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與藥

郭微言


【正見網2010年03月07日】

現代人的生活緊湊、步調快、壓力大,辛苦工作之餘,更得有適當的休息和休閒生活。即使是這樣,仍然難免或多或少有時會碰到情緒低落、孤獨寂寞、煩惱悲傷、憂鬱寡歡、精神萎靡不振、亢奮暴躁等等情緒不好的情況,因此,坊間也就有各色各樣的“心理紓壓”管道應運而生。

其實,人生要活得有意義、有生趣、有歡樂,是需要靜下來用心下真工夫做很多功課的。例如,接近大自然;靜坐養心;身心靈要均衡的發展;生活要有創意而講究變化;凡事適可而止,但求心安理得;儘可能遠離酒色財氣物慾的誘惑;平衡飲食的攝取,食療重於藥療。另外,經常好好的聽一聽美好的音樂來陶冶性靈,對身心靈健康更是大有助益的。

五花八門的音樂,千變萬化,音樂無國界,它有不同的功能與作用,各投所好。好的音樂可以陶冶身心靈,不好的音樂,靡靡之音,卻讓人玩物喪志沉淪。

音樂的“樂”字(正體字),上頭加上“草”字的“艹”頭,就變成“藥”字(正體字),正是詮釋美好悅耳的音“樂”、“樂”舞是很好的藥方。中國古代的中醫大家像孫思邈、華陀、李時珍、扁鵲等的醫術都非常高超,遠勝於今日的大醫師,神農氏更是首倡以百草為藥,造福後世炎黃子孫。周公旦“制禮作樂”,禮樂文化自此儒家一脈相傳,中華民族的漢字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正是彰顯每一個正體漢字都有很深很深的內涵。

現代醫學也這麼說,心病要心藥醫。美好的音樂,正是最好的心藥之一,好的音樂散發出來的都是純淨、平和、和諧的信息,確實是可以讓人忘卻憂鬱、困惑和苦痛,可以潛移默化使人愉快、心平氣和祥善、心曠神怡,樂在其中。

中國的唐樂和許許多多的古典樂曲,意境、內涵、韻律,都是雋永而扣人心弦。西方的正統古典樂曲的音樂家,像貝多芬、蕭邦、莫札特等的作品也都是值得鄭重推薦的。大家耳熟能詳的音樂神童莫札特,雖然35歲便英年早逝,但是,卻留下了50首膾炙人口的交響曲,其中最受歡迎的一首的《第四十交響曲》正是他用罕見的小調所完成的作品,也就是專家所說最適於紓解心中的憂鬱,可以讓您心情好轉的好點子。更也有專家研究結果指出,每天聽10分鐘莫札特的奏鳴曲可以增長智力,有興趣者不妨試一試。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