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5年04月30日】
編者按:黃河九九八十一道彎從天上流向了大地,滋潤著中華大地,伊始了中華民族的文化。中國五千年最燦爛的文化就在黃河流域中延綿、形成。從上古伏羲時代黃河中躍出龍馬,背負「河圖」,伏羲受之而作八卦,到炎黃二帝,華夏之宗,還有大禹時洛水中浮出神龜,背負「洛書」,大禹受之而創立包含「五行」思想的「洪範九疇」,神傳文化在黃河流域中演繹著。中華民族稱黃河為「母親河」,為「四瀆之宗」。隨著自然規律,歷史的新陳代謝,洪、旱災難隨著人們道德的下滑在增加。然而,黃河仍以它的活力塑造著中華民族的遵天循地,堅忍寬容的性格。但是,當共產邪靈統治了中國大地,黃河的厄運開始了。黃河在「人定勝天」的思想下,被一座座大壩攔腰斬斷,被一座座灌溉樞紐工程抽干。黃河在枯竭、斷流、死亡。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的血脈被切斷。中國文化已走向盡頭。
我們試圖從黃河的歷史與現狀來探討和闡述黃河興衰對我們中華民族的意義。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回」,一句窮極萬裡的詩句隱喻了黃河的由來。「何處發崑崙,連乾復浸坤。波渾經雁塞,聲振自龍門。」 黃河從天而降,一瀉千裡,東走大海。將中華文化灑向九州。
黃河,出青海星宿,經青、川、隴、寧、內蒙古、陝、晉、豫、魯 ,最後于山東墾利注入渤海,全長5464公裡,為中國第二長河。
「河」字在秦漢以前是黃河的專稱,在秦漢及先秦的典籍中,江、淮、河、濟四水被稱為四瀆,而且「河」為四瀆之宗。而河流稱為「川」或者「水」。
人逐水而居。當黃河這一生命形成時,它就負有孕育中國文化的歷史使命。那時,黃河中下游地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適宜於人類生存。黃土高原和黃河沖積平原,土質疏鬆,易於墾殖,適於農牧業的發展。良好的自然地理環境,利於人們挖洞聚居。從目前的考古發現,早在110萬年前,「藍田人」就在黃河流域生活。還有「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等也在流域內生息繁衍。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等大量古文化遺址遍布大河上下。這些古文化遺蹟不僅數量多、類型全,而且是由遠至近延續發展的,系統的展現了中國遠古文明的歷史。
黃河不僅為人類生存、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同時,也是傳播中華文化的角色。「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說的是,「龍馬出於河,馬身旋文具五十五數,一、六下,二、七上,三、八左,四、九右,五、十中。伏羲皇則其陰陽奇偶之數,以畫卦生蓍。」
「河出圖,天地有自然之象,洛出書,天地有自然之理。天地出此二物以示聖人,使百代憲章必本於此,而不可偏廢者也。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黃河負圖授中華,奠定了中華神傳文化的初始。
面對如此眾多的歷史記載,顯而易見,黃河流域的先民繼承古人的智慧與文明,啟始了另一期中國文化。
據史書記載,黃河流域有一個姬姓部落,首領是黃帝。這個部落大約活動於陝西中部地區,主要從事農業勞動。附近還有一個以炎帝為首的姜姓部落,雙方經常發生摩擦。兩大部落終於爆發了阪泉之戰,黃帝打敗了炎帝,兩個部落並且結為聯盟。中華民族就是由此產生的。
司馬遷的《史記》記事始於黃帝,所有重要的文化都在黃帝時出現了。黃帝的妻子嫘祖教人養蠶吐絲,製作衣裳;黃帝的大臣蒼頡發明文字,不再結繩記事;羲和等人占測日月星氣,容成藉以制定曆法;雍父作杵臼;胲作駕牛,相土乘馬;……黃帝幾乎是所有文化的始祖, 於是華夏民族便自稱為黃帝子孫,或者稱作「炎黃子孫」。世界各地的炎黃子孫,都把黃河流域認作中華民族的搖籃,稱黃河為「母親河」,為「四瀆之宗」,視黃土地為自己「根」。
大禹治水是又一幕在黃河流域中神傳文化的演繹。「洪水茫茫,禹敷下土方」大禹時洛水中浮出神龜,背負「洛書」,大禹受之而創立包含「五行」思想的「洪範九疇」。有關「河圖」、「洛書」的傳說記載在中國古代最早的史書《尚書》以及儒家視為經典的《易經》中。
「鯀的屍體三年不腐,用他的精魂孕育出一個新生命,這就是他的兒子禹。禹出生時,頭上長一對堅利的角,形狀是一條虬龍。禹逕上天庭,請求天帝准許他代父治水,以解民困。天帝不但答應了,還派了應龍等大小天神幫助他。禹一方面指揮群龍劈山開路把水引到大海裡去,一方面用天帝賜給他的息壤到處填土,把人類居住的土地加高了,有的地方更聳了起來,成為四方的名山。在他的熱誠感動下,黃河之神河伯送給他一幅治水的地圖──河圖,大神伏羲送給他一支量度大地的工具──玉簡。禹為了平息洪水,周曆了九州土地,天下萬國,終年在外勞碌奔波,三過家門而不入。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洪災終於消滅了,人們又過上安居樂業的日子。」
「禹乃決江巰河,通之四瀆,致之于海,大小相引,高下相授,百川順流,各歸其所。」
自從大禹治水以後,商代文化即長成於黃河下游的淇水流域,周代文化則成長於黃河中游的涇渭流域,春秋中原的百餘諸候國都散落分布在黃河兩岸的支流。古代黃河兩岸有不少湖泊與長江相似,可以調節河流水量,而且我們祖先,很早就注意溝洫水利,所以當時黃河患少而利多。
在古代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陝西、甘肅、山西等西北地區是植被良好的繁榮富庶之地。「山林川穀美,天材之利多」。黃土高原中的汾渭地面平坦,土地肥沃,農耕歷史悠久,人們生活富庶。 司馬光的《資治通鑑》中描述盛唐時期陝、甘地區的情景,是「閭閻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稱富庶者無如隴右」。
從公元前21 世紀夏朝開始,迄今4000多年的歷史時期中,歷代王朝在黃河流域建都的時間延綿3000多年。中國歷史上的「七大古都」 ,在黃河流域和近鄰地區的有安陽、西安、洛陽、開封四座。殷都(當時屬黃河流域)遺存的大量甲骨文 ,開創了中國文字記載的先河。
處於黃土高原腹地的陝西西安(含咸陽),自西周、秦、漢至隋、唐,先後有13個朝代建都,歷史長達千年,是有名的「八水帝王都」。東周遷都洛陽以後,東漢、魏、隋、唐、後梁、後周等朝代都曾在洛陽建都,歷時也有900多年,被譽為「九朝古都」。位於黃河南岸的開封,古稱汴梁,春秋時代魏惠王遷都大梁,北宋又在此建都,先後歷時約200 多年。
中原大地、黃河兩岸自古為「天下之中」。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造紙、活字印刷、指南針、火藥,都產生在黃河流域。從詩經到唐詩、宋詞等大量文學經典,以及大量的文化典籍,也都產生在這裡。
黃河優優漾漾,瀟瀟洒灑、時緩時急,祥和寬厚,它滋養著一方土地,滋養著一個民族,淳樸勤儉,日臻文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幅黃河邊人間真情、美倫美奐之圖。古代是風光美麗、文化優雅的樂土,正如《詩經》中描繪的:「河水洋洋,北流活活……」「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有匪君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人們的生活,優裕而有情致。
黃河流域西起崑崙山,東臨渤海,北抵陰山,南達秦嶺,續前期文化;源崑崙之冰雪;挾雁塞之雄闊蒼勁;潤漠南河套;直走陝晉,斷壺口;經龍門;抵潼關;八百裡秦川;一片輝煌;折身東去;氣勢萬千;力劈太行;人門、神門、鬼門;中流砥柱;聲振地宇;大浪淘沙;波瀾壯闊;積平原;育文明;中原之地;璀燦文化。
黃河與眾多支流、湖泊、山川、大地編織成一個完整的生態體系。它化日月之靈氣, 載天地之厚德育化著中華民族之脈。黃河為中華文化而生,為中華文化而存。在中國文化中,黃河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