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25年05月24日】
蘇東坡博學多才,對很多事都有自己的獨特見解,他曾記錄一個關於繪畫的小故事,非常有趣。
蜀中有一位杜處士,喜好書畫,珍藏的書畫作品有數百件。其中有戴嵩畫的《鬥牛圖》一幅,他特別喜愛,於是用錦緞作畫套,又用玉裝飾捲軸,並經常隨身攜帶。
有一天,他晾曬書畫,一個牧童看到了這幅畫,拍手大笑,說道:「這畫上畫的是角鬥的牛嗎?牛在互相爭鬥時,力量用在角上,尾巴夾在兩條後腿中間,但這幅畫卻畫成牛搖著尾巴互相爭鬥,錯了。」杜處士笑了笑,認為牧童的話是對的。古人說:「種田要問耕種的農民,織布要問織絹的婢女。」這個道理是不變的。
作為畫家,應該要注意到所畫之物的每一個細節。很顯然,畫家在畫這幅《鬥牛圖》時,並未真實見到,而是靠自己的想像得來的。陸游曾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靠想像得來的東西,自然是不可靠的。
世人看問題,切莫紙上談兵沒有實踐。最終都會為自己的草率付出代價。這幅《鬥牛圖》帶來的尷尬就是一個實例。
原文:
蜀中有杜處士 ,好書畫,所寶以百數。有戴嵩《牛》一軸,尤所愛,錦囊玉軸,常以自隨。
一日曝書畫,有一牧童見之,拊掌大笑,曰:「此畫鬥牛也。牛鬥,力在角,尾搐入兩股間,今乃掉尾而鬥,謬矣。」處士笑而然之。古語有云:「耕當問奴,織當問婢。」不可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