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高級):君子義以為質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7年11月11日】

編者按:為了弘揚中國神傳文化,清除邪黨文化的影響,在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見,開始著手編寫一套中國正統文化教材。因為是剛剛起步,難免有所不足,我們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的參與和指正。我們誠摯的希望使用這份教材的同修,能將上課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教材的優缺點反饋給我們,以便我們不斷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實完整。同時,我們也歡迎更多有意願參與教材編輯寫作的同修加入進來,共同完成教材的編著。

◇◇◇ ◇◇◇ ◇◇◇

【原文】

子曰:「君子義以為質(1),禮以行之,孫(2)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論語・衛靈公第十五》)

【注釋】

(1)質:本質、特性
(2)孫:音「訓」,謙卑、恭順。

【語譯】

孔子說:「君子以義為本質,合乎禮節地實行,謙卑地表達出來,誠實無欺地達成目標。這就是君子啊!」

【研析】

君子為人處事或修養自己,本諸義理,順天應人,基點、本質擺正了,路也就能走正,體現出來的就是言行、態度適宜而合乎禮節,謙沖為懷,堂堂正正、實實在在,也就是「義禮孫信」 的德行,足為世人典範。

君子踏著真理道義的步伐,在世間行行復行行,體現的那一切不就是可以做為世人參照的禮節嗎?那怎麼會有驕傲自大的表現呢?所作所為又怎會有半點虛假不實呢?但反過來說,如果偏離真理道義一點,反映到世間可能就是不合中庸德行了,「差之毫厘,失之千裡」,「禮孫信」也不可得了。這麼說來,君子堅守著真理道義,凡事以此為重,行於世間,就能「和其光,同其塵」(《老子・第四章》),出污泥而不染。

【延伸思考】

1、孔子能達到「隨心所欲不塒矩」的境界,憑藉的是什麼?如果心中沒有道義,隨心所欲是不是就是放縱、非禮?如果心中有道義,會不會有妄想或非禮的想法?所以這樣是不是也就能自在又如意了呢?體現在外的是不是就是各種德行?

2、如果心中不存道義,那麼做事的基點就容易變成名、利、情等,以利而言,那就容易見利忘義,現代社會,充斥只求利益不講道義的人,所以敗壞道德的言行盛行。

想想看:如何使利益至上的人,明白自己在敗壞道德,以及心存道義的重要?利益至上的人是不是也很容易被利誘而落入陷阱?

【歷史故事】

君子重信義

孔子在《論語》中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意思是說,「君子通曉仁義,小人只懂得利益。」在中國的歷史上,許多仁義之士輕利重義,為了堅守心中的正義與良知,寧願捨棄眼前的實際利益。也有許多無恥小人見利忘義,為了現實利益不惜出賣自己的道德與良心。

《三國演義》中,關羽重義輕利,雖然身陷曹營,又受曹操厚恩,卻始終不忘初心。任憑曹操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送袍贈馬再加上黃金美女,關羽之心終不為財色所動,仍然堅持:「若知皇叔下落,雖蹈水火,必往從之。」關公因為守義成為人中楷模,在歷史上傳為美談。同時代的呂布雖然勇猛無比,武藝也在關羽之上,卻因為見異思遷,三易其主,其人格終為世人所不齒。張飛每當臨陣對敵,出口就要先罵他為「三姓家奴」。

在「孟子見梁惠王」的故事中,梁惠王說,「您不遠千裡而來,給我的國家帶來了什麼好處和利益?」孟子回答說,「大王何必說「利」?其實,只要有「仁義」就夠了。大王為一國之君,說:「對我的國家有什麼好處?」大臣們會說:「對我家有什麼好處?」百姓們會說:「對我有什麼好處?」這樣從上到下互相講利益,國家就危險了!將來大臣們會為他們的利益而殺其君,百姓們會為他們的利益而造反。這就是先講「利」而後講「義」的結果。然而卻從來沒有見過講「仁義」的人拋棄他們的親人,也從來沒有見過講「仁義」的人把他們的君王丟在一旁的。所以大王講「仁義」就夠了,何必說「利」?」

古人也很講究誠信,《論語.為政》就載有「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是說做人不講信用,不知道他怎麼可以立身處世。不講信用的人可以欺人一時,但不能欺人一世,否則一旦被人識破,就很難在社會上立足。而誠信精神應該從小培養。

有個故事流傳很廣,從中可知古人對培養誠信是非常重視的。故事是說: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到街上去,兒子哭著要跟她去,她安慰兒子說:「你別哭,回來後殺豬給你吃。」她從街上回來後,見曾子正在準備殺豬,就勸阻說:「我不過是哄孩子,何必當真呢?」曾子卻說:「如果不殺豬的話,那是欺騙孩子,實際上是教孩子說謊。」曾子堅持把豬殺了。

在中華傳統文化中有諸多美德,君子注重修養,具備許多美德而為人稱讚,他們不朽的嘉言功跡,都足以為後人的典範,沐浴在正統文化中,重德行善,才是今人的正途。

(改寫自正見網http://www.zhengjian.org/zj/articles/2005/4/7/31854.html)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