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7年09月30日】
根據現有資料,中國最早的音樂出現在公元前七千年左右的伏羲時期。相傳伏羲按照周天之數以及五行製作了樂器「瑤琴」,按照鳳凰的羽翼形狀製作了樂器「簫」,還創作了「駕辨」之曲。
到了五千年左右的黃帝時期,出現了樂曲「雲門樂」。顓頊帝時期,因其喜歡聽風的「熙熙」、「淒淒」、「鏘鏘」之聲,於是命人創作仿效八方來風的音樂,並命名為「承雲」,用以祭祀上天。這時還發明了「鼓」。帝嚳時命令咸黑製作樂歌,有「九招」、「六列」、「六英」,又讓人製作了鼓、鍾、磐、笙等樂器,演奏時有鳳凰、天雉起舞。帝嚳以此樂舞讚揚天帝的功德。堯即位後,命令夔製作音樂。夔仿效山林峽谷的聲音製作樂歌,把麋鹿的皮蒙在瓦罐上敲打。又拍打石板,摹擬天帝的玉磐的聲音,以引百獸起舞。這種樂曲命名為九「大章」,用以祭祀上天。瞽叟還把五弦的瑟改進成十五弦的瑟。這時還為後世留下了「大成樂」。
舜即位後,仰延改進了瞽叟所制的瑟,做成了二十三根弦的瑟。舜又命令夔修改「九招」等樂歌,以顯明天帝的恩德。舜帝說:「夔!我任命你作典樂之官,用音樂耐心地教導年輕人,使他們具備這樣的人格:寬厚雍容而嚴謹肅穆,剛強正直而不險惡暴虐,豁達大度而不傲氣逼人。表達志向抱負用詩,其言用歌來吟唱,聲音的抑揚頓挫要合乎吟唱的音律,音律要諧和五聲。八音(金、石、絲、竹、匏、土、革、木)要調和,相互之間秩序不亂,只有這樣,人與神才和諧,才能感天地。」夔說:「好啊!我按照這樣的方式敲擊石磬奏出的音樂,能使飛禽走獸都隨著音樂而舞。」當時著名樂曲為「大韶樂」。後來孔子說過:「聞韶樂,三月不知肉味。」
可見,中國早期音樂創作的目的是為了人與神的溝通,以反映人從敬畏神靈中所獲得的平安、歡欣和喜悅感的,而且通過音樂教化人們不走極端。三皇五帝時期的帝王重視音樂,也是因為音樂能喚起人們對神的敬仰、嚮往和寄託的感情。
而且古人認為創作音樂要有一定的條件,必須節制嗜欲。不嗜欲不放縱,才能從事音樂創作。從事音樂創作還有一定的方法,一定是從平和中產生,而平和是從道中產生。
到了夏朝,比較有名的樂曲是大禹時期的「大夏樂」。商代已有成組的樂器,現已發現的有陶塤、石磬、銅鈴、銅鐃、鼓等,反映當時的音樂已具有相當高的水平。商代的樂器,對後世影響深遠的當數鍾和磬。特別是在河南安陽武官村大墓出土的大石磬,其音高比#c1略高。發音渾厚洪亮,音色近似青銅,並有較長的延續音。這枚大石磬是單件,稱為特磬,是迄今發現最早的一件大型樂器。商代樂舞,可考證的有《桑林》和《zC》。「桑林」原來是指一種大型的、國家級的祭祀活動,到了春秋時期(約公元前5世紀),「桑林」仍是眾人矚目的盛大祭祀活動。「桑林」祭祀時所用的樂舞,也就沿用其祭名,稱為《桑林》了。《zC》在周代則是被用來祭祀周的先母姜 ,據說其內容應與商人祭祀其先母簡狄有關。
隨著人類道德走向墮落,人們對於大道的內涵也逐漸模糊,對於音樂的理解也發生了改變,音樂已然失去了其最初的意義和功用。夏商末代暴君夏桀、殷紂製作了狂放的音樂,把宏大看作美,把繁多看作壯觀,追求過度的享樂,不遵守法度。這就是音樂敗壞的肇始。
到了周朝,音樂開始與世俗的「禮」(祭祀、朝饗等儀式)融合在一起,以規範人們的行為,被稱為「禮樂」。 周代禮樂制,等級森嚴,不同場合,不同身份的人,不但禮儀有別,所用的雅樂也不一樣,所用樂器也不同。如祭祀天神,「乃奏黃鐘,歌大呂,舞《雲門》」;祭地示,「乃奏太簇,歌應鐘,舞《咸池》」;祭山川,「奏蕤賓,歌函鍾,舞《大夏》;兩君相見,用大雅《文王》等在周雅樂中,器樂、舞蹈、歌唱往往分別進行,並不完全合在一起,舞蹈由與笛相似的管和歌唱配合,歌唱由彈奏樂器瑟或簧管樂器笙伴奏,器樂即所謂「金奏」,是鍾、鼓、磬的合奏。「金奏」規格很高,只有天子、諸侯可用。大夫和士只能單單用鼓。鍾和磬以其宏大的音量和特有的音色交織成肅穆莊麗的音響,加上鼓的配合,確實能造成天子、諸侯「至尊至高」、「威嚴」無比的功效。當時可以看到「六代樂舞」,即黃帝時的《雲門》、堯時的《咸池》、舜時的《韶》、禹時的《大夏》、商時的《大zC》、周時的《大武》。
周代還興辦了音樂機構「大司樂」,在音樂方面系統的訓練貴族子弟。當時已注意到音樂對人情志的影響。《周禮・春官・大司樂》中提到了西周很著名的樂舞《大武》,表現的是周武王伐紂的歷史事件。據《禮記・樂記》記載,《大武》具有很大的規模,它在春秋時期的演出有六段,有歌唱,有樂隊伴奏。它有著結構完整的曲式,在藝術上有相當高的水平。
西周時的樂器有數十種之多,僅一部《詩經》中,就出現了二十九種樂器。不僅有打擊樂器和吹奏樂器,還有彈弦樂器。根據材料的不同,當時的樂器可分為八類,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史書稱為「八音」。另外,被史書稱為「鐘鼓之樂」的大型管弦樂隊也在西周時興起,這種樂隊的主要樂器是編鐘和建鼓。這時的編鐘以由先前的三隻發展而為五隻、八隻。陝西扶風齊家村出土的柞鍾,總音域已有三個八度,並基本按羽、宮、角、徵、羽、宮的次序排列。
周代還確立了十二律的理論和五聲階名(宮、商、角、徵、羽)。這時,人們已經知道五聲或七聲音階中以宮音為主,宮音位置改變就叫旋宮,這樣就可以達到轉調的效果。
周朝時音樂在向世俗靠攏的同時,奢侈的音樂仍不斷出現。比如宋國衰落的時候,卻製作千鍾;齊國衰落的時候,卻製作大呂;楚國衰落的時候,卻製作鬼怪音樂。這些音樂已經完全失去了音樂的本來意義。
從周朝之後,中國傳統音樂更多注重了外在形式、技巧,而對於音樂真正的內涵已不象上古時期的人們那樣重視了。不過,當歷史發展到佛法、道家思想盛行的唐朝時,音樂創作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
唐時期對於文藝方面的豁達開放,使邊陲少數民族和鄰境諸國的樂器及歌舞藝術空前地大量傳入中原,以致唐朝歌舞大曲的成就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清商樂》、《龜茲樂》和《西涼樂》組成了唐朝音樂的主流。《清商樂》形成於魏晉之時,是中原漢族的俗樂,它使用傳統的樂器琴、瑟、築、秦琵琶、笙、簫、笛、箏、臥箜篌、編鐘、編磬類等。音色優雅舒緩,多為坐伎部在堂上坐著演奏,歌舞者最多四人,技巧細膩。《西涼樂》源於後涼,它往往將漢族樂器鐘、磬、笙、箏、臥箜篌與西域樂器豎箜篌、曲項琵琶混合使用,所以《隋書・音樂志下》稱其「音樂聲調悉與書史不同」,兼有胡樂與漢樂的特點。《龜茲樂》則來自於前秦時期偏遠的西北邊荒,它在西涼樂器的基礎上增加了篳篥、五弦琵琶、貝、銅鈸、拍板、大鼓等。多為立伎部在堂下站著演奏,歌舞者可多達六十四人至一百八十人,氣勢豪邁雄渾,舞蹈鏗鏘有力,帶來了一種粗獷的震撼人心的藝術風格。
唐代音樂有大曲、小曲之分。大曲恢宏壯觀,小曲輕快活潑。大曲中有一部分又稱為法曲,其起源與宗教有關,所以往往摻雜了道教的音樂在內。
《秦王破陣樂》(也稱《七德》)為太宗所創,屬武舞。呂才、李百藥、虞世南、褚亮、魏徵等制歌詞。一百二十人披甲持戟而舞,享宴奏之,天子避位,坐宴者皆興。此曲「雷大鼓,雜以龜茲之樂,聲振百裡,動盪山谷。」《慶善樂》(也稱《九功》)同為太宗所創,屬文舞。此曲獨用西涼樂,最為閒雅。舞者六十四人,衣紫大袖裾襦,戴假髻穿皮靴。舞蹈安徐,以象文德洽而天下安樂也。
《霓裳羽衣》則是唐朝最負盛名的曲子。白居易有詩云:「千歌百舞不可數,就中最愛羽衣舞。」據說在開元年間一個中秋十五的夜晚,道士葉法善邀玄宗同游月宮,聆聽了仙樂《紫雲曲》,玄宗通曉音律,暗中記了下來,回來後親自譜曲並教梨園樂伎彈奏。這就是絕美的《霓裳羽衣曲》的來歷。樂中多絲竹之音,宛轉清雅;舞者身穿翠孔雀上衣與艷似彩虹的裙子,如仙女般出塵飄逸,正像道家的羽化飛升。
此後朝代出現的音樂有的音樂適中,有的音樂狂放,有的正派,有的淫邪。賢明的人藉助它而昌隆,不肖的人因為它而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