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歌功頌德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11年11月05日】

【原文】

於是古公(1)乃貶(2)戎狄(3)之俗,而營築城郭室屋,而邑別居之(4);作五官(5)有司(6)。民皆歌樂之,頌其德。

《史記.卷四.周本紀》

【註解】

(1)古公:指周太王,周文王的祖父,最初居住在邠,為避狄人侵擾,遷到岐山之下,邠人皆追隨,於是在其地立國,國號周。
(2)貶:音扁,原指減少,此含變革之意。
(3)戎狄:指居住在西北邊境外的野蠻民族。
(4)邑別居之:設邑落分別居住。
(5)五官:指周朝的司徒、宗伯、司馬、司寇、司空五官。
(6)有司:古代設官分職,各有專司,故稱。

【故事闡述】

周的始祖后稷,早在唐堯時期就擔任農師,負責農業生產。后稷的後代傳到古公亶父時,他重修后稷、公劉的大業,累積德行,實行仁義,百姓都擁戴他。戎狄的薰育族來侵犯,想奪取財物,古公亶父毫不反抗,主動給他們。

後來,薰育族又來侵擾,想要奪取土地和人口。百姓都很憤怒,想奮起反擊。古公說∶“人民擁立君主,是想讓他為大家謀利益。現在戎狄來侵犯,目的是要奪取我們的土地和人民。人民跟隨我或他們,並沒有什麼區別。現在人民因為我的緣故去打仗,要我犧牲別人的父子兄弟,卻做他們的君主,我實在不忍心這樣做。”

於是,古公亶父帶領家眾離開豳地,渡過漆水、沮水,翻越梁山,到岐山下居住。豳地全城的人民都扶老攜幼,全都跟著古公來到岐山下。鄰國聽說古公的仁義,也有很多人來歸附他。

於是,古公就變革戎狄的風俗,營造城郭,建築房舍,把人民分成邑落定居下來;又設立各種官職來辦理各項事務。人民都譜歌作樂,歌頌他的功德。

後來,成語“歌功頌德”就從這裡演變而來,用來頌揚功績和恩德。

【討論】

(1)百姓為什麼都愛戴古公?
(2)對於薰育族兩次侵擾,古公亶父如何反應?。

【造句練習】

例:他做事喜歡投機,升官全靠為主管歌功頌德而得到。
例:林經理只喜歡聽部屬對他歌功頌德,其它意見都不愛聽。

【課後時間】

成語接龍∶

德高望重→重見( )日→日( )西山→山高( )長→長( )破浪

參考答案∶

德高望重→重見(天)日→日(薄)西山→山高(水)長→長(風)破浪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