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根筆記:中國山水與歷史唯物主義

天行


【正見網2005年05月26日】

中國山水畫的黃金時期在五代和北宋,荊關董巨、李郭范米八大家,把中國山水的奇偉秀美登錄在畫軸之上,巍巍匡廬,蒙蒙瀟湘,今天我們看來,如對仙境,可居可游的好山好水而今安在哉?如果說今日山水尚存一線生機,來日的草木蟲魚不知是否可能覓得家園?

五代時期董源畫了一幅瀟湘圖,一派江南好風景,但見得山水縈迴,蒹葭汀渚,漁人張網,笙瑟婚嫁。山雖不顯峻高,卻與水一道占去了畫面的九成以上;人的活動是:漁人張網,村民嫁女,正是儒家所云「飲食男女,人之大欲」,而一旦置於山水之間,則不免人微如豆,舟小似芥,其對大自然的尊崇敬仰之意,溢於畫面之外。這好山好水固然是五代時期的實景,不也是傳統文化尊天地、順自然、節物慾之結果嗎?

同樣是自然,在中國人看來,是有思想有靈性的,順之則壽昌,逆之則災亡,傳統對自然的尊重,把自己視為自然之子,要與自然同化,人來源於自然,以自然為本,所以要返本歸真,所以強調天人合一,在獲取必要的物質資料之後,社會的存在目的便是在不同程度上實現天人合一,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所以,古人對於山水的保護意識是明確而且是發自內心的,在古代,人少地大,但是在捕獵採伐方面,都講究節制,古籍如《禮記》、《呂氏春秋》中都有明文記載。這就是中國古代山水美麗如畫的根本原因。

而馬克思的認識恰好相反, 歷史唯物主義理解的自然,沒有意志,沒有思想,沒有目的,完全是個可供利用的死了的龐大資源庫,馬克思也講要尊重 「自然」,可是他尊重的是「自然規律」,是居高臨下的對自然規律的運用。( 他認為人類社會比自然更加高級,人定勝天,這種狂妄認識本身就是反自然規律,一邊反自然規律,一邊又要運用自然規律,就像一個人一邊緊閉著雙眼,一邊又想眺望遠方,多麼荒謬可想而知,所以說,共產邪靈實則是一個蠢靈。) 傳統文化從大自然獲取財富,是獲得一個返本歸真、提升境界的必要前提, 所以,有節制,有前瞻性,對大自然感恩戴德;和傳統文化不同,歷史唯物主義講什麼,物質生產是社會產生與發展的根本基礎,歷史唯物主義的社會目的是要從大自然獲得儘可能多的物質攫取,這種攫取,沒有前瞻性,因而不懂節制,更不知對大自然感恩戴德的深遠意義,所以便把前所未有的破壞帶給了中國山山水水,使我們今天難得一見國畫中的山水了。

2004年10月22日,長江考察團結束了對長江沿岸8省21個市的考察,考察結果令人心驚。活動的發起、策劃與全程見證人認為10年左右長江生態可能崩潰。豈止是長江,整個中國的生態環境都處在崩潰的邊緣,這不能不說是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的過錯。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