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評註:緣木求魚

王舍微


【正見網2023年02月27日】

【典故出處】

語出《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評註】

老子曰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如果將魚視作洄遊產卵的中華鱘,稍大些後降河入海,必是順河道(大道)而行,只有楊帆出海,到了東海的遼闊海面,才能尋到長成的中華鱘。岸邊的森林樹木(小道),鬱鬱青青,枝繁葉茂,構成流連忘返的秀美景色。不僅有千年古樹,還有奇花異草,芬芳迷人,宛如桃源仙境。而長江川流不息(大道無形),靜水流深,不捨晝夜,滋育著沿岸的無限生機。

【評析】

「緣木求魚」這條成語用來比喻用錯方法,徒勞無功。都知道魚離不開水,為甚麼偏要爬到樹上去抓魚?此成語還有另一種表述「緣木希魚」,見《後漢書•卷六一》:「陛下所行,但務其華,不尋其實,猶緣木希魚,卻行求前。」形容只求得表面的浮華,不注重內在的實質。譬如當前的世人如燕雀處屋,仍想著歲月靜好。在空前的大疫之中,痴迷於疫苗和特效藥,希望籍此獲得平安,而對於承載萬物生長的大道或大法,卻未積跬步,又如何求得永久的平安和福祉?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