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7年09月15日】
編者按:為了弘揚中國神傳文化,清除邪黨文化的影響,在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見,開始著手編寫一套中國正統文化教材。因為是剛剛起步,難免有所不足,我們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的參與和指正。我們誠摯的希望使用這份教材的同修,能將上課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教材的優缺點反饋給我們,以便我們不斷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實完整。同時,我們也歡迎更多有意願參與教材編輯寫作的同修加入進來,共同完成教材的編著。
【原文】
皋陶(1)於是敬禹之德,令民皆則(2)禹。不如言,刑從之。舜德大明。於是夔行樂(3),祖考(4)至,群後(5)相讓,鳥獸翔舞(6);《簫韶》九成(7),鳳皇來儀(8),百獸率(9)舞,百官信諧。帝用此(10)作歌,曰:「陟天之命(11),維時維幾(12)。」乃歌曰:「股肱喜(13)哉,元首起(14)哉,百工熙(15)哉!」皋陶拜手稽首揚言(16)曰:「念(17)哉,率為興事(18),慎乃憲(19),敬哉!」乃更為歌曰:「元首明(20)哉,股肱良(21)哉,庶事康(22)哉!」又歌曰:「元首叢脞(23)哉,股肱惰(24)哉,萬事墮(25)哉!」帝拜(26)曰:「然,往欽(27)哉!」於是天下皆宗(28)禹之明度數聲樂,為山川神主。帝舜薦禹於天,為嗣(29)。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喪畢,禹辭,辟(30)舜之子商均於陽城(31)。天下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32),國號曰夏後,姓姒氏(33)。(出自《史記・夏本紀》)
【注釋】
(1) 皋陶(音高搖):人名。
(2) 則:效法。
(3) 行樂:製作樂章。
(4) 祖考:祖先,指祖先的靈魂。祖,先祖。考,先父。
(5) 群後:各地諸侯。後,君主。
(6) 鳥獸翔舞:鳥獸隨著音樂在飛翔、起舞。描述音樂的感動力量。
(7) 《簫韶》九成:《簫韶》奏完九次。《簫韶》,相傳為舜制的樂曲名。九成,奏九次,每奏完一次樂曲稱為一成。
(8) 鳳皇來儀:鳳凰飛來。鳳皇,傳說中的百鳥之王;皇,通「凰」。來儀,飛來。
(9) 率:全都。
(10) 用此:於是。
(11) 陟(音至)天之命:遵循上天的命令。
(12) 維時維幾:無論何時何事都要小心謹慎。時,時時。幾,小;小事。
(13) 股肱喜:大臣們樂於盡職。股肱,比喻大臣。喜,樂於。
(14) 元首起:天子振起奮發。元首,指天子。起,振起。
(15) 百工熙:各種事業才能興盛。百工,指百官之事。熙,興盛。
(16) 拜手稽首揚言:先行拜手禮,再磕頭至地,然後大聲說。拜手,行禮時跪下,兩手拱合,低頭至手與心平,而不至地,故稱拜手。稽首,磕頭至地。揚,大聲。此處先拜手再稽首,表示高度的尊敬。
(17) 念:記住。
(18) 率為興事:君主應該要做大臣的表率,使國事振興。率,表率。興事,國事振興。
(19) 慎乃憲:謹慎地制定國家的法度。乃,其,指國家。憲,法度。
(20) 明:聖明。
(21) 良:賢良。
(22) 庶事康:諸事安寧。庶,諸。康,安寧。
(23) 叢脞:繁瑣細碎。
(24) 惰:怠惰。
(25) 墮:荒廢。
(26) 拜:答謝。
(27) 往欽:以後要努力辦好各自的事務。往,往後。欽,恭敬,此處指敬其職事。
(28) 宗:尊崇。
(29) 嗣:繼承人。
(30) 辟:同「避」。
(31) 陽城:故址在今河南省登封縣東南告城鎮。
(32) 南面朝天下:天子即位,面南而坐,接受所有臣民的朝拜。南面,天子即位之意。古代以坐北朝南為尊位,帝王見群臣,面向南而坐,因而用以指居帝王之位。朝天下:意思是接受臣民的朝拜。
(33) 姓姒氏:以姒為姓。傳說禹的祖先是吞了薏苡而出生的,所以姓姒(姒、苡古音同)。
【語譯參考】
皋陶敬重禹的功德,命令大家都以禹為榜樣。對不遵守命令的人,施加刑罰。因此,舜的德政進一步發揚光大。
這時,夔擔任樂師,奏出樂曲,祖先亡靈降臨欣賞,諸侯們相互禮讓,鳥獸在宮殿周圍隨著音樂飛翔、起舞。《簫韶》奏完九次時,鳳凰也飛來了,百獸都舞起來,百官忠誠合諧。舜帝因此作歌說:「奉行天命處理政事,無論何時何事都要謹微慎行。」又唱道:「大臣們樂於盡職啊!作為君主的也要奮發有所作為啊!所有的事業才會興盛啊!」皋陶跪拜,先低頭至手,又叩頭至地,然後高聲說道:「一定要記住這些話啊!君主應該要做大臣的表率,謹慎地制定國家的法度,不可懈怠!」於是改變詞意唱道:「天子英明有方啊!大臣賢良啊!天下萬事都安寧啊!」又唱道:「天子忙於瑣事胸無大志啊!大臣就會日漸懈怠啊!天下萬事都荒廢啊!」舜帝答謝說:「對!以後我們都要努力辦好各自的事務!」
從此,天下都遵循且採用禹明確設立的法度和製作的音樂,並尊奉他為山川神靈的主宰。舜帝向上天推薦禹,做為帝位的繼承人。十七年後,舜帝逝世。服喪三年完畢,禹將帝位讓給舜的兒子商均,而躲避到陽城。但天下諸侯都離開商均而朝拜禹,禹才繼承天子之位,面南而坐,接受所有臣民的朝拜,國號為夏後,姓姒氏。
【研析】
本篇的前半段在於描述舜與皋陶唱和的快樂,將君臣同心同德的和諧情形表露無遺,歌唱的內容,是在討論帝德,提到君王英明,大臣才會賢能,各項政事方能順利推展;如果君王忙於瑣事而胸無大志,則大臣們就會怠惰,所有的政事也就荒廢。舜與皋陶為君臣關係,所以皋陶在對話過程中的禮節上,仍謹守本份,對舜拜手且稽首,以示高度尊敬;但在對話內容上,皋陶則對舜提出君王應有作為的期許及建議,而非一味的逢迎拍馬。由他們二人的密切互動對話,互相提醒君臣應盡的職責,並共同勉勵以謀天下太平盛世,可以看出兩人的真誠與對德行的重視。
本篇的後半段則在描述禹的功德有目共睹,所以舜帝也採取堯的禪讓作法,挑選禹作為接班人,將帝位傳賢不傳子。但,禹在舜死後,決定推辭帝位,讓給舜的兒子商均。惟因禹的功德得到天下諸侯的愛戴與推崇,所以諸侯們都還是選擇離開商均而朝拜禹。由此可知天子德行的重要,有德,自然人心歸順;無德,即使強求得到帝位,也無法得到人心。
【延伸思考】
1、在日常生活中,你對你的朋友或甚至長輩、長官是否也會適時的直言而不鄉愿呢?
2、唯有君王與臣子的同心協力與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國家興盛的大業。請分享你有關團隊合作成功完成一件工作的經驗。
3、皋陶明白指出領導人應英明領導,而不是忙於瑣事胸無大略。你覺得一位好的領導人應具備哪些特質?
4、禹在舜死後,一開始是推辭帝位,將帝位讓給舜的兒子商均。如果你是禹,你會採取與禹一樣的謙讓作法,或者當仁不讓,立即即位呢?並說明理由。
【參考書目】
1、《史記》本紀(上)(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
2、《新譯尚書讀本》(三民書局,2005年)
3、《新校本史記三家注並附編二種一》(鼎文書局)
4、四書五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