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皇帝與蟠龍菜的傳說

小陽春


【正見網2024年02月02日】


蟠龍菜是漢族傳統宮廷名菜,俗稱剁菜、卷切、卷切子,系湖北鍾祥特有名菜佳肴,現已列入《中國菜譜》。(公有領域)

2024年是中國黃曆龍年,既然是龍年我們就來說說與龍有關的一道菜——蟠龍菜。傳說這道菜還與真龍天子嘉靖皇帝進京繼承皇位有關,下面不妨就來和大家一探究竟。

大家知道,中國古代皇帝宗法繼承制度無非是「父死子繼」與「兄終弟及」兩種。明朝正德十六年(即公元1521年)三月,武宗皇帝朱厚照駕崩,無子承嗣。按照明朝祖制,經張太后與內閣首輔、大學士楊廷和商議,確定「兄終弟及」。可是,朱厚照不僅沒兒子,也沒有兄弟,更加沒有親侄子。

於是,只能上溯從憲宗之孫、孝宗之侄、武宗朱厚照的堂兄弟們之中去挑選繼承人。據說,當時符合繼位條件的共有三人,由孝皇張太后以武宗遺詔的名義詔告天下,在將其懿旨傳達給安陸的興獻王朱佑杬的同時,也發給了德安的壽定王朱佑榰、衛輝的汝安王朱佑梈。可謂三詔齊發,並約定「先到為君,後到為臣」。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世宗肅皇帝御容。(公有領域)

朱厚熜為湖廣安陸州(今湖北鍾祥)已故興獻王朱佑杬之子,也就是武宗朱厚照的堂兄弟。據說朱厚熜接到繼位遺詔後是一悲、一喜、又一驚。

「悲」的是皇兄晏駕新崩,啼泣號慟;「喜」的是奉遺詔即將恭膺大統,君臨天下;「驚」的是安陸距京城三千多裡,而德安和衛輝距京城僅數百裡,以三千之遙對數百之近,何以先到?

正當他急得手足無措之時,身邊的卜師獻上密計說:唯世子(朱厚熜的尊稱)假扮朝廷欽犯,穩坐囚車,方能日夜兼程,沿途既無人敢阻擋,亦無人接應,不過二十日便可抵達帝都。想那壽定王、汝安王,自以為路近無憂,必大張旗鼓,各地官員爭相迎送,二十裡一小宴、三十裡一大宴,如此定會延宕。

可是,朱厚熜轉頭又一想,這個主意雖然妙不可言,但坐囚車就必吃囚飯,從小就錦衣玉食的王爺何以下咽那粗茶淡飯?若不吃囚食,萬一被人看出破綻,或故意作奸,或中途加害,不僅功虧一簣,帝位付諸東流,抑或身家性命亦難保。

經過緊急磋商,王府便給全城廚子下了一道諭令,即刻進府連夜趕做出一種「吃肉不見肉」的菜餚。倘若做出來後,必將重重有獎;如若做不出來,定將重重受罰!

全城廚子火速趕在二更之內聚齊,盡數集於側宮廚廳之內,因關係全家人的身家性命,人人不敢馬虎,個個絞盡腦汁,怎奈題目太難,只有長吁短嘆,眼看月過中天,時近四鼓,大家仍然沒有想出個頭緒。

不料廚子中有個叫詹多的紅案師傅新婚燕爾,忽遭這等令人十分頭疼的差事,正傷心不已。他的新婚妻子見他來不及吃完飯就慌忙火急趕往王府,也不知何事久出未歸,由於擔心丈夫在外挨餓,遂在家順手拿了幾個蒸熟的紅薯趕到王府。詹多正為做不出「吃肉不見肉」的菜餚而煩惱,哪還有心思吃紅薯。結果,夫婦倆在推讓過程中,一不小心將紅薯掉在了地上,破了皮的紅薯露出了裡面鮮嫩的白肉。目睹地上摔碎的紅薯,剛才還愁眉苦臉、一籌莫展的詹多,忽然急中生智、腦袋開竅、腦洞大開,並喜出望外、情不自禁地把大腿一拍、大叫一聲:「有救啦!」

正處於絕望中的廚子們一聽說「有了希望」,即刻蜂擁而至,趕緊跑過來將詹多團團圍住。詹多如此這般地細說了一遍,眾廚子聽了如釋重負、無不跳起腳來、齊聲拍手稱快:「妙!實在是高招!」

於是,他們迅速動手,各自分工,取白膘豬肉、精瘦肉與魚肉等分別剁成肉泥,用食鹽、香蔥、生薑為佐料,用澱粉雞蛋調和均勻,再用紅薯皮包裹蒸熟,其形同紅薯,而實為肉餚。隨即,朱厚熜喬裝打扮成罪犯,坐在囚車裡啟程出發,一路靠吃「紅薯」充飢,風雨無阻,日夜兼程,率先順利抵達京城,最終成功登上了金鑾寶座。

嘉靖二年,詹多廚師奉旨進京,再對「紅薯」進行改進,做成了一尺半長,一寸半寬,七分半厚的圓筒,包裹的薯皮也換成了用雞蛋黃調和而成的蛋皮,蒸熟後切成薄片,盤於碗中備用。開席時再復蒸一遍,倒扣入盤,紅黃相間,宛如一條活龍活現蟠踞在盤子中的金龍。

至此,由一個地方諸侯「蟠龍升天」,一躍成為皇帝的嘉靖,對一路伴隨著自己坐上龍椅的家鄉菜,更加情有獨鍾,讚不絕口,並正式定名為「蟠龍」御菜。

由於這道菜由廚師詹多發明,當地老百姓又稱之為「多菜」、或「剁菜」、或「詹剁」、以及「粘剁」。此菜又因為先卷後切,又俗稱「卷切」。後來,人們在盤子裡將其擺放成龍形,又叫「盤龍菜」。

當然,雖然以上故事有點類似「龜兔賽跑」,淪為當地百姓茶餘飯後的一種美談,但是「蟠龍菜」確確實實是五百多年前嘉靖皇帝親口品嘗過的一道宮廷御菜。


 
天下第一仙山——武當山。(公有領域)

諸不知,湖北共有四處世界文化遺產,其中兩處就與嘉靖皇帝有關。除了明世宗嘉靖皇帝父母的合葬墓即鍾祥明顯陵之外,還有就是舉世聞名的道教聖地武當山。

縱觀明史,明代有兩次改嫡,第一次是明成祖朱棣以藩王入繼大統;第二次則是明世宗朱厚熜也以宗室旁支入承大統。更加極其巧合的是,這兩人當上皇帝後,都曾大修武當。

相傳,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以「清君側」。當時,正是因為冥冥之中得到了披髮仗劍的真武神的「陰佑」,朱棣才最終獲取成功。為了表明自己繼承皇位、當上真命天子,是「順應天意」、「君權神授」。因此燕王朱棣在取得天下之後,便下令「北建故宮、南修武當」。從此,真武大帝便被奉為明朝的「護國家神」,武當道觀也就成了明朝的「護國家廟」。

明世宗朱厚熜其父王(興獻王)封藩郢邸(今湖北鍾祥),和上貫天樞、下蟠地軸的武當山毗鄰,龍脈相連。朱厚熜從小受父親的影響篤信道教,好長生不老之術,是明代帝王中最尊崇道教的皇帝。他認為自己能繼承皇位,享受「九五之尊」,亦與他父親一貫崇祀玄天上帝真武之神,得到真武大帝的保佑密不可分。
 


古代朝山信士進入武當山的第一座神門——玄岳門。(公有領域)

為了報答神靈之恩,明世宗朱厚熜在嘉靖三十一年(即公元1552年)遣臣率湖廣軍民對武當山進行大規模重建和擴建,並御筆親書「治世玄岳」四個大字,鑲嵌在玄岳門額坊上,並令立《御製重修大岳太和山玄殿紀成之碑》以記其事。

「治世玄岳」是指真武作為天下的福神,武當山作為天下的福地,那麼國家治理者只有虔誠的祀奉真武大帝,潛心的參透道德真機,才能得到神的庇護,才能給天下百姓帶來福祉。相傳武當山玄岳門乃陰陽交界處,是等候和相遇神仙的地方,被稱為仙界第一關,並有「進了玄岳門,性命交給神」的說法。

此外,據說朱厚熜出生時,其父摯友玄妙道人陳純一羽化登仙,於是有玄妙道人投胎轉世之說。據《明世宗肅皇帝實錄卷一》記載:「以正德二年八月初十日,生上於安陸藩邸。……誕聖之日,宮中紅光燭天,遠近驚異,其年黃河清,慶雲見於翼軫者楚分也,蓋識者已知為受命之符矣」。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