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高級):動容貌 正顏色 出辭氣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7年08月03日】

編者按:為了弘揚中國神傳文化,清除邪黨文化的影響,在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見,開始著手編寫一套中國正統文化教材。因為是剛剛起步,難免有所不足,我們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的參與和指正。我們誠摯的希望使用這份教材的同修,能將上課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教材的優缺點反饋給我們,以便我們不斷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實完整。同時,我們也歡迎更多有意願參與教材編輯寫作的同修加入進來,共同完成教材的編著。

◇◇◇ ◇◇◇ ◇◇◇

【原文】

曾子有疾,孟敬子(1)問(2)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3),斯遠暴慢(4)矣;正顏色(5),斯近信矣;出辭氣(6),斯遠鄙倍(7)矣。籩豆之事(8),則有司(9)存。」(《論語・泰伯第八》)

【注釋】

(1)孟敬子:即魯國大夫孟孫捷。
(2)問:探望、探視。
(3)動容貌:容貌舉止依禮而動。
(4)暴慢:粗暴放肆。
(5)正顏色:使自己的臉色端莊嚴肅。
(6)出辭氣:出言,說話。指注意說話的言辭和口氣。「辭氣」,指言語聲調。
(7)鄙倍:鄙,粗野。倍,同「背」,背理。
(8)籩豆之事:言器用事物之細。籩(音biān)和豆都是古代祭祀和典禮中的用具。
(9)有司:指主管某一方面事務的官吏,這裡指主管祭祀、禮儀事務的官吏。

【語譯】

曾子病重時,孟敬子去看望他。曾子對他說:「鳥將要死時,它的叫聲是悲哀的;人將要死時,所說的話是善意的。君子所應當重視待人接物的道理有三方面:使自己的容貌舉止依禮而行,便可以避免別人的粗暴、放肆;使自己的臉色端莊,這樣就接近於誠信;使自己說話的言辭和語氣要謹慎得體,這樣就可以避免別人的鄙陋和背理的話。至於祭祀和禮節瑣碎的事宜,自有專管這些事務的官吏來負責。」

【研析】

此章言君子務本,重視在容貌、顏色、言辭要得體合禮。曾子與孟敬子在政治立場上是對立的。曾子在臨死以前,還在試圖改變孟敬子的態度,所以他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這一方面表白他自己對孟敬子沒有惡意,同時也告訴孟敬子,作為君子應當重視的三個方面。

這些道理如今看起來,還是很有意義的。對於個人的道德修養與和諧的人際關係有重要的借鑑價值。常言道:「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當我們和周遭的人發生矛盾時,不妨「反求諸己」看看自己哪些方面並沒有依禮而行,這樣便容易找到癥結,進一步得到改善。

【延伸思考】

1、試分析曾子為什麼會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2、請分享因自身要求程度不同而影響別人對我們觀感的例子。

【相關資料】

曾子避席

一鬥

陳掉是隋末唐初洛州人,有一次和幾個哥哥聽父親講授《孝經》第一章。

父親說:「古人沒有椅子,都是席地而坐。孔子向他的弟子們授課,大家也都是坐在蓆子上。有一天,孔子講著講著,他忽然提了個問題,叫他的弟子曾子來回答。曾子見老師要他回答問題,趕緊站起來,往邊上一站,垂下雙手,畢恭畢敬的回答了孔子的提問……」

「這就是曾子避席的故事。你們明白了嗎?」

幾個哥哥都說明白了,只有陳掉站了起來,整理好衣襟,站到邊上,畢恭畢敬的說:「明白了。」

後來陳掉出家當了和尚,法名玄奘。

(出自《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第一》)

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4/8/8/28569p.html

【課後作業】

請談談曾子避席的故事給你的啟發。

【教學引導】

曾子的敬師(和本章自我要求的態度相合)、玄奘的悟性……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