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23年03月03日】
【典故出處】
語出《漢書·東方朔傳》: 「語曰 『以管窺天,以蠡測海,以筳撞鐘,豈能通其條貫,考其文理,發其音聲哉。』」
唐.李商隱〈詠懷寄秘閣舊僚二十六韻〉:「典籍將蠡測,文章若管窺。」
【釋義】
蠡,用瓠瓜做成的水瓢。是指透過管子看天,用水瓢測量海水。比喻見識淺陋狹窄。此條成語也見: 「以蠡測海」 , 「蠡測管窺」 。
【近義】
一孔之見、井蛙之見、以管窺天、坐井觀天、管中窺豹、牖中窺日、瓮天之見。
【評註】
成語中的「管」被用作觀測、認知天的依託、探索或認知方式; 「蠡」 則是用來評測海容量的量杯、評測方式或評價準則。那麼,應當如何觀測天或評測海呢?其中蘊含了這樣一個道理:對不同層次的事物,需要尋求和建立與這個層次相適應的觀測和評價方法。
【評析】
這一詞條所涉及到的近義成語之多,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人類文化發展中對這方面認識的重視程度。就以數學為例,算術中一加一等於二,而在布爾代數中一加一可以等於零或一。這體現出在數學的不同層次中算術運算與邏輯運算認知和評價準則的不同。而在數字電路領域,一加一可以等於任意數,完全取決於系統設計之目標的選擇。
哲學作為一種在人類認識活動中的認知方法,起到幫助人們認識和解釋世界的作用,同時又會影響到人的價值觀形成。在人類的認知領域,形而上的領域(無形)與形而下的領域(有形)相應的需要建立不同的認知體系。但是,人們經常遇到的誤區恰恰是 「管窺蠡測」困境問題。實際上,就哲學本身而論,哲學誕生於襁褓之中時也就是脫離天道和神的開始,意味著從天上降生到了地上,並且站在地上 「以管窺天」。隨著 「形而下」 的物質文明發展和人類道德的滑坡離天漸行漸遠,並以有限的物質化 「管」 或「蠡」評價方式試圖否定形而上領域(微觀世界)的無限存在。 「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真理宛如一條長河,其中蘊含有一層層或一段段的相對真理。人類在不斷提升的探索過程中若能夠突破抱殘守缺,又會需要尋求和建立多少種新的認知方式或方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