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25年09月16日】
中國自古有雲,「舉頭三尺有神靈」。民間也流傳著「信則有,不信則無」的醒世名言。古籍上不乏記載,歷代有許多信佛之人,都曾在某次歷險途中,發現、甚至親眼看到神佛顯靈,感受到神佛的無量慈悲,乃至佛法的神奇、超常。下面幾位都是生活在唐代的信佛之人,他們在乘船時突遇險惡,因及時念誦經文,最終逢凶化吉,死裡逃生。
百艘船隻被風颳沉 惟有王令望的船隻倖免
有位叫王令望的官員,是邛州(四川境內)臨溪人。他年少時一直誦讀《金剛經》。有一年在回鄉路上,突然被一隻猛獸擋住了去路。他很害怕,趕緊念誦經文。這時,猛獸的口水已經流得滿地都是,卻一動不動,只是呆呆地看著王令望。沒過一會兒,就搖著尾巴離開了。
之前,王令望在安州(湖北境內)當判司。有一回坐船過江,突然夜裡狂風大作。江上行駛著數百艘船,都一個接一個被風颳沉了,最後只有王令望乘坐的船只得以倖免。
二十條船被巨浪掀翻 惟有陳利賓的船隻脫險
會稽一帶有個陳利賓的人,剛到二十歲就科考及第,後來被朝廷授予城尉的官職。他自幼信佛,誦讀佛經多年。每次遇到災厄,都能因念經而脫險。
玄宗在位時,他有次坐船從會稽到東陽。那幾日天降大雨,江水不斷上漲,陳利賓的船隻與其它二十多條船都被困在江上。剛開始風力還不大,及時升起帆布,船還能繼續前行。但沒走多遠,天就黑下來了。這時颳風大作,江面上也掀起了巨浪。這些船找不到停泊的地方,最後被巨浪掀翻,沉到江裡去了。
陳利賓船上的人見到此景,都怕得要命,而他並未慌張,只是默默地念誦經文。船順著水流行駛,一個巨大的漩渦出現在眼前。水流湍急,船很快要陷下去了。這時,漩渦處突然升起一條龍形巨獸,緩緩將船托起,直到他們的船完全脫離了險境。
船上的人回去後,跟當地人說起這件事。大家都認為,是因為陳利賓信佛念經,才使他們得救的。
乘船突遇水患 惟有何澋死裡逃生
武后在位時,一個名叫何澋的縣令常年信佛,平時總念佛經。有一次,他出遠門。在外地坐船時,突然遇到了水患。河水不斷上漲,把石橋都沖塌了。當時船的數量很少,眼看天色已晚,等船的人一看有船來了,都爭著往船上跑。
船本來就不大,再加上人多,沒走多遠就開始往下沉了。這時,船上的人都亂作一團,有人還不慎落入水中。何澋見狀,趕緊念誦經文。當他乘坐的船漂向岸邊時,他發現不遠處有一片蘆葦。於是他跳下船,攀扶著蘆葦,慢慢游到了岸上。等他再回頭,發現船已經沉了,河面上連呼救的人都沒有。
藏經的木頭從天而降 康仲戚落水不死
唐憲宗在位時,有個叫康仲戚的人去了渤海國,幾年都沒回家了。他母親只有這一個兒子,時間長了十分掛念。有一天,一個和尚來化緣,他母親把心事講給僧人聽。那僧人聽後對她說:「只要能經常念誦《金剛經》,您兒子很快就能回來。」
康仲戚母親不識字,於是找人抄了一卷《金剛經》。她先把家裡的一根木柱鑿開,把抄好的經文放進去,然後再供起來。她合上柱子,還在外皮上塗了一層漆。從此,她每日早晚必禮佛敬拜。
一天晚上,突然電閃雷鳴,狂風大作,大風將那根木柱連根拔起,不知吹到什麼地方去了。一個多月後,康仲戚扛著一根用錦囊包著的長條木頭回來了。他一見母親,就下跪叩拜。母親問他為何要用絲綢包著木頭。他回答:「我之前在海上遇到了巨大的風浪,船隻破損,使我落入水中。這時忽然電閃雷鳴,一根碩大的木頭從天而降,於是我扶著木頭,慢慢漂到了岸上。我的命就是這根木頭救的,怎能對它不敬重呢?」
聽到這話,他母親好像想起了什麼,很震驚地說道:「一定是我那根藏經的柱子啊!」康仲戚立刻把木頭剖開,看到裡面果然有一本當年他母親讓人抄寫的《金剛經》。後來,這母子二人就經常一起念經了。
王淝落水遇險 被一卷經書救起
唐憲宗在位時,江西岑陽鎮有位名叫王淝的官員,經常念誦《金剛經》。有一次,他到外地處理公務,回程時卻遇到了危險。他乘坐的那條船行駛到湖北咤灘這個地方時,突然出現破損。船很快沉到水裡,船上的五個人也落入水中。
王淝一落水,就發現有根竹竿漂了過來。他趕緊抓住竹竿,在江水中沉浮了好一會兒。又漂了大概三百多裡,一直到下牢鎮,才漂到了岸上。這時,他發現自己手裡抓著的並不是竹竿,而是一卷《金剛經》。
參考資料:《報應記》、《廣異記》、《酉陽雜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