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英雄人物:蔣介石(23) 共禍東漸

五千年輝煌神傳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研究組


【正見網2017年01月14日】

二、共禍東漸

蘇共本質

共產革命之後,蘇聯政府於民國九年,宣布撤廢其在中國的特權;但民國十年,俄軍即侵入外蒙,成立了他東方第一個傀儡“蒙古人民共和國”。

“九一八以後,蘇聯表面上同情中國抗日,實際上於民國二十四年,不顧中俄條約的責任,就出賣中東路於偽‘滿洲國’。民國三十年,又與日本訂立‘中立協定’,鼓勵日本的南進。

三十三年更悍然以我唐努烏梁海併入他俄帝的版圖。到了第二次大戰接近最後勝利的階段,俄帝竟依據他帝俄傳統的要求,提出對日參戰的條件,要挾美英成立雅爾達密約。”(蔣介石,《反共抗俄基本論》)

“(中共)其‘抗美援朝’,參加韓戰,覬覦日本、越南,加深印度與東南亞的變亂等等,都是其要切實執行列寧、史達林‘滅亡中國,進而侵略亞洲,再進而統治全世界’的預定計劃。我們了解了列寧、史達林這一有系統的預定陰謀,就可知道俄帝侵華,並不只是其對我中國一國侵略的結束,而是在攫取其‘確實而可靠的後方’和‘取之不盡的後備力量’,以為其統治全世界的各國和奴役全人類的起點。”(蔣介石,《反共抗俄基本論》)

蘇聯共產黨的前身為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一九零三年,該黨內部形成布爾什維克和孟什維克兩派。一九一七年,布爾什維克正式獨立建黨,一年後改稱俄國共產黨(布爾什維克),簡稱蘇共。

蔣介石對蘇共有獨到的研究:“今日俄國共產主義正確的說,乃是布爾塞維克主義。一九○三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在倫敦開會,分裂為孟塞維克(少數派)和布爾塞維克(多數派)。孟塞維克認為黨的組織應該民主,黨的革命應該以工人為主。布爾塞維克採取俄國民粹派‘土地與自由社’的恐怖主義及工農獨裁的主張。布爾塞維克的領袖就是列寧。”

“列寧更一手承受了巴古寧與尼卡也夫[涅卡耶夫]及朵斯妥也夫斯基的虛無主義與恐怖主義的思想,所謂‘為了革命不惜採取任何手段,也不妨殺死人類之一半。’所謂‘奴隸必有主人,我們便是主人。’列寧把這兩種思想與馬克斯的階級鬥爭論相結合,構成他的‘無產階級獨裁’的理論。在列寧史達林的手上,還有東方正教的‘懺悔’、‘坦白’、‘最後審判’,俄國保羅一世的鐵幕制度,以及沙皇專制與大斯拉夫主義,也滲入布爾塞維克主義,為其重要的部分。”(《反共抗俄基本論》)

列寧想要顛覆沙皇,德國威廉二世皇帝則要取得在東線的勝利。流亡在瑞士的列寧在德皇威廉二世的金錢支持下返回俄國。一九一七年十一月七日,布爾什維克黨領袖列寧率領武裝力量向俄國臨時政府發動叛亂。掌握了政權後的列寧馬上鎮壓支持自己奪權的孟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使蘇共獨掌權力。

一九一八年,俄國陷入內戰,反布爾什維克力量組成的鬆散聯盟公開反對共產主義政府,由尤登尼奇將軍、海軍上將高爾察克和鄧尼金將軍領導,人稱白軍,對抗共產主義信仰者所組成的紅軍。

白軍失敗,前俄羅斯帝國的其餘領土在戰後由蘇共控制,成立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即蘇聯。

中共——共黨征服中國的工具

“列寧推翻臨時政府而建立其蘇維埃組織,在理論上自稱其為‘轉變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為無產階級的社會革命’,且宣傳其為‘無產階級的解放,就是大多數民眾的解放’,好像布爾雪維克是世界上最前進的革命政黨,而共產主義,亦就是世界上最崇高的理想。但是實際上,馬克斯主義乃是法國革命中的一種反革命的運動,亦就是當時歐美民主革命的一股逆流,他的企圖是破壞民主政治而建立專制制度。列寧所創‘無產階級專政’,及其後繼者所謂‘人民民主’的極權主義政體,自是師承馬克斯主義,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我們所應該特別注意的,就是馬克斯主義在俄國滲入了大斯拉夫主義及沙皇專制主義的特徵,倘如馬克斯和恩格斯今日能目睹其蘇俄和中共所謂蘇維埃制度的殘暴行為,亦必將大為驚詫。”(《蘇俄在中國》)

“史達林取得獨裁地位之後,對於列寧的戰爭方式有兩點重要的改變。第一是列寧的對外政策是以蘇俄的力量支持各國共黨的‘革命’;反之,史達林的對外政策即是以各國共黨的‘革命’支持蘇俄的政權。為了蘇維埃政權乃至為了他個人的權力,雖犧牲其在某一國家的共黨,亦所不惜。中國的共黨,即曾經屢次做他蘇俄和史達林個人權力之爭的犧牲品。第二是史達林比列寧更著重東方。”(《蘇俄在中國》)

蔣介石具體指出中國共產黨的本質,“列寧的布爾塞維克主義是俄羅斯的產物。中共匪徒在組織系統上,是俄國侵略者御用的共產國際的支部,在性格上是俄國大斯拉夫主義征服中國的工具。”(《蘇俄在中國》)

“共產黨徒利用馬克斯、列寧和史達林的理論和策略,麻醉青年,欺騙群眾。他們把唯物為本論體,把辯證法做方法,來曲解人類歷史,侮蔑現代文明。他們用陰謀製造暴動,用暴動實現陰謀,來瓦解社會組織,破壞政治秩序。他們更用殘忍的意識,冷酷的鬥爭,變亂倫常,毀棄道德。他們造成了一個反人性的運動,瀰漫全世界。”(蔣介石,《本黨現階段政治主張》,一九五零)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