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5年09月10日】
一、嚴家教,石慶負荊請罪
石奮從漢高祖時起,就在朝中做官。漢文帝時,官至太子太傅。漢景帝即位,任用他為諸侯相,俸祿兩千石。
石奮共有四個兒子,長子名石建,小兒子名石慶(另兩個兒子名字均失考),都很有才能。四個兒子都做了高官,父子五人,皆官至二千石,加起來共有一萬石,所以,漢景帝稱石奮為“萬石君”。後因年事已高,石奮歸家養老,朝廷給以上大夫的俸祿。
儘管石奮的兒子們都當了高官,但石奮的家教,仍然很嚴。他平時處處注意自己的禮儀、修養,雖退休在家,平時卻始終是穿戴整齊。待人接物,按照在朝時的禮儀,一絲不苟。不僅處處以身作則,對兒子的要求,也是同樣如此。長子石建,貴為郎中令,但每過五天,總要回家省親(拜望家長)一次,甚至親自為雙親洗滌衣物,還不敢讓父親知道。
石奮教育子女,自有其獨特的方法:子女有了過失,他既不大聲呵斥,也不絮絮叨叨加以指責,而是默然坐在飯桌前,不肯吃飯。一定要等子女自己認識到了錯誤,其他兄弟們對犯過失者加以批評,嚴重的甚至要請族中長老,出來說情,直到犯過失者,負荊請罪,真心改過,才算勉強讓他過關。
有一次,在朝廷任內史的小兒子石慶,因為多喝了一點酒,回家來到自己家的巷口時,便沒有像平時那樣下車步行,而是一直坐車到了家門口。石奮知道此事後,照例也沒有直接加以斥責,而是坐在桌前生氣,不肯吃飯。石慶見到父親的情形,知道自己犯了過錯,趕緊脫掉上衣,背負荊條,到父親面前,惶恐謝罪。石奮卻不肯饒恕兒子。石慶惶急無奈,請哥哥石建,出來代為懇求,仍然得不到寬宥。石慶無法,於是請出族中老人和自己的三個哥哥,大家都背負荊條,恭恭敬敬地到石奮面前,懇切謝罪,希望石奮能加以寬恕。這時,石奮責備小兒子石慶道:“你做了朝廷內史,是個‘貴人’了,到了自己家門口,讓巷裡的父老鄉親見到你,都應該趕緊躲避開去。但你卻坐在車中,心安理得,這是你應該做的嗎?”石慶聽了父親的指責,誠懇地表示接受批評,並表示決心:今後一定不再犯。這場風波,才算勉強平息了。
從那以後,石奮的子弟們回家,總是一到巷口,就從車上下來,不敢聲張,小心恭順地走回家中(不似當今的中共黨官,炫示風光,頤指氣使,耀武揚威)。
(《史記•萬石張蕅傳》)
二、漢文帝脫帽檢討,嚴格律子!
漢文帝劉恆,是個有才能的皇帝,同時也是一個較為開明的君主。他在位當政時,漢朝經濟繁榮。後世常將漢文帝、漢景帝時代,稱做“文景之治”。
漢文帝勵精圖治,又崇尚節儉,以身作則。他雖貴為帝王,平時的穿戴,卻十分樸素,平常喜穿普通的黑布衣。宮中所用的帷帳等等,絲毫不加文飾,以示儉樸,也是想以此作為天下人的表率。
漢文帝死時,特地留下一道遺詔,其中說道:“朕聞之,蓋天下萬物之萌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奚可甚哀?”表現出豁達的生死觀。他在遺詔中,又諄諄告誡:不要厚葬他,要儘可能地節儉治喪。所以,他的墓葬中,所有的東西都是瓦器,沒有金銀銅錫等等的器皿飾物。作為一個兩千多年前的帝王,能做到這樣,確實是不簡單的!
漢文帝的開明,表現在許多方面,他不僅善於納諫,而且對自己的子女,要求也較嚴,不肯姑息,這在古代帝王中,也是難能可貴的。
有一次,太子劉啟,和其弟弟梁王劉武,同乘一輛車子入朝。當時朝廷有嚴令,所有的人進宮,不論職位高低、出身貴賤,到司馬門,都一律要下車,否則就要加以處罰。劉啟卻自以為是太子,到了司馬門,他並不遵令下車,而是驅車傲然闖入宮去。這時,張釋之擔任公車令,負責管理宮門等事務。他見劉啟坐在車上闖宮,便毫不客氣,一面追上去攔住太子車駕,不讓他們進宮,一面向薄太后上二奏章,彈劾劉啟和劉武兄弟倆,擅闖司馬門,犯下了“大不敬”的過失。這個張釋之,是漢代著名的直臣。當初,漢文帝也曾想過在自己死後好好營葬,他帶著慎夫人去巡視為自己營建的陵寢,對隨行的群臣說道:“假如用北山之石,砌成外槨,再用搗碎的萱麻、絲絮加漆調和,封塗於內面,誰還能夠動得了我的墓穴呢?”
群臣都紛紛附和漢文帝的話,獨有張釋之進諫道:“如果墓穴中埋著誘人的殉葬品,那麼即使是將棺槨封閉於南山之中,也仍會有縫隙可鑽;如果墓穴中沒有誘人的東西,即使沒有石頭砌的外槨,也沒有什麼可以擔心被盜墓的。”
漢文帝聽了張釋之的話,深以為然。後來漢文帝之所以留下遺囑,要求薄葬自己,陪葬品全用瓦器,也就是因為張釋之進諫的緣故。
這次張釋之攔住劉啟、劉武,上奏章彈劾兩兄弟,漢文帝劉恆,得知此事後,不但不袒護自己的兩個兒子,反而十分讚賞張釋之對太子毫不留情面、鐵面無私的行為。他特意派人將張釋之召進宮中,自己恭恭敬敬地脫下帽子,十分誠懇地向張釋之檢討!說道:“是我自己管教兒子不嚴,所以他們才會這樣傲慢無禮,不守法令!”
而劉啟、劉武兄弟倆,這時仍被攔在宮門外,不得進宮。後來,還是由薄太后出面,親自下了一道詔令,赦免了劉啟、劉武兄弟倆擅闖宮門的過錯,兩人才被放進宮去。
因為這件事,漢文帝十分賞識張釋之,特地將他提拔為中大夫,以示獎勵。
(《漢書•文帝紀》、《漢書•張釋之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