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5年05月04日】
編者按:黃河九九八十一道彎從天上流向了大地,滋潤著中華大地,伊始了中華民族的文化。中國五千年最燦爛的文化就在黃河流域中延綿、形成。從上古伏羲時代黃河中躍出龍馬,背負「河圖」,伏羲受之而作八卦,到炎黃二帝,華夏之宗,還有大禹時洛水中浮出神龜,背負「洛書」,大禹受之而創立包含「五行」思想的「洪範九疇」,神傳文化在黃河流域中演繹著。中華民族稱黃河為「母親河」,為「四瀆之宗」。隨著自然規律,歷史的新陳代謝,洪、旱災難隨著人們道德的下滑在增加。然而,黃河仍以它的活力塑造著中華民族的遵天循地,堅忍寬容的性格。但是,當共產邪靈統治了中國大地,黃河的厄運開始了。黃河在「人定勝天」的思想下,被一座座大壩攔腰斬斷,被一座座灌溉樞紐工程抽干。黃河在枯竭、斷流、死亡。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的血脈被切斷。中國文化已走向盡頭。
我們試圖從黃河的歷史與現狀來探討和闡述黃河興衰對我們中華民族的意義。
古人逐水而居,古老文明逐水而生。美索不達米亞古文明沿幼發拉底-底格裡斯兩河而成就,古印度文明順印度河而萌生,古埃及文明隨尼羅河而延展,而古中國文明隨黃河而綿延。這些為世界所公認的歷史上最偉大古文明,它們曾經傲視世間,輝煌燦爛,但在歷史長河無情風浪的汰洗中,沉淪了,變得暗然失色,甚至已經在人們的記憶中被完全抹去,今天世界的文明沒有任何來自於她們的繼承延續。唯有古中國的黃河文明,一脈相承,始終是貫穿中華歷史文化的一條主線。也就是,只有黃河文明,才具有永恆的生命力。而黃河文明的永恒生命力正是黃河生命力的體現。
黃河自從形成之始,以她「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不海不復回」的雄偉氣勢與「厚德載物」的博大胸懷決定了她在人類文明中無可替代的使命。
在滋潤四大古文明的河流中,黃河以獨有的姿態雄踞北方。包括美索不達米亞-幼發拉底、底格裡斯兩河,埃及-尼羅河,古印度-印度河都位於地理上的副熱帶低緯度地區,限於北緯25度到35度。地理決定了她們的形態,底格裡斯兩河與埃及-尼羅河只能在平坦的大地上濡流,古印度-印度河只能局限蜿蜒曲折之中。而黃河位居北方,緯度高達35-40度。偏北的地理位置,使她能充分利用中華大地東南傾的地理態勢,聲震龍門,浪劈三門峽,一瀉千裡,向東奔流到海。
黃河像母親接納百川,撫育百川,匯聚千流,滋養千流。據有關統計,黃河有超過200個支流。因此,在歷史上,黃河被尊為「四瀆之宗」、「百水之首」。說它「東西貫九州,南北串百川」。黃河眾多的支流,不僅匯合形成黃河主幹的滾滾巨流,而且最先為中華民族的祖先提供了優越的生存環境。在黃河幹流兩側,特別是黃河諸多支流兩側,分布著數以萬計的古代人類遺址。從 「藍田猿人」到「大荔人」,從「丁村人」到「河套人」,又無一不在黃河懷抱裡生息長大。分布在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的仰韶文化時期的居民、山東大汶口文化時期的居民、黃河上游的馬家窯文化時期的居民、黃河中游的龍山文化時期的居民等等,更是在黃河的搖籃裡走向文明。
古代黃河流域,河湖密布,水源豐沛,森林茂密,禽獸繁多。氣溫也適宜,甚至盛產竹子和水稻。歷史學家和氣候學家早就認識到古代黃河氣候「正有似今江南地帶,則古時北方氣候之溫和適宜,必遠非今之荒涼干亢者比矣」。《尚書・禹貢》說到兗州的植被狀況是:「厥土黑墳,厥草惟繇,厥木惟條。」所描述的景象很像是草甸區,其土壤因豐富的草原植被腐蝕而變黑。《詩經》中的衛風、邶風和帑風有「瞻彼淇奧,綠竹猗猗」、「作於楚室,樹之榛栗,椅桐梓漆」等詩句。《戰國策》說,燕國北有棗栗之利,民雖不由田作而棗栗之實足食於民。《史記》說,淮北常山以南河濟之間千樹楸。說明喜溫熱的叢竹可以沿著淇水順利生長,其它樹木也很密集。在商代卜辭所載降雨、降雪、獲象、捕兕的刻辭,和殷墟發掘出的今多見於南方的竹鼠、獐、大象、聖水牛相印證。考古和文獻資料都證明在殷商時期華北還有象存在。在西周時期黃河流域還有犀牛(古稱犀兕)存在。而這種局面到唐代還有所延續,至北宋代才開始急劇變化。
在今天,黃河似乎同黃色不可分,但古黃河並非如此。大概在秦漢以前,黃河的專稱是「河」,並沒有黃字相隨。「黃河」之名也正是從漢以後見諸史書的。《論語》:「河不出圖」,《春秋左氏傳》:「河為崇」。《國語》:「河竭而商亡」等等。其中的「河」 均專指黃河。黃河水之濁,應該古已有之,但在古文獻中,漢之前黃河並沒有大量泥沙的記載。《詩經》的《魏風・伐檀》一詩中就有「河水清且漣猗」的詩句。在「綠竹猗猗」,森林茂密的時代,黃河不黃。
現代氣候學研究表黃河流域的氣候特徵極為獨特。季風系統是在氣候變化起關鍵的作用。季風直接控制降水。中國的雨季就是由夏季風的進退所決定的。就世界範圍而言,季風主要在熱帶到副熱帶地區。黃河位於副熱帶以北,按世界平均範圍而言,黃河流域遠不在夏季風活動範圍以內。然而,中國地區的夏季風奇特活躍,強度之大,範圍之廣,世界上絕無僅有。隨著強大的夏季風自春天以後向北推進,在四五月份的華南汛期開始,到六月份推到江淮地區而形成梅雨,然後倒七八月份推到黃河流域。與此相應,黃河流域季節分明,適合各種生命休養生息。天賦黃河厚物載德的獨特條件。
強烈雨季的存在,使得有規律的季節循環往復,變得鮮明生動。同時雨季帶來各種強烈的天氣,常能風暴雷電相交加。雨季的正常與否,或是導致洪水災害,或是乾旱災害。這一切無不提醒人們天在每日的生活當中天意的具體而生動的存在性,不只是一種抽象的概念與假想的寄託。更使得聖哲們時時得到提醒,「天何言哉」。從而聖人們,如老子,如孔子,認識到了天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天人合一」自然就成為他們的必然認識與思想基點,從而也成為貫穿中華文化的一條主線。
然而,隨著歲月的推進,天意被日益淡忘,黃河也就不時被摧殘。春秋時期,聖人孔子深深感嘆 「天下無道久矣」。接著自從漢朝之後,黃河清現象就很難見到了,因為這之後的「河清」已開始成為國家的祥瑞。到東漢後期黃河含沙量大大增加,漢朝中期治水名人張戎更是有:「河水重濁,號為一石水而六鬥泥」。而到了今天,河水重濁前所未有,各種污染使黃河載物的能力日趨消失。特別到了1972年,黃河史無前例的出現了斷流,之後問題逐年惡化。過去10年裡,黃河有5年出現斷流的情況,在最嚴重的1997年,竟然有330天沒有一滴水流到海裡。黃河的生命受到了直接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