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悠悠:宋太祖重視人才,完善人才選拔制度

秦如初 整理


【正見網2011年09月07日】

隋朝時創設的科舉制度,經過唐朝的弘揚,已成為選拔人才的最重要方法和途徑。然而,科舉制度本身,仍存在著缺點和弊端。宋太祖十分重視人才。他為了更好的選拔人才,實行了殿試製和保任制,進一步完善了人才制度。

殿試,即皇帝本人主持考試。早在唐朝武則天執政時,曾舉行過一次殿試。此後三百年間,這種辦法似乎已停止實行。

開寶六年(973年),宋太祖又開始舉行殿試,據《澠水燕談錄》卷六等書記載:有一次,在進士及第考試過後不久,落第舉子徐士廉等人,發現考官李.P,在錄取考生時營私舞弊,取捨不當,便猛敲登聞鼓,上告到皇帝那裡。於是,宋太祖便十分認真,親自出題,並在講武殿叫舉子們重新考試。此後,在每屆進士考試後,他都要親自進行複試,使殿試成為定製。經過皇帝錄取的進士,便都稱為「天子門生」。另外,宋太祖經派人調查後,將連考15場不中的司馬浦等106人,特賜「本科出身」,以資鼓勵。宋太祖的這些做法,在改進和發展科舉制度方面,取得了成效。

宋太祖還吸取北魏時曾一度試行過的保舉辦法,並將它發展為保任制。它的基本的內容是:一、凡中央和地方大臣,均應該向朝廷薦舉人才;二、薦舉範圍不受限制,甚至可以保薦自己的親朋;三、被保薦者如果確實是幹才,在治國安邦諸方面做出成績,那麼,保舉者本人也可得到升遷和獎勵。反之,則連坐受罰;四、保舉時,保舉者本人必須在舉狀書上,詳細寫明被保舉者的各項條件,以及自己所承擔的責任,最後署名畫押。這項保舉責任制,雖然不是宋太祖的發明創造,但它以詔令的形式頒布,對於選拔人才的工作,無異注入了一劑強心針,改變了過去濫舉和私選的流弊,保證了人才的正確選拔和儲備。有一次,宋太祖在講武殿上,親自考問了200百多名被保舉的人,結果發現他們學識平常,名不符實,多非幹練之才,便不予錄用,並對保舉者嚴加斥責,做到了寧缺勿濫,保證了人才的質量。

司馬光在編修《資治通鑑》時,曾對宋太祖的人才選拔工作,給予很高的評價。他說:「宋太祖聰明豁達,知人善任,擢用英俊,不問資歷。」

宋太祖考察內外官員有一材一行可取者,都暗中記錄下來。每遇一官缺,就按考察記錄,選拔補用,做到天下無遺材,鼓勵人人思念為國效力。

宋太祖所實行的殿試和保任制,使我國歷代的人才選拔制度,得到了發展和進一步完善,在我國人才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

(事據《宋史》)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