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古鑒今:唐太宗計和夫妻,高明之極!(二文)

陸文


【正見網2015年07月30日】

一、顧覬之計燒債券

顧覬之,字偉仁,南朝宋吳郡(今江蘇蘇州)人。他一生為官,很有才幹。初時,朝廷任命他為山陰縣縣令,當時山陰有三萬民戶,歷來公事繁劇,號稱難治之縣。顧覬之上任以後,“理繁以約(簡,少),縣用(因此)無事,晝日垂簾,門階閒寂。”他將一個公事極其繁雜難治的地方,整治得訟息政簡,井井有條,足見其政治才幹的卓越。

顧覬之家門和睦,在地方上也很有名望。他一共有五個兒子,其中就數第三個兒子顧綽,家中的財產最多,家道極為殷實。正因為如此,顧覬之家鄉不論士子、平民,好多都欠著他的債。顧覬之對兒子向鄉親們放債的行為,十分不滿,曾多次加以勸阻,但顧綽總是不聽。顧覬之在外做官,兒子又已自立門戶,所以,也想不出辦法來制止兒子。

後來,朝廷任命他為吳郡太守,他回到家鄉來做官了。顧覬之對兒子放債之事,一直耿耿於懷,心裡始終未放下,這次回家鄉任太守,便想出了一個辦法。有一天,他找了個機會,對顧綽說:“以前我常常禁止你在鄉裡放債,現在仔細想一想,如果不這樣做,搞得家裡十分貧窮,也不是過日子的辦法。你平時放的債,有多少人沒有及時償還?趁我現在回到家鄉來當太守,我設法代你催要。不然的話,等到我以後不在家鄉當官了,你哪裡還能要得到這些債?你的債券都放在什麼地方,趕快拿出來!”

顧綽正為有些欠債難以討回,而傷腦筋,聽父親說準備撐他的腰,幫他討債,真是大喜過望。心想:憑他父親在地方上當太守的勢力,討起債來,豈不是易如反掌?他急忙將別人欠債所寫白文書(欠債字據)全都拿了出來,竟然有滿滿一大櫥子。此時,顧覬之見自己的計謀,已經成功有望,便不管三七二十一,點起一把熊熊大火,將顧綽的所有借債文書,燒了個精光。燒完文書,他鄭重其事地向遠、近鄉人,宣告道:“你們欠我兒三郎(顧綽)的所有債務,今後都不必再還了。所有的欠條,都已經被我一把火燒掉了。”

顧綽在心理上,一點準備也沒有,見自己這麼多財產,在父親的一把大火中,全都化為烏有,一下子受到沉重的打擊,以至差點昏倒。顧覬之忙叫人扶住兒子,睡到床上,自己在兒子身邊陪伴、照料,然後,細心開導,講明古人“散財積德,福澤不竭”之理。顧綽心裡難過,卻也不得不接受既成事實。逐漸回心轉意。

顧覬之教育兒子的方法,是先用強制行為,然後再細心說理,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幸喜顧綽在被迫接受既成事實以後,再加以適當的耐心教育,還是慢慢轉變了思想。身為父母的人,教育子女,還是應該循循善誘,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鼓勵子女主動改過,最為上策。

 (事據《宋書•顧覬之傳》)

二、唐太宗計和夫妻,高明之極!

唐太宗李世民,原來立李承乾為太子,未料到:李承乾當上太子後,不僅生活上變得驕奢淫逸,而且作風變得十分狂妄愚魯,到了最後,竟然想要謀起反來。因此,唐太宗將李承乾廢黜,改立第九子晉王李治,為太子。唐太宗從嚴酷的現實中,吸取了深刻的教訓,感到對子女必須要隨時加以教育,才能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品格,防止蛻化變質。

自此以後,唐太宗十分注意隨時隨地教育太子李治。吃飯時,李世民常指著飯菜,對李治說:“你如果能夠時時記住農人耕種糧食的艱辛,就能經常有這樣的飯吃了。”騎馬的時候,他又指著馬匹對兒子說:“你如果懂得馬也應該有勞有逸,不讓它把力氣耗盡,那麼就可以經常有馬騎坐了。”見到船隻,李世民語重心長地教誨太子:“水能夠載著船隻,讓它平穩地行駛,但是也可以掀起惡浪,將船弄翻。老百姓就和這水一樣,君王則像船隻。這個道理,古人早就講過。要讓水平穩地載著船隻,就必須要特別當心!”哪怕是父子兩人,同在樹底下休息,唐太宗也會利用背靠的大樹,來教誨兒子一番。他對兒子說:“像你靠著的這棵樹,以後用它來做東西,如果用墨繩來量它,就可以使它又直又正。墨繩就好比各種規矩,帝王如果能夠隨時聽取下面的勸諫,就等於是用墨繩,時時量量自己,這樣才會變得正直、聖明!”就這樣,李世民利用生活中的一點一滴,耐心教誨兒子,使他逐步懂得各種各樣的道理。

李世民的女兒平陽公主,下嫁給了薛萬徹。有一次,有人在唐太宗面前說道:“薛駙馬沒有什麼才氣!”平陽公主知道此事後,深以為恥。從此以後,她便不願意和丈夫在一起出頭露面。就這樣,小夫妻倆感情上有了隔閡,一連幾個月,都是如此。

後來,李世民知道了小夫妻倆的情況,不禁哈哈大笑。為了使小夫妻倆,能夠和好如初,他便想了個巧妙的辦法。有一天,唐太宗找了個機會,特地擺下宴席,請平陽公主和薛萬徹一道來赴宴。酒席間,李世民故意只和薛萬徹一人談笑風生,還時不時地、提一提薛萬徹的長處。到後來,李世民又和這個女婿玩“比手勁”的遊戲。兩人商定,誰輸了,就將自己身上的佩刀,送給對方。商議停當,翁婿倆興致勃勃,一齊下了酒席,同時握住一柄長矛,較起手勁來。薛萬徹本不是李世民的對手,可唐太宗故意要輸,佯裝比不過女婿,一面連連喊著:“輸了,輸了!”一面將自己身上的佩刀,解下來,親自給薛萬徹佩上。

這一天,大家都玩得十分開心。最主要的是,平陽公主見父皇一點也沒有輕視自己的丈夫,相反,似乎還十分看重他,心理上便發生了變化。酒席散後,薛萬徹正想騎馬回家,平陽公主卻急忙喊住丈夫,叫他和自己同乘一輛車回家。

李世民在一旁,看在眼裡,不禁微微而笑。從此以後,平陽公主和丈夫薛萬徹,夫妻倆不僅消除了隔閡,反而比從前更親密了。

可見,教育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李世民教子女,既有直接教育,又有間接教育,抓住關鍵,對症下藥,這樣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李世民教育女兒平陽公主,用的是身教。不置一詞,卻效果絕佳,可謂高明之極!

(事據《資治通鑑•唐紀》《新唐書•太宗本紀》)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