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典故:「莫須有」



【正見網2008年02月11日】

「莫須有」出自《宋史•岳飛傳》,意思是「也許有」。

南宋時期,金國軍隊繼續揮兵南下,企圖顛覆南宋政權。岳飛不負所望,在南宋弱軍殘兵的時勢之下,組織了一支所向無敵的岳家軍。這支軍隊不但能與金兵抗衡,而更有收復北宋所失的全部省縣之勢。他曾經以五百騎兵打敗敵兵十萬,令金人聞風喪膽,當時有言「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岳飛一心掛念宋氏王朝的安危,有人問他天下何時太平,岳飛說:「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後來,主張和議的宰相秦檜私通金人兀朮,要害死岳飛。為了構陷岳飛,他在高宗面前進讒言,連下十二道金字牌,將在前線作戰的岳飛父子召回國都。使者一到,岳飛笑著說:「皇天后土,可表此心。」

岳飛在接到十二道金牌回歸時,有一個叫道月的禪師勸他不要回去臨安。但忠義的岳飛為表明自己的忠心,沒聽道月禪師的勸告,仍隨錦衣衛回歸臨安。道月只好留下一首詩送給岳飛:「風波亭下水滔滔,千萬堅心把舵牢;只恐同行人意歹,將身推落在深濤。」

岳飛被押回臨安,開始時,秦檜命令何鑄審理,岳飛撕裂衣服把背上「精忠報國」四大字給何鑄看。何鑄被他的精誠所感動,知道他是無辜的,於是回去把詳情告訴秦檜。然而秦檜卻另外叫一個忌恨岳飛的人審理岳飛的冤案。此人假公濟私,極盡誣陷之能事,然而還是找不到證據。

當時岳飛被關的獄中有個亭子就叫風波亭。岳飛知道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不是自己想扶起天數已盡的宋朝就扶得起來的,於是在獄中仍處之泰然,不憂不懼。

樞密使韓世忠找到秦檜,追問岳飛的冤獄到底是怎麼回事。秦檜說:「岳飛之子岳雲給張憲的信雖然未得到證實,但這件事『莫須有』。」 韓世忠說:「『莫須有』三個字怎麼能使天下人服氣呢?」

最後秦檜以一手書小紙,以「莫須有」的罪名在風波亭殺害了忠良父子!岳飛死的時候,年僅三十九歲,家無餘財。當全國軍民聽到岳飛被害的消息,個個頓足號呼,悲痛不止。而害死岳飛的秦檜之後惡夢頻發,失魂落魄,並把自己舌頭嚼得膿爛,流血不止而死。其妻子王氏亦死於非命,舌頭拖出二三寸長。

「莫須有」由此而來。後人用其指枉加陷害,無中生有、憑空捏造的罪名。

相似的一幕在歷史上再一次上演。自1999年7月中共以「莫須有」的罪名開始鎮壓法輪功起,迄今迫害已近9年。9年中,在法輪功修煉者堅持不懈的講真相下,越來越多的世人明白了真相;然而中共邪惡勢力依舊不思悔改,繼續以同樣的罪名迫害法輪功修煉者。天理昭昭,善惡有報是天理。就像當年害死岳飛的秦檜遭到了應有的報應一樣,中共解體的命運也早已註定,而那些追隨中共迫害法輪功之人也將面臨著眾神的審判。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歷史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