰。”

次年二月甲子日的黎明,武王一早就來到商郊牧野,舉行誓師。武王左手拿著黃色大斧,右手拿著有旄(máo,毛)牛尾做裝飾的白色旗幟,用來指揮。誓詞就是《尚書》中的《牧誓》。全文分作兩段。第一段痛斥紂王只聽婦人(妲己)的話,不祭祀祖先天地之神,連自己同祖兄弟都不任用,反而重用四方逃亡的罪人,讓他們暴虐百姓,導致天怒人怨,最終將招致殷的滅亡;第二段申明自己是躬行天罰,宣布作戰紀律,鼓勵戰士勇猛殺敵。

誓師完畢,武王與前來的各諸侯軍隊會合,共有戰車四千輛,在牧野擺開了陣勢。紂王聽說武王來攻打自己,也發兵七十萬來抵抗武王。武王派師尚父率領百名勇士前去挑戰,然後親自率領戰車三百五十輛、士卒兩萬六千二百五十人、勇士三千人的大部隊沖進殷紂的軍隊。紂王的軍隊人數雖多,卻都沒有心思打仗,他們都痛恨紂王的暴虐,心裡都盼著武王趕快攻進來。武王攻過來後,很多紂王的士兵掉轉兵器攻擊殷紂的軍隊,並給武王做了先導。殷紂大敗。

*武王滅紂並昭告上天

殷紂戰敗後,返回城中登上鹿台自焚而死。諸侯跟隨著武王進入商都朝歌(今河南省淇縣),商都的百姓都在郊外等候著武王。武王命令群臣向商都百姓宣告:“上天將賜福給你們!”商都人全都叩頭拜謝,武王也向他們回拜行禮。武王進入城中,找到紂自焚的地方。武王親自用黃色大斧砍下了紂的頭,懸掛在大白旗上。

次日,武王命令清除道路,修治祭祀土地的社壇和商紂的宮室。武王在社壇將滅紂的過程昭告上天。群臣都跟在身後。祭祀前,大臣毛叔鄭捧著明月夜取的露水,衛康叔封鋪好了蓆子,召公S](shì,式)獻上了彩帛,師尚父牽來了供祭祀用的牲畜。伊佚朗讀祝文祝禱說:“殷的末代子孫季紂,完全敗壞了先王的明德,侮慢鬼神,不進行祭祀,欺凌商邑的百姓,他罪惡昭彰,被天皇上帝知道了。”武王拜了兩拜,叩頭至地,說:“承受上天之命,革除殷朝政權,接受上天聖明的旨命。”武王又拜了兩拜,叩頭至地,然後退出。自此,周朝正式確立。

為了統治商朝的遺民,武王把原來商王直接控制的領地分成三個區:原殷都朝歌以北地區(今河南省湯陰縣一帶)為豳(音賓),封給紂王的兒子武庚祿父(一說霍叔居豳)掌管;朝歌以東地區(今河南省鄭州市一帶)為衛,封給自己的弟弟管叔鮮掌管;朝歌以西地區(今河南省上蔡縣一帶),封給自己的弟弟蔡叔度掌管。武王又把尚父封在營丘,國號為齊。把弟弟周公旦封在曲阜,國號為魯。

武王懷念古代的聖王,就表彰並賜封神農氏的後代於焦國,賜封黃帝的後代於祝國,賜封堯帝的後代於薊,賜封舜帝的後代於陳,賜封大禹的後代於杞。

據說,周初總計分封了七十一個諸侯國,其中兄弟之國十五個,同姓之國四十個。封邦建國的目地,是加強對各地的統治,並作為周王室的屏藩。諸侯再在自己的封地裡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又在自己的封地裡分封士,這樣自上而下治理國家。

武王下令將被紂王關押的箕子從牢獄裡釋放出來,又釋放了被囚禁的百姓。他還命令散發鹿台倉庫的錢財,發放鉅橋糧倉的糧食,賑濟貧弱的民眾;命令展示傳國之寶九鼎和殷朝的寶玉;命令給比乾的墓培土築墳;命令主管祭祀的祝官在軍中祭奠陣亡將士的亡靈。這之後,武王才撤兵回國。路上武王巡視了各諸侯國,並分封諸侯,頒賜宗廟祭器。

*武王修德於天下

武王回到周都鎬京,夜不能寐。周公旦來到武王的住處,問他不能入睡的原因。武王說:“上天不享用殷朝的祭品,從我姬發沒出生到現在已經六十年了,郊外怪獸成群,害蟲遍野。上天不保佑殷朝,才使我們取得了今天的成功。上天建立的殷朝,曾經任用有名之士三百六十人,雖然說不上政績顯著,但也不至於滅亡,才使殷朝維持至今。我還不能使上天賜給周朝的國運永葆不變,哪裡顧得上睡覺呢?”

武王又說:“我要確保周朝的國運不變,要靠近天帝的居室,要找出所有的惡人,懲罰他們,像對待殷王一樣。我要日夜勤勉努力,確保我國的安定,我要辦好各種事情,直到功德在四方放光。我南望三塗,北望岳北,觀察黃河,仔細察看了洛水、伊水地區,覺得這裡離天帝的居室不遠,是建都的好地方。”

後來,武王在洛邑進行了測量,準備在此修建周都。武王還命令全國修養生息,把馬放養在華山南面,把牛放養在桃林區域;讓軍隊把武器放倒,進行整頓然後解散:以此向天下表示不再用兵。

又過了一段時間,武王生了病。周公齋戒沐浴,禱告上天,為武王消災除邪,並表示願意用自己的身體去代替武王,武王的病這才漸漸好了。武王時期,周朝頗有新興之氣。武王去世後,年幼的太子誦繼承了王位,這就是成王。

周公攝政

周公,姓姬名旦,亦稱叔旦。是西伯侯姬昌的第四個兒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弟。武王死後,成王因為年幼,所以由他攝政七年。攝政期間,他出師東征,平定了管蔡和武庚的叛亂;並進一步分封諸侯,營建東都,制禮作樂。成王長大後,他還政於成王。

周公的德行

周公姬旦從小就孝敬父母,誠實忠厚,而且多才多藝,聰明伶俐,深得文王的喜愛。姬昌在世的時候,姬旦和他的哥哥姬發(武王)常在他的左右,幫助處理政務。

周武王繼位後,姬旦成為武王的助手。這時候,姬旦的地位和老臣姜太公相當,都是武王左右最得力的大臣,共同籌劃滅商大計,完成父親姬昌未完成的大業。

兩年後,姬旦和武王,聯合各國諸侯在盟津訂立盟約,檢閱軍隊。盟津會盟後的第二年,武王在姬旦等人的輔佐下,統率軍隊渡過盟津,並在牧野集眾誓師,誓詞就是《尚書》中的《牧誓》。《牧誓》為姬旦所作。

商朝滅亡後,周朝建立。 滅商後,在如何處置殷人的問題上,武王徵求大臣的意見。姜尚表示,這些人應該統統殺掉,不留後患。周武王不同意,又找來大臣召公商量。召公說:“有罪的殺,沒罪的留下。”武王覺得有罪的人,不分輕重一律殺掉也不行。於是,武王又找來姬旦。姬旦的意見是:讓殷人在他們原來的住處安居,耕種原來的土地。爭取殷人當中有影響有仁德的人。姬旦這種給降者以生路,就地安置,分化瓦解的政策,武王深為讚許,並進而採納。這贏得了殷人的擁護。

滅商歸來,在鎬京(今陝西省長安縣)武王同姬旦談起在洛水和伊水之間的平原地帶建立新都,以便控制東方之事。由於日夜操勞,武王身染重病。姬旦焦慮萬分,虔誠的向先祖太王、季王、文王祈禱。他說:“你們的元孫得了危暴重病,如果你們欠了上天一個孩子,那就讓我去代替他。我有仁德,又多才多藝。你們的元孫不如我多才多藝,不能侍奉鬼神。” 武王的病這才漸漸好了。但過了不久,武王還是病故了。武王臨終前願意把王位傳給有德有才的姬旦,並且說這事不須占卜,可以當面決定。姬旦涕泣不止,不肯接受。

周公的功績

武王死後,姬旦立武王之子誦繼位,這就是成王。成王當時還是個十多歲的小孩子。面對國家初立,形勢迫切需要一位既有才幹又有威望、能及時處理問題的人來應付複雜的局面,這個責任便落到姬旦肩上,他理所當然承擔了攝政一職。然而受封在東方監視武庚祿父的管叔和蔡叔,對姬旦攝政很不滿意,妒忌心大起。按照兄弟間排行,管叔行三,姬旦排四,管叔是兄,姬旦是弟,不論是繼位,還是攝政,管叔都比姬旦有優先權。所以管叔不服。蔡叔雖然行五,但他支持管叔。於是他們散布謠言,說姬旦“將不利於孺子(成王),想謀害成王,篡奪他的王位。”

滅商後的第三年,管叔、蔡叔竟鼓動封於豳的舊商朝的領主──武庚祿父一同起來反對姬旦,企圖奪權。回應的有東方的徐、奄、淮夷等幾十個原來同殷商關係良好的大小方國。這對剛建國不久的周朝來說,是個異常沉重的打擊。如果不平息叛亂,周朝先世經營了幾十年才建立起來的功業就會毀於一旦。此時的周王室處於風雨飄搖之中。

*周公東征

姬旦臨危不亂。他首先說服姜太公和召公,以求得內部保持團結,。他說:“我之所以不迴避困難形勢而主持政務,是擔心天下背叛周朝。否則我無?回報太王、季王、文王。三王憂勞天下已經很久,而今才有所成就。武王過早的離開了我們,成王又如此年幼,我是為了成就周王朝才這麼做的。”

在贏得眾人的支持後,周公於第二年東征討伐管、蔡、武庚的叛亂。出征前進行了占卜,周公向臣子們表示:“我們小小的周邦,是靠了上天的保佑才興盛起來的,我們承受的是天命。為了這次出征,我又占卜一次,上天要來幫助我們,這是上天顯示的威嚴,誰都不能違抗,你們應該順從天意,幫助周成就這個偉大的事業!”臣子們聽了,眾志成城,隨同姬旦一起東征。姬旦的話被史官記載下來,這就是《尚書》裡的《大誥》。

周公東征,是一場十分艱苦的戰爭,是武王伐紂之戰的繼續。這次戰爭持續了三年。武庚、管叔被殺,蔡叔被流放。蔡叔的兒子胡品德高尚,為人善良,和他的父親大不一樣。蔡叔死了之後,周公便提拔他作魯國卿士。胡把魯國治理得很好,姬旦又把他封到新蔡。討伐平定管、蔡之後,周公繼續向東進發,消滅了參與叛亂的五十多個小國。周公東征的勝利,也將周朝的統治地區延伸到東部沿海地區。

*周公重新分封諸侯

如何統治被征服的地區,是戰爭勝利之後的大問題。武庚和奄國、淮夷的叛亂,表明重要地區不能再用舊的氏族首領,必須分封給周王室中最可信賴的成員。這和武王分封已經有所不同。周公把弟弟康叔封到商統治的中心地區,以朝歌為都,建立衛國,為衛侯。並分給他殷民七族,大多是些有某種手工藝專長的氏族。康叔封的封地不僅面積大,而且還有八師兵力,用以防止殷民的再度反抗。為了使康叔封強化統治,周公先後給康叔封發布《康誥》、《酒誥》、《梓材》三篇文告,這是周公對被征服地區的施政綱領。三篇的主旨是“敬天保民”、“明德慎罰”,為的是使殷民經過戰亂後安定下來,從事正常的農業生產和商業活動。

康叔封受封上任時,周公特別囑咐他說:“小人是難治理的,你要盡心竭力去作,不要貪圖安逸玩樂,那樣才能把殷民治好。人說:‘民怨不在大,也不在小,在於使不馴服的人馴服。使不努力的人努力’。你的職務就是把周朝發揚光大,安定殷民成為順從的百姓。”如果殷民反抗,周公告訴康叔封,要實行堅決鎮壓。他說:“若當政者不對罪犯行懲戒,神給人的法便會紊亂和廢棄。我們當依照文王時制定的刑罰,去懲處不可寬大赦免的人。但執行刑罰要慎重。人有小罪,若不是偶然的過失,而是明知故犯、堅持不改,其罪雖小,不可不殺。人有大罪,如果出於一時過失,不堅持錯誤,不頑固到底,能自首悔罪,無所隱瞞,其罪雖大,也可不殺。”

周公又將長子伯禽,封到魯(今山東省曲阜市)地區,建立了魯國。分給伯禽殷民六族作為領民,都是具有某種專長的手工業氏族。姜太公原被封為齊侯,都城營丘(今山東省臨淄北),這次姜太公平定叛亂有功,封地非常大,“東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建立了齊國。

周公的同姓召公被封在燕。召公長子在平叛之後才就封,建都於薊(今北京一帶)。燕是周王朝東北方的屏障。此外,唐叔(成王的弟弟)封在從前夏朝的所在地(今山西省太原市南),建立了晉國;紂王的哥哥微子反對紂王,也反對武庚叛亂,因此也受了分封,在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建立了宋國。姬旦還分封了大大小小的同姓國和異姓國。據記載:姬旦“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姬旦把周朝的同姓兄弟、功臣、貴族安插在全國各個重要地方,這樣,周王室就處在安全的屏障之中。此外,各諸侯國又在國內把一部分土地分賜給大夫,稱為采邑。

*周公建立國家機制

周公還設立了龐大的國家機構。中央有太師、太保,輔助周王統治天下;有三事大夫:常伯、常任、准人,分別管理地方民事,選任政府官吏,負責司法審判等;有六大:大史、大祝、大卜、大宰、大宗、太大,分別負擔諸行政事務和宗教祭祀活動;還有司徒(管農田耕作)、司空(管官職事)、司馬(管軍事軍賦)、司寇(管司法)、虎臣(管宮廷侍衛)、膳夫(管出納三命)、趣馬(管天子馬匹)等等。這些統稱“內服職官”,都是專管朝廷事務的。

此外,還有許多“外服職官”,如侯、甸、男,是處理諸侯國事務的。在諸侯國內和卿、大夫的采邑裡,也設立了一套政治軍事組織。同姓諸侯除了和周天子保持著從屬的政治關係以外,還和周天子保持著嚴格的宗法關係。宗法關係的中心是確認嫡長子的繼承權。嫡長子的繼承權有明顯的政治性質,他不僅可以繼承財產,而且可以繼承政治地位。

周朝實行同姓不婚制度,異姓之間結婚不受限制,這樣,周天子和異姓諸侯之間,就可以依靠通婚建立起血緣聯繫。所以,周天子稱同姓諸侯為叔伯,稱異姓諸侯為甥舅。從而擴大了統治基礎。分封制和宗法制度,在周公之前就有,但是到周公執政和輔佐成王期間,這些制度更加完備了。周公通過這些制度,憑藉龐大的國家機構和軍隊,把對付殷人的政策貫徹下去。實行這套辦法是卓有成效的,經過10年努力,到成王當政時,政令可以下達到各封國的各國官吏。周朝的統治終於鞏固了。

*周公修建新都

周朝的都城在豐、鎬(在今西安附近),遠離中原,偏於西部。周公東征班師以後,決定營建東都洛邑(今洛陽市西),以便有效地控制東方。周公攝政的第5年,正式營建洛邑。這年5月,姬旦來到洛邑,全面觀察了新邑規劃,重新占卜。經過一年左右的時間才建成。內城方1720丈,外城方7O裡。城內宮殿富麗堂皇,新都叫新邑,又稱洛邑。

*周公制定禮樂制度

在洛邑營修建時,姬旦還建立了一整套禮樂制度。所謂禮,指的是劃分等級名分的典章制度。禮非常複雜,幾乎包括了貴族們衣食住行喪葬婚嫁等一切行為規則。概括起來有五類:一為吉禮,用於祭祀神明。二是凶禮,用於喪葬凶荒。三為賓禮,用於朝聘接待;四為軍禮,用於興師動眾;五為嘉禮,用於飲宴婚冠。所謂樂,就是音樂。這在當時是貴族才能享有的特權,什麼等級什麼場合奏什麼音樂,有相當嚴格的區分。

當東都洛邑建成時,周公的禮樂也製成。這時成王已經長大,姬旦便把政權交給成王,自己退居輔佐地位。周成王遷都洛邑後,姬旦召集天下諸侯舉行盛大慶典。在新都正式冊封天下諸侯,並且宣布各項典章制度,也就是所說的“制禮作樂”。

*周公勸勉成王

周成王執政後,周公擔心成王年少,貪圖安逸,便寫了一篇《無逸》,勸勉成王:要懂得勤勞辛苦的好處,不要一味貪圖享受。要學習商代幾個賢王和周文王的榜樣,愛護百姓,勵精圖治。反之,不關心百姓疾苦,一味驕奢淫逸,就不會得到好下場。他舉例說:當年殷王中宗在位,作事嚴肅謹慎,行動瞻前顧後,常常反省自己,不敢縱情享樂,荒廢政事。祖甲長期當下民,懂得民間疾苦,因此繼位後,能愛護百姓,施以恩惠,不欺侮鰥寡。此後繼位的國王,生下來就只會享受,整天沉迷於花天酒地之中,不曉得耕作的辛苦,不重視小民的勞動,所以國力漸漸萎靡。他諄諄告誡成王,教導他成為一個有作為的國君,要像文王那樣禮賢下土,治理好國家。

周公為了周王朝的事業,殫精竭慮。到了晚年,他回到封的地方。後來臨終前囑咐說:“我死後,一定要把我埋葬在成周地方,以表明不敢離開成王。”

周公死後,成王用最隆重的天子禮節,把姬旦葬在畢原(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北),那裡有文王陵和武王陵。把姬旦和文王、武王葬在一起,是表示姬旦的功勞大,完成了文王和武王的未竟事業。

成康盛世

周公對成王的教導和輔佐,是有效果的。成王執政後,能按照周公規定下來的典章制度治理國家,重視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並在中原和沿海地區進行貿易活動,使商業走向了發達。成王執政37年,繼位的康王執政26年,出現了“成康之治”的繁榮景象。

成王臨終時,擔心太子釗(zhāo,招)勝任不了國事,就命令召公、畢公率領諸侯輔佐太子登位。成王去世之後,召公、畢公率領諸侯,帶著太子釗去拜謁先王的宗廟,用文王、武王開創周朝王業的艱難反覆告誡太子,要他一定力行節儉,戒除貪慾,專心辦理國政,寫下了《顧命》,要求大臣們輔佐關照太子釗。太子釗於是登位,這就是康王。

康王即位,通告天下諸侯,向他們宣告文王、武王的業績,反覆加以說明寫下了《康詔》(康王之誥)。所以在成王、康王之際,天下安寧,一切刑罰都放置一邊,四十年不曾使用。康王命令畢公寫作策書,讓民眾分別村落居住,劃定周都郊外的境界,作為周都的屏衛,為此寫下《畢命》,記錄了畢公受命這件事。

此時天下安定,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手工業、農業、商業等各方面都有了較大的發展。西周此時處於盛世之時,可以說是西周的黃金時代。

西周的發展

*一代雄主穆王

康王去世之後,兒子昭王瑕(xiá,霞)繼位,昭王在位的時候,王道衰落了。昭王到南方巡視,沒有回來,相傳是因為當地人憎惡他,給他一隻用膠粘合的船,結果淹死在江中。他死的時候沒有向諸侯報喪,是因為忌諱這件事。後來立了昭王的兒子滿,這就是穆王。穆王繼位時,已經五十歲了。國家政治衰微,穆王痛惜文王、武王的德政遭到損害,就命令伯冏(jiǒng,烱)反覆告誡太僕,要管好國家的政事,寫下了《冏命》。這樣,天下才又得以安定。

後來,穆王西征犬戎,南攝夷人,對邊遠民族的侵擾進行積極的防禦,制止了掠奪。穆王又平定了東平徐偃王所率徐夷諸部的反叛,南討楚國,大會諸侯於塗山。

為了恢復周王朝的威望,穆王新設太僕一職,作為太御眾仆之長,以加強王朝的中樞管理。他施善政於天下。諸侯有不親睦的,甫侯向穆王報告,於是制定了刑法,減輕刑罰。按照墨、劓(yì,亦)、臏(bìn,殯)、宮、大辟五種刑的規定來判決。如果五刑不合造,就按照用錢贖罪的五種懲罰來判決。如果用五刑不合適,就按照五種過失來判決。五刑的條文規定,墨刑類有一千條,劓刑類有一千條,臏刑類有五百條,宮刑類有三百條,大辟類有二百條。這套刑法因為是甫侯提出來的,所以叫做《甫刑》。

穆王在位五十五年去世。其在位期間,西周依然處於強勢地位。但他死後,西周再沒出現這種盛況。其後,穆王的兒子共王繄扈(yīhù,醫戶)繼位。共王去世後,他的兒子懿王囏(jiān,艱)登位。

西周的衰落

懿王在位的時候,周王室逐漸衰落了。懿王死後,共王的弟弟辟方登位,這就是孝王。孝王逝世後,諸侯又擁立懿王太子燮(xiè,謝),這就是夷王。夷王逝世後,兒子厲王胡繼位。

*厲王暴政害國

厲王貪財好利,親近榮夷公。大夫芮(ruì,銳)良夫規諫厲王說:“王室恐怕要衰微了!那個榮公只喜歡獨占財利,卻不懂得大禍將至。財利,是從各種事物中產生出來的,是天地自然擁有的,而有誰想獨占它,那危害就大了。天地間的萬物誰都應得到一份,哪能讓一個人獨占呢?獨占就會觸怒很多人,卻又不知防備大難。榮公用財利來引誘您,君王您難道能長久嗎?做人君的人,應該是開發各種財物分發給上下群臣百姓。使神、人、萬物都能得到所應得的一份,即使這樣,還要每日小心警惕,恐怕招來怨恨呢。所以《頌詩》說:‘我祖后稷有文德,功高能比天與地。種植五穀養萬民,無人不向你看齊。’《大雅》說:‘廣施恩澤開周業。’這不正是說要普施財利而且要警惕禍難來臨嗎?正是因為這樣,先王才能建立起周朝的事業一直到現在。而如今,君王您卻去學獨占財利,這怎麼行呢?普通人獨占財利,尚且被人稱為是強盜;您如果也這樣做,那歸服您的人就少啦。榮公如果被重用,周朝肯定要敗亡了。”厲王不聽勸諫,還是任用榮公做了卿士,掌管國事。

*天之警示

厲王二十一年至二十六年(前858―前853年),西周的西北連續六年大旱。《詩經》上是這樣描述的:“浩浩昊天,不駿其德;降喪饑饉,斬伐四國。”“民之無良,相怨一方。”持續長時間的大旱,加上厲王的腐朽殘暴,結果是餓殍遍野。

旱災結束後,人民需要休養生息。可是,身為一國之君的厲王,卻變本加利的剝削和壓榨人民。他在災後進一步實行“專利”。就是把原來公有的山林川澤霸占為已有,不許人民樵採漁獵。厲王的所為引起了眾怒。一部份人認為這種做法背離了周室“王人”的傳統,“王而行之,其歸鮮矣”(《國語.周語》)。另一方面,在遭受數年旱災之苦之後,又斷絕了魚獵薪樵之源,造成“下民胥怨,財力單竭,手足靡措”(《逸周書.商良夫解》),達到了“民不堪命”的地步。對於厲王的暴虐無道,放縱驕橫,國人紛紛公開議論他的過失。

為控制社會的言論,厲王從衛國請來巫師,藉助巫術去偵察人們的竊竊私議。發現了後就來報告,立即殺掉。這樣一來,人們都敢怒而不敢言,路上見面,以目示意。鎬京城內,一片恐怖氣氛。可是諸侯也不來朝拜了。厲王三十四年,厲王更加嚴苛,國人沒有誰再敢開口說話,路上相見也只能互遞眼色示意而已。厲王見此非常高興,告訴召公說:“我能消除人們對我的議論了,他們都不敢說話了。”

大臣召公見厲王如此倒行逆施,便向他進諫。召公說:“這只是把他們的話堵回去了。堵住人們的嘴巴,要比堵住水流更厲害。水蓄積多了,一旦決口,傷害人一定會多;不讓民眾說話,道理也是一樣。所以,治水的人開通河道,使水流通暢,治理民眾的人,也應該放開他們,讓他們講話。民眾把話從嘴裡說出來了,政事哪些好哪些壞也就可以從這裡看出來了。好的就實行,壞的就防備這個道理,就跟大地出財物器用衣服糧食是一樣的。民眾心裡想什麼嘴裡就說什麼,心裡考慮好了就去做。如果堵住他們的嘴巴,那能維持多久呢!”但是厲王根本不聽勸阻,繼續一意弧行。

在天災、人禍的雙重摺磨下,厲王三十七年(前842年),在小領主共伯和的領導下,爆發了聲勢浩大的武裝起義。不可一世的暴君厲王,被國人暴動嚇破了膽,逃奔到彘(zhì,智,今山西霍縣),結束了其殘暴的統治。厲王在外住了十四年而死。這次暴動不僅趕走了周厲王,而且動搖了西周王朝的統治基礎。

*共和之治

起義爆發時,厲王的太子靜被藏在召公家裡。國人知道了,就把召公家包圍起來,召公說:“先前我多次勸諫君王,君王不聽,以至於遭到這樣的災難。如果現在太子被人殺了,君王將會以為我對他們記仇而在怨恨君王吧?待奉國君的人,即使遇到危險也不該怨恨;即使怨恨也不該發怒,更何況待奉天子呢?”於是用自己的兒子代替了太子,使太子免遭殺害。

此後,召公、周公共理朝政,歷史上稱為“周召共和”。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中國歷史從這一年開始有了明確而且連續不斷的紀年。共和十四年(前828),厲王死,而太子靜已在召公家長大成人,召公、周公二輔相就一塊兒扶立他為周王,這就是宣王。

*宣王中興及宣王之死*

宣王登位之後,由二相繼續輔佐,修明政事,師法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的遺風。史稱“宣王中興”。

此外,為了解除來自黃土高原上群翟部落的威脅,宣王派兵深入到太原討伐,取得了較大的勝利。三十九年(前789),宣王又在千畝打了一仗,其軍隊被姜戎打得大敗,西周王朝開始走向衰落。而且表明,西周對隔河的地方,已經逐漸不能控制。

由於偏信一首童謠,宣王不聽忠諫,殺害了無辜的上大夫杜伯。杜伯臨死時說:“死若有知,三年必使君知之。”

三年後,宣王大會諸侯於郊野遊獵。臨近中午,宣王打完獵回朝途中,突然見杜伯出現在道路左邊,乘坐著白馬,身著紅衣,戴著紅帽,手執紅色弓箭,對準宣王發射,箭正射中宣王心臟。宣王一聲慘叫,跌在馬下,脊骨折斷而死。

幽王寵婦亡西周

*天之警示和亡國預言

周宣王末年(約803年),西周又發生了大旱災。這場旱災,持續時間更為長久。大旱不僅使河流、池沼完全乾涸,而且森林、草木皆於枯而死。農田、莊園,都變成了一片荒野。沒有糧食,連人畜飲水都發生了因難。旱災帶來的是一派庶民逃亡,邑裡空虛,村落蕭條,田園荒蕪的衰落景象。

面對持續嚴重的旱災,周宣王繼用了先朝的祈禳。《春秋繁露.郊祀》載: “……王以不雨,遇災而懼,整身修行,期欲以稍去之” (《帝王世紀》)。但是,宣王沒有商湯的德行,無論他祭祝,還是“整身修行”,都無濟於事。這場旱災,一直持續到幽王上台繼位時。這時,持續的旱災已使西周處於危難之際。

四十六年(前782),宣王死後,他的兒子宮湦(音生。按又作“涅”)繼位,即幽王。幽王二年,西周都城和附近涇水、渭水、洛水三條河的地區都發生了地震。大臣伯陽甫預言說:“周快要滅亡啦。天地間的陰陽之氣,不應該沒有秩序;如果打亂了秩序,那也是有人使它亂的。陽氣沉伏在下,不能出來,陰氣壓迫著它使他不能上升,所以就會有地震發行。如今三川地區發生地震,是因為陽氣離開了它原來的位置,而被陰氣壓在下面了。陽氣不在上面卻處在陰氣的下面,水源就必定受阻塞,水源受到阻塞,國家一定滅亡。水土通氣才能供民眾從事生產之用。土地得不到滋潤,民眾就會財用匱乏,如果到了這種地步,國家不滅亡還等待什麼!從前,伊水、洛水乾涸,夏朝就滅亡了;黃河枯竭,商朝就滅亡了。如今周的氣數也像夏商兩代末年一樣了,河源的水流又被阻塞,水源被阻塞,河流必定要枯竭。一個國家的生存,一定要依賴于山川,高山崩塌,河川枯竭,這是亡國的徵象。河川枯竭了,高山就一定崩塌。這樣看來,國家的滅亡用不了十年了,因為十剛好是數字的一個循環。上天所要拋棄的,不會超過十年。”這一年,果然三川枯竭了,岐山崩塌了。

此後,西周還出現了一些異常氣候和自然現象。《竹書紀年》載:“幽王三年冬,大震電。四年夏六月,隕霜。”這裡所記述的,實際上是一種冬暖夏寒的異常氣候。冬暖則害蟲多,夏寒則傷莊稼。 這一切似乎都預示著西周離滅亡的時間已經不遠了。

*寵婦亡國

幽王三年,他想廢掉太子宜臼,而立寵妃褒姒(sì,似)之子伯服。太子的母親是申侯的女兒,是幽王的王后。幽王除了想廢掉太子,還想廢掉申後,好讓褒姒當王后。周太史伯陽誦讀歷史典籍,感慨道:“周朝就要滅亡啦。”

傳說,還是夏後氏衰落的時候,有兩條神龍降落在夏帝的宮廷,說:“我們是褒國的兩個先君。”夏帝不知道是該殺掉它們,還是趕跑他們,還是留住他們,就進行占卜,結果不吉利。又卜占要把他們的唾液藏起來,結果才吉利。於是擺設出幣帛祭物,書寫簡策,向二龍禱告,二條龍不見了,留下了唾液。夏王用木匣子把龍的唾液收藏起來。夏朝滅亡之後,這個匣子傳到了殷朝,殷朝滅亡之後,又傳到了周朝。連著三代,從來沒有人敢把匣子打開。但到周厲王末年,打開了匣子。龍的唾液流在殿堂上,怎麼也清掃不掉。周厲王命令一群女人,赤身裸體對著唾液大聲呼叫。那唾液變成了一隻黑色的大蜥蜴,爬進了厲王的後宮。後宮有一個小宮女,六、七歲,剛剛換牙,碰上了那隻大蜥蜴,後到成年時竟然懷孕了,沒有丈夫就生下孩子,她非常害怕,就把那孩子扔掉了。

在周宣王的時代,小女孩們唱著這樣的兒歌:“山桑弓,箕木袋,滅亡周國的禍害。”宣王聽到了這首歌,有一對夫妻正好賣山桑弓和箕木製的箭袋,宣王命人去抓捕他們,想把他們殺掉。夫婦二人逃到大路上,發現了先前被小宮女扔掉的嬰孩,聽著她在深更半夜裡啼哭,非常憐憫,就收留了她。夫婦二人繼續往前逃,逃到了褒國。後來褒國人得罪了周朝,就想把被小宮女扔掉的那個女孩獻給厲王,以求贖罪,因為當初這個被扔掉的女孩是褒國獻出,所以叫她褒姒。周幽王三年,幽王到後宮去,一見到這女子就非常喜愛,生下兒子伯服,最後竟把申後和太子都廢掉了,讓褒姒當了王后,伯服做了太子。太史伯陽感慨地說:“禍亂已經造成了,沒有法子可想了!”

褒姒不愛笑,幽王為了讓她笑,用了各種辦法,褒姒仍然不笑。周幽王設置了烽火狼煙和大鼓,當有敵人來侵犯時就點燃烽火。周幽王為了讓褒姒笑,點燃了烽火,諸侯見到烽火,全都趕來了,趕到之後,卻不見有敵寇,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興,因而又多次點燃烽火。後來諸侯們都不相信了,也就漸漸不來了。

周幽王還任用為人奸詐乖巧、善於阿諛奉承、貪圖財利的虢(guó,國)石父在國中當政,國人都非常不滿。

幽王廢掉申後和太子後,申後的父親申侯很氣憤,聯合繒(zēng,增)國、犬戎一起攻打幽王。幽王點燃烽火召集諸侯的救兵。諸侯們沒有人再派救兵來。申侯把幽王殺死在驪山腳下,並俘虜了褒姒,把周的財寶搶掠一空才離去。後來諸侯共同擁立幽王從前的太子宜臼為王,這就是平王,由他來繼承周朝的祭祀。平王即位時,關中遭受兵火洗劫,殘破不堪,犬戎又不時前來騷擾。平王只得將都城遷到洛邑,史稱“平王東遷”,東周開始。

西周王朝從公元前11世紀中武王克商開始,到公元前770年周幽王死於驪山之下,前後共歷十二王,約280餘年。

西周的文化

*“五行”與《周易》

西周末年就已出現了對“五行”的認識。《尚書•洪範》把水、火、木、金、土這五種物質稱為“五行”, 並認識到五行中的每一行都有不同的性能, 認為“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牆;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牆作甘”。

“水曰潤下”,是水具有滋潤、向下的特性;“火曰炎上”,是火具有發熱、向上的特性;“木曰曲直”,意思是木具有生長、升發的特性; “金曰從革”,是金具有肅殺、變革的特性;“土爰稼牆”,是指土具有種植莊稼,生化萬物的特性。西周時期的人們基於這種認識,把宇宙間各種事物分別歸屬於五行。

此外,儒家經典五經之首的《周易》就是在西周時出現的,其內容涉及到天文、地理、氣象、曆法、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醫學、武術、煉丹、養生、哲學、歷史、文學、藝術、教育、民俗、心理、倫理、軍事、宗教、卜筮、堪輿等諸多方面。《周易》是以八卦構成的,每卦有卦辭,每爻有爻辭。卦辭與爻辭是經文,稱為《易經》,後人對卦辭和爻辭進行說明、解釋,甚至加以發揮,這些文字叫做傳文,稱為《易傳》。現存的《周易》10卷,包括《易經》和《易傳》兩個部分。

據《史記・周本紀》說:西伯被囚凌裡,“蓋益《易》之八卦為六十四卦”。《史記正義》解釋說:《乾鑿度》云:“垂黃策者羲,益卦演德者文,成命者孔也。”《易正義》云:“伏羲制卦,文王卦辭,周公爻辭,孔十翼也。”因此,文王益卦是一種較早的記載。

司馬遷曾曰:“《易》著天地陰陽、四時五行,故長於變。”(史記・太史公自序》)《識文解字》易部說:“日月為易,象,陰陽也。”八卦由陰爻和陽爻組成,“易”字由上日下月組成象,其象也是陰陽。日為陽,月為陰。是以陰陽的消長、盛衰、變化來闡明宇宙萬事萬物的變化之理。先天八卦圖和後天八卦圖都是如此。

《周易》是中國傳統醫學之源,二者之間密不可分。正如明代名醫張景岳在其著作《醫易義》中所說:“《易》具醫之理,醫得《易》之用”,“醫不可無賜》,《易》不可無醫”。

《周易》對中國乃至世界的影響力彌久而不衰。

*文字與文學

西周流傳下來的甲骨文與青銅銘文,與商代基本相同,但西周時期出土的器物較多,銘文的篇幅也較長,所以成為金文的主要部分。西周金文一般有較長的篇幅,如毛公鼎近500字,記述了有關政治、經濟、社會各方面的史實,有較高的史料價值。臨潼出土的記武王伐商的利簋,岐山董家村出土的裘衛諸器等器,都載有銘文,更加豐富了關於西周社會歷史研究的內容。

 

 


虢季子白盤(西周)通高39.5厘米,口長137.2厘米 清道光年陝西省寶雞市虢川司出土現藏中國歷史博物館 (虢季子白盤,鑄於公元前816年,因作器者為虢季子(名白)而得名。它與散氏盤、毛公鼎並稱為西周三大青銅器。以銘文字數而言,虢季子白盤字數稍遜(111字),但就製作之精良與體量之大,則以此盤為最。)

 

 

毛公鼎(西周)通高53.8厘米 清道光年陝西省岐山縣周原出土 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毛公鼎是西周宣王時(828~782B.C.)的一件重器,因器為毛公所作而得名。毛公鼎腹內,鑄有銘文32行,計499字,為現存青銅器中銘文最長的一件。鼎銘記述了周宣王的誥誡,是一篇完整的冊命。全文可分五段:1、追述周代文武二王開國時政治清平的盛況,對比作鼎時時局不靖;2、宣王策命毛公治理邦家內外;3、給予毛公以宣示王命的專權;4、告誡鼓勵毛公以善從政;5、賞賜毛公車、兵、命服。毛公為表示感謝和稱頌周天子的美德,作鼎以為紀念。鼎銘表達了周宣王孜孜圖治的決心,對研究西周晚期政治歷史很有參考價值,也是一篇金文(鐘鼎文)書法的典範。 )

容庚《金文編》收錄了20世紀50年代以前出土的銅器銘文近3000個單字,近數十年間又出土了大量的商周銅器,又增加了不少金文新字。這就說明西周時期是中國古文字的一個重要發展時期。世傳周太史籀作大篆,經過長期流傳下來的籀文,在書法上與金文或有某些不同之處,但在當時是一般比較通行的文字,與銘刻在器物上的金文是一致的。

現存《尚書》中的《周書》和《逸周書》等,就是經過後人選編而保存下來的西周文獻典籍的一部分。這些篇章是當時的重要歷史文獻,文章結構複雜,文辭簡練,表現了當時嚴謹的文風。

*禮樂

周代是最早對“禮”(祭祀、朝饗等儀式)和“樂”(伴隨“禮”進行的樂舞)作出規定的時代,這就是所謂“制定禮樂”。周代的禮樂制度有兩條基本內容,一是規定等級,二是規定伴隨禮的樂舞基本是雅樂。

周代禮樂制,等級森嚴,不同場合,不同身份的人,不但禮儀有別,所用的音樂也不一樣,所用樂器也不同。如祀天神,“乃奏黃鐘,歌大呂,舞《雲門》”;祭地示,“乃奏太簇,歌應鐘,舞《咸池》”。祭山川,“奏蕤賓,歌函鍾,舞《大夏》,”(《周禮.春宮》)兩君相見,用大雅《文王 》;諸侯誰宴招待來訪使臣用小雅《鹿鳴》、《四度》、《皇皇者華》(《左傳·襄公四年》)。又如天子祭祖用的《雍頌》,士大夫則不能用。在周雅樂中,器樂、舞蹈、歌唱往往分別進行,並不完全合在一起,舞蹈由與笛相似的管和歌唱配合,歌唱由彈奏樂器瑟或簧管樂器笙伴奏,器樂即所謂“金奏”,是鍾、鼓、磬的合奏。“金奏”規格很高,只有天子、諸侯可用。大夫和士只能單單用鼓。鍾和磬以其宏大的音量和特有的音色交織成肅穆莊麗的音響,加上鼓的配合,確實能造成天子、諸侯“至尊至高”、“威嚴”無比的功效。當時可以看到“六代樂舞”,即黃帝時的《雲門》,堯時的《咸池》,舜時的《韶》,禹時的《大夏》,商時的《大濩》,周時的《大武》。

周代還有採風制度,收集民歌,以觀風俗、察民情,因此保留了大量的民歌。春秋時經孔子刪定,匯成了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它收有自西周初到春秋中葉五百多年的入樂詩歌一共三百零五篇。《詩經》中最優秀的部分是“風”。它們是流傳於以河南省為中心,包括附近數省的十五國民歌。此外還有文人創作的“大雅”、“小雅”,以及史詩性的祭祀歌曲“頌”這幾種體裁。就其流傳下來的的文字分析,《詩經〉中的歌曲以可概括為十種曲式結構。西周所用雅樂的歌唱部分均屬於《詩經》中的《周頌》和《大雅》《小雅》。至於《國風》,只有時代稍早的《周南》《召南》,可以用於等級較低的“禮”,而且也只是較晚時代才出現的現象,因為二《南》基本上是西周晚期作品。清代學者方玉潤在分析《周南・罘(草頭)苡》一詩時對詩所表現的情形進行了想像性的描述:“讀者試平心靜氣涵詠此詩,恍聽田家婦女,三三五五,於平原曠野、風和日麗中,群歌互答,餘音裊裊,若遠若近,忽斷忽續,不知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曠。”今天,我們只能從文字中去品察其中的節奏和韻律。

周代還興辦了音樂機構“大司樂”,在音樂方面系統的訓練貴族子弟。《周禮·春官·大司樂》中還記載了大司樂教授樂舞的具體內容:以樂德教國子:中和、祗庸、孝友;以樂語教國子:興道、諷誦、言語;以樂舞教國子:舞《雲門大卷》、《大咸》、《大磬》、《大夏》、《大濩)》、《大武》。“以《六樂》防民之情,而教以和。”《周禮·地宮·大司徒》說明當已注意到音樂對人情志的影響。

《周禮・春官・大司樂》中提到的《大武》,是西周很著名的樂舞,它表現的是周武王伐紂的歷史事件。據《禮記・樂記》記載,《大武》具有很大的規模,它在春秋時期的演出有六成(六段),有歌唱,有樂隊伴奏。它有著結構完整的曲式,在藝術上有相當高的水平。

西周時的樂器有數十種之多,僅一部《詩經》中,就出現了二十九種樂器。不僅有打擊樂器和吹奏樂器,還有了彈弦樂器。根據材料的不同,其時的樂器可分為八類,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史書稱為“八音”。(《周禮・春官)》另外,被史書稱為“鐘鼓之樂”的大型管弦樂隊也在西周時興起,這種樂隊的主要樂器是編鐘和建鼓。這時的編鐘以由先前的三隻發展而為五隻、八隻。陝西扶風齊家村出土的柞鍾,總音域已有三個八度,並基本按羽、宮、角、徵、羽、宮的次序排列。

在周代,十二律的理論已經確立。五聲階名(宮、商、角、徵、羽)也已經確立。這時,人們已經知道五聲或七聲音階中以宮音為主,宮音位置改變就叫旋宮,這樣就可以達到轉調的效果。律學上突出的成就見於《管子・地員篇》所記載的“三分損益法”。就是以宮音的弦長為基礎,增加三分之一(益一),得到宮音下方的純四度徵音;徵音的弦長減去三分之一(損一),得到徵音上方的純五度商音;以次繼續推算就得到五聲音階各音的弦長。按照此法算全八度內十二個半音(十二律)的弦長,就構成了“三分損益律制”。這種律制由於是以自然的五度音程相生而成,每一次相生而成的音均較十二平均律的五度微高,這樣相生十二次得不到始發律的高八度音,造成所謂“黃鐘不能還原”,給旋宮轉調造成不便。但這種充分體現單音音樂旋律美感的律制一直延續至今。

服飾

中國服飾制度,在周代逐步完善,帝王貴族都依照場合與身份著服飾。

周代的服飾,主要是上身穿“衣”,衣領開向右邊;下身穿“裳”,裳就是裙;在腰部束著一條寬邊的腰帶,肚圍前再加一條像裙一樣的“韍”,用來遮蔽膝蓋,所以又叫做“蔽膝”。

男服服飾冕服:禮服中最專貴的一種,冕服均在祭典中穿著,是主要的祭服。其服式主要由冠、衣、裳、蔽膝等要件所組成。冕服的主體是玄衣、衣裳上面繪繡有章紋,而在最隆重的典禮時,穿九章紋冕服。衣裳之下,襯以白紗中單,即白色的襯衣,古代襯衣通常是白色。下身前有蔽膝,天子的蔽膝為朱色,諸侯為黃朱色。鞋是雙底的,以皮革和木做底,鞋底較高,周代天子,在隆重典禮時穿赤色的。弁服:其隆重性僅次于冕服,衣裳的形式與冕服相似,最大不同是不加章。弁服可分為爵弁,韋弁、冠弁等幾種,它們主要的區別在於所戴的冠和衣裳的顏色。玄端: 為天子的常服,諸侯及其臣的朝服。深衣:古代凡是服禮都是上衣下裳不相連,惟此種衣裳是上下相連,分開裁但是上下縫合,因為“被體深邃”,所以稱為“深衣”。

女服服飾掉衣:為王后從王祭先王的俸祭服。艷翟:為王后從王祭先公和侯伯夫人助君祭服。是青色衣,畫艷翟紋十二章紋,艷翟羽色亦為五采。闕翟:為王后助天子祭群小神和子男夫人從君祭宗廟祭服。是赤色衣,刻赤色繒的翟紋。鞠衣:為王后率領命婦祭蠶神告桑的禮服,亦為諸候之妻從夫助君祭宗廟的祭服。展衣:又稱益衣為王后禮見王及宴賓客的禮服,亦是卿大夫之妻從夫助君祭宗廟的祭服。祿衣:為王后燕居時的常服,亦為士之妻從夫助祭的祭服。純衣:為貴族之女的嫁衣。

可以說,古代的服飾制度與人們的社會禮教是息息相關的。它不僅具有裝飾的意義,而且還是當時人們身分和言行舉止的指標。

西周的科技

天文學

西周時,天文學家觀測恆星,在黃道帶和赤道帶的兩側,確定了28個星座作為標誌,稱為二十八宿。依據這些星座,來確定天體的位置和許多天象,如日、月食等發生的位置。由太陽在二十八宿中的位置,便可知道一年的季節,這比觀測昏旦星象以觀察太陽所在位置而定季節的方法要精確。

關於日食的觀測,《詩經・小雅・十月之交》有明確的記載。這次日食發生在周幽王六年十月初一日,即公元前776年9月6日。這是我國最早的以日月合朔為一月開端的記錄。

中國最早的天文觀測儀器是用以觀測日影的土圭,而最早裝置圭表的觀測台是周初在陽城建立的周公測景(影)台(遺蹟在今河南登封告成鎮)。表高八尺,圭是與表相連的座子。太陽照射表的影子落在圭上,夏至之日正午投影最短,冬至的日影則最長。利用土圭觀測日影,就能比較正確的測定出太陽年的長度。

地理學

由於軍事、政治和經濟等方面的需要,地圖在西周時期已經廣泛應用。如周公在選定洛邑城址時,就事先繪製地圖。《周禮》大司馬的屬官有職方氏,“掌天下之圖,以掌天下之地”;司險“掌九州之圖,以周知其山林川澤之阻”,大司徒的屬官有土訓“掌道(解釋)地圖以詔地事”,等等。這些專職官吏各有專用的地圖,說明地圖的繪製已經相當發達。

醫學

*對疾病的認識與診治

根據甲骨文,可知早在商代就有對人體體表部位的記載,如:首、面、目、口、鼻、眉、耳、手、肘、肱、臂、足、脛、膝、趾、項、脊、腹、臀等;也有根據人體不同部位產生的生理功能而定名的,如孕、娩、乳、尿、血等。但對人體內部的臟腑組織記載不多,只有“心”字。

甲骨文記載的疾病約有二十多種,其中大多是按照人體的體表部位來區分的,如疾首(頭病)、疾目(眼病)、疾耳(耳病)、疾口(口病)、疾齒(齒病),疾舌(舌病)、疾自(鼻病)、疾項(項病)、疾手(手病)、疾肘(肘病)、疾肱(肱病)、疾身(腹病)、疾尿(尿病)、疾足(足病)、疾膝(膝病)、疾脛(脛病)、疾止(趾病)、疾育(產科病)、疾子(小兒病)等。甲骨文中記載的疾病也有一些是根據疾病的主要特徵得名的,如“疾言”,即說話困難或發音嘶啞;“疥”,是因易於結痂而得名;“蠱”,表示腹中有寄生蟲;“齲”,為蟲蛀牙齒。這說明當時人們對疾病的認識已涉及到五官科疾病、內科疾病、外科疾病、婦產科疾病、小兒科疾病。此外,甲骨文中還有“疾年”、“雨疾”、“降疾”的記載,疾年指多病之年,雨疾、降疾指疾病的發生多如降雨,這些是關於流行性傳染病的最早記錄。根據對甲骨文的研究,發現商朝已出現針刺、按摩、接骨、拔牙以及藥物治療等治病方法。

到了西周,雖然還沒有出現專門的醫學書籍,但有關人們對疾病的認識已散見於《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山海經》等當時的文獻之中。此時人們對疾病的認識較商代已有了明顯的進步,已認識到熱病、昏迷、浮腫、逆產和不孕等疾病,並有了固定的病名。《詩經》中記載了古代疾病的病名和證候,如:瘨(癲狂)、閔(傷癰)、狂(疑)、首疾(頭痛)、噎(氣息不利)、疚(心憂憊之病)、朦(失明)、震(有娠)、身(懷孕)瞽(盲人)等。《周禮》中也有腫瘍、潰瘍、金瘍、瘧疾、疥、癉疽、足腫病、佝僂病、禿頭、胼脅等疾病內容。

對疾病的診斷,《周禮・天官》記載:“以五氣、五聲、五色視其生死,兩之以九竅之變,參之以九藏之動。”。

在治療方面,有人提出了“先味而後藥”的治療主張,即先用食療,再用藥治。同時還提出飲食要與四時季節的變化相適應。周代甚至出現了專管王室膳食的官職棗食醫,這說明當時關於飲食療法的經驗已有相當的積累。

此外,針灸、按摩、導引等各種治療方法在這個時期也已有所應用。

*藥物知識

商代的甲骨文中尚未發現關於藥物的明確表述,但其中已有用魚來散瘀血和用棗治瘧疾的記載。

到了西周、春秋時期,藥物品種增加,人們的用藥經驗也日益豐富。此時雖還沒有出現藥物學專著,但在很多文獻中都有關於藥物的記載。如《周禮·天官》中述的“五藥”,可能是對藥物的初步分類;書中還有對膽礬、丹砂、雄黃、礐石、磁石這“五毒”煉製的外用腐蝕藥,這可能成為中國古代使用化學藥物的最早記錄。《詩經》中也有關於藥物的豐富記載,書中記錄了大量的動植物,雖然沒有明確指明這些動植物的藥用作用,但是許多都是後世所使用的藥物,如芣苢(車前)、藚(澤瀉)、葛(葛根)、薇(白薇)、芩(黃芩)、虻(貝母)、荑(白茅)、壺(葫蘆)、木瓜、棗等。《詩經》中對一些植物的採集、采地及食用的效果也有一些記載。

*病因學

西周時期的人們認識到,季節氣候的變化與人體健康有一定的關係。當時傳染病被稱為癘疾。《周禮・天官・疾醫》中記載:“四時皆有癘疾,春時有?首疾,夏時有癢疥疾,秋時有瘧寒疾,冬時有嗽上氣疾。”講述了四時的常見病、多發病。

*衛生保健
                
夏商時期,人們已有洗臉、洗手、洗腳的習慣,甲骨文中已有這方面的記載,殷墟的出土文物中也已有一些盥洗用具。
                
西周時,人們對飲食衛生日益重視。《周禮·天官》中曾記載:“凡用禽獸,春行羔豚,膳膏香(牛脂);夏行腒(乾雉)鱐(乾魚),膳膏臊(豕膏);秋行犢麛,膳膏腥(雞膏);冬行鱻羽,膳膏膻(羊脂)。”《食醫》中也有“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的記載,說明人的飲食口味必須隨四時氣候的變化而變換。

殷商時期,人們已開始注意環境衛生,並實行了人畜分離。甲骨文中已有關於牛欄、豬圈和室內除蟲的記載。《周禮》、《易禮》、《詩經》中都記有除蟲滅鼠的方法,如抹牆、堵洞、藥熏、灑灰、掃房屋及用“焚石”投水中消滅水中病蟲害等。
                
相傳黃帝時代已有水井,夏代更有“伯益作井”的傳說,早期的水井都是穿地而鑿的土井,至商周時期,人們逐漸發明了井□、井裙、井蓋、井亭等水源衛生保護設施。殷墟發現當時已有地下排水管道,在周代城廓遺址也發現有較商代更為先進的地下水道。
                
早在夏商時代,人們已經知道冬季貯藏天然冰以供夏日使用。周代在防暑降溫方面已有具體措施,人們普遍試圖在夏季用冰來調節溫度,達到“癘疾不降”的目的,而且設有專門分管用冰的官職“凌人”。《詩經》、《周禮》中都有藏冰的記載,考古挖掘中也曾發現這一時期修建的冰窖和貯存食物的冷藏井。

*醫療制度
                
周代開始出現專職醫生,並且有了最初的醫學分科。當時的宮廷醫生分為食醫、疾醫、瘍醫、獸醫四科,各有其編制和職責範圍。食醫負責王室的飲食與配膳,類似於營養醫生;疾醫相當於現在的內科醫生,其職責是負責邦內群眾疾病的治療;瘍醫相當於今天的外、傷科醫生;獸醫主管獸病的治療。
                
周朝設立了較為完備的醫療制度,其醫政組織是:醫師1人,上士2人,下士4人,府2人,史2人,徒20人。醫師是“眾醫之長”,掌管國家的醫藥政令,負責王室和邦內疾疫的預防和治療;士是治病的醫生;府掌管藥物、醫療器具和會計事務等;史負責文書和醫案,徒專供役使,並看護病人。周朝還設有完整的醫療考核制度和考核標準。據《周禮》記載:“歲終則稽其醫事,以制其食。十全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為下。”也就是說,每到年終,醫師要根據醫生們的醫療成績的優劣,制定其級別和俸祿。
                
病歷記錄和死亡報告制度在這一時期已經出現。正如《周禮》記載:“凡民之有疾病者,分而治之,死終則各書其所以而入於醫師。”說明當時已能對病人分別處理,並建立了治病的記錄。對於死亡者,還要求作出死亡原因的報告,呈送醫師,作為評定級別的依據。

 
<b>數學</b>

周代很重視貴族子弟的教育,從幼童開始,就要教以禮、樂、射、御、書、數等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號稱為“六藝”。

數學是其中的一門,可見有關數學的知識已廣泛應用於社會生活的各方面,並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周髀算經》開頭所舉的“勾三股四弦五”的勾股定理,傳說是周公提出的。

<b>西周世系</b>

1、武王(姬姓、名發)——2、成王(誦)——3、康王(釗)——
4、昭王(瑕)——5、穆王(滿)——6、共王——7、懿王——
8、孝王——9、夷王——10、厲王(胡)——共和行政
11、宣王——12、幽王(宮涅)

<b>參考書目</b>

1、《史記》,司馬遷, 西漢
2、《呂著中國通史》,呂思勉(1884-1957),華東師大出版社
3、大紀元和正見網上的相關文章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歷史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