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要言不煩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13年01月30日】

輅為何晏所請,果共論易九事,九事皆明。晏曰:“君論陰陽,此世無雙。”時鄧揚與晏共坐,揚言:“君見謂善《易》,而語初不及《易》中辭義,何故也?”輅( 1)尋聲答之曰:“夫善《易》(2)者不論《易》也。”晏(3)含笑而贊之“可謂要言不煩(4)也”。因請輅為卦。

《輅別傳》(據《三國志.卷二九.魏書.方技傳.管輅》裴松之注引)

【注釋】

(1)輅:即管輅(西元209∼256),字公明,三國魏平原人。幼喜仰視星辰,及長精風角、占相之道。嘗與何晏、鍾毓論《易》。

(2)《易》:即《易經》,由伏羲制卦,文王繫辭,孔子作十翼。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易經的內容最早只是記載大自然、天文和氣象等的變化,古代帝王作為施政之用,百姓用為占卜事象。至孔子作傳,始為哲理的書,是儒家的重要典籍。亦稱為《羲經》、《周易》。

(3)晏:即何晏(?∼西元249),字平叔,三國魏宛人。好老莊之言,與夏侯玄、王弼等競尚清談,士大夫效之,遂成一時風氣,後為司馬懿所殺。

(4)煩:同“繁”,繁雜、眾多。

【故事闡述】

有一次何晏邀請管輅前來一起討論《易經》爻辭,管輅說得頭頭是道。何晏便對管輅說:“你在談論自然現象方面,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這時坐在一旁的鄧揚就接著說:“管輅,別人都說你精通《易經》,為什麼平常講話卻佷少談到《易經》的道理呢?”管輅馬上應聲回答說:“精通《易經》的人是不談論《易經》的。”何晏笑著稱讚他說話精要不囉嗦。

後來“要言不煩”演變為成語,就用來形容說話簡要,不囉嗦。

【討論】

(1)何晏邀請誰來一起討論《易經》爻辭?

(2)何晏見管輅談論起《易經》說得頭頭是道,便對他說了哪些話?

【造句練習】

例:要言不煩的演說比長篇大論更能打動人心。

例:講電話時請要言不煩,以節省通話費用。

【課後時間】

想想看空格可以填入哪些字。

1. 千()萬()

2. 千()萬()

3. 千()萬()

4. 千()萬()

參考答案:

1.千(辛)萬(苦)

2.千(言)萬(語)

3.千(軍)萬(馬)

4.千(呼)萬(喚)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