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古鑒今:薦賢不遺餘力 美德誠醇高義(二文)

齊整升


【正見網2018年06月04日】

一、魯肅竭誠薦龐統

三國時,東吳大都督周瑜死後,孫權即命魯肅為大都督,魯肅卻對孫權說:「我是一個沒能耐的人,誤蒙周瑜重薦,其實不稱所職,願舉一人,以助主公,此人上通天文,下曉地理,謀略不弱於管仲、樂毅,樞機可與孫武、吳起並列。往日周瑜常用他的計策,諸葛亮也很佩服他的才智。他現在江南,何不重用他呢?」

孫權聞言大喜,便問此人姓名。魯肅回答說:「此人是襄陽人,姓龐,名統,字士元,道號鳳雛先生。」孫權接著說:「我也聽說他的名字很久了,如今既在此地,可就請來相見。」於是魯肅便邀請龐統來見孫權。

孫權見龐統濃眉掀鼻(鼻空朝上),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就對龐統說:「你平生所學,以什麼為主呢?」龐統回答:「不必拘執,隨機應變。」孫權又問:「你的才學,比周瑜如何?」龐統笑著說:「我之所學,與周瑜大不相同。」孫權平生最喜歡周瑜,而龐統卻看不起他,心中更為不樂,便沒好氣地說:「你暫且回去吧,待有用你之處,再來相請。」龐統長嘆一聲而去。龐統一走,魯肅就對孫權說:「主公為甚麼不用龐統呢?」孫權說:「這樣狂妄的人,用他有什麼好處!」魯肅還想改變孫權對龐統的看法,就進一步啟發他說:「赤壁鏖兵之時,龐統曾獻連環計,成第一功。主公想必也知道吧。」不料孫權卻說:「當時曹操自己也想釘船,不見得是他的功勞。我決不用他!」魯肅見孫權這樣固執,知道再說也沒用了,只好出來對龐統道歉說:「不是我不推薦您,無奈吳侯不肯用您,您就耐心等待一下吧。」

龐統低頭不語。魯肅又說:「您莫非不打算在吳國了嗎?」龐統仍不答話。魯肅見龐統心中不快,便勸他說:「象您這樣抱有拯時濟世之才的人,到哪裡不能發揮作用呢?可實話對我講,您想到哪裡去?」龐統回答說:「我想投奔曹操去。」魯肅一聽,連忙勸止說:「這是明珠投暗呀!我看您最好到荊州去投奔劉備,必然得到重用。」龐統說:「我內心也是這樣想的,剛才不過是說笑罷了。」

魯肅就說:「我當作書奉薦。有了您去輔佐劉備,必然能使孫、劉兩家和睦相處,同心破曹。」龐統說:「這是我平生的夙願。」於是,龐統就帶著魯肅的薦書,徑直往荊州來見劉備。

龐統來到荊州時,恰好諸葛亮巡察四郡未回,門吏報告劉備說:「江南名士龐統,特來相投。」劉備久聞龐統之名,便教人請他進來相見。龐統見了劉備,不卑不亢,長揖不拜。劉備見龐統容貌醜陋,心中也不喜歡,就不冷不熱地說:「您這麼遠跑來,真不容易呀?"龐統見劉備態度冷淡,也就不把魯肅和諸葛亮的薦書拿出來,只是隨便回答說: 「聞皇叔招賢納士,特來相投。」劉備說:「您來,我很歡迎。只是現在荊州稍定,我身邊沒有恰當的位置空著,不好安排您的職務。剛好耒陽缺縣令,就委屈您一下吧,如果以後有缺職,一定重用。」龐統心裡尋思:「劉備待我何等淡薄啊!」本想炫耀一下自己的才學,以便打動劉備的心,但見諸葛亮不在,只得忍氣吞聲,勉強相辭而去。

龐統懷才不遇,來到耒陽縣後,不理政事,終日飲酒為樂,一應錢糧詞訟,都不理會。有人報知劉備,說龐統把耒陽縣的事務都廢棄了,劉備一聽,大怒,說:「這小子竟敢亂我法度!」說完,吩咐張飛帶領數人,去荊南各縣巡視,並說:「如有不公不法者,就便究問,恐遇事有不明之處,可與孫乾同去。」

張飛領命,與孫乾來到耒陽,軍民官吏等,見張飛來到,都出城迎接,獨獨不見縣令出迎,張飛生氣地問:「你們縣令到哪裡去了?」龐統的同僚回覆說:「龐縣令自到任至今,將近百多天了,縣中之事,並不理問,每日飲酒,從早到晚,都在醉鄉之中。直到今日,昨晚的酒都還未醒,還睡在床上,沒有起來呢!」張飛一聽,大怒,就想將他抓起來。孫乾勸止張飛說:「龐統乃高明之人,不可輕舉妄動,不如先到縣裡去,問問他再說。如果真是這樣,再治他的罪也不晚。」張飛這才怒沖沖地進入縣衙,在正廳上坐著,喝令縣令來見。龐統衣冠不整,扶醉而出。張飛見龐統這個樣子,不由更加大怒,圓睜豹眼,厲聲責問龐統:「我主公把你當作一個人看待,令你作縣官,你為甚麼要盡廢縣事呢?你說!你說!」龐統笑著說:「將軍以為我廢了縣中何事呢?」張飛氣呼呼地說:「你到任已經一百多天了,終日在醉鄉之中,怎能不廢政事?」龐統說:「量此百裡小縣,些小公事,有什麼難於決斷的?請將軍少坐,待我發落。」隨即喚來公吏,將百餘日所積公務,都取來剖斷。於是,縣吏紛紛抱著案卷上廳,訴詞被告人等,環跪階下。只見龐統手中批判,口中發落,耳內聽詞,曲正分明,並無分毫差錯,民皆叩首拜伏!不到半日,所有百餘日之事,都斷完了,龐統投筆於地,從容不迫地對張飛說:「所廢之事在那裡?曹操、孫權,我都了如指掌;量此小縣,何足介意!」

張飛看了龐統斷案,大驚,張口結舌,干瞪大眼。連忙下席,向龐統請罪說:「先生真是一個了不起的人才!小子我失敬了。請先生原諒我的魯莽行為。我一定在主公那裡,極力舉薦您。」直到這時,龐統才將魯肅的薦書,拿出來,交給張飛,張飛不解地問:「先生當初見我主公時,為甚麼不拿出來呢?"龐統說:「若當時就拿出來,似乎我是專藉薦書而來,那有甚麼意思呢?」張飛又對孫乾說:「若不是您及時提醒我,幾乎失一大賢了。」於是,張飛便告辭龐統,回到荊州來見劉備,具說龐統之才。

劉備大驚說:「屈待大賢,這是我的過錯呀!」張飛又將魯肅的薦書呈上,劉備拆開一看,只見書中寫著:「龐統非百裡之才,只有委以內政、外交這樣的重任,才能發揮他的才幹。如以貌取人,恐負所學,終為他人所用,那就實在太可惜了!」

劉備看畢,正在嗟嘆,忽報諸葛亮已回,劉備接入,施禮後,諸葛亮一開口就問:「龐軍師近來好嗎?」劉備說: 「他近來治理耒陽縣,好酒廢事。」諸葛亮笑著說:「龐統非百裡之才,胸中才學,勝亮十倍。亮曾有薦書在龐統那裡,他送給主公了嗎?」劉備說:「今日才看到魯肅薦書,卻未見先生之書。」諸葛亮說:「大賢若處小任,往往以酒糊塗,倦於視事。」劉備說;「若非張飛聽言,險失大賢。」隨即令張飛往耒陽縣,去請龐統到荊州來。龐統一到,劉備立即下階請罪。龐統這才拿出諸葛亮的薦書,交給劉備。劉備看書中之意,是講鳳雛到日,宜即重用。劉備大喜說:「以前司馬徽講:『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如今我二人都得到了,還愁漢室不興嗎!」說罷,就拜龐統為副軍師中郎將,與諸葛亮共贊方略,教練軍士,待機征伐。

二、細述蕭何傾心竭力舉韓信

紀元前207年,劉邦、項羽先後進入秦國的都城咸陽後,項羽恃勢自稱西楚霸王,封劉邦為漢王。

劉邦帶領隊伍,到了南鄭後,拜蕭何為丞相,曹參、樊噲、周勃、灌嬰為將軍,養精蓄銳,準備再與楚霸王比個高低。可是士兵們不願在這種山地裡過活,天天有人逃走。急得漢王連飯都吃不下。正在他悶得慌的時候,突然有人來報告,說:「蕭丞相逃走了!」

漢王一聽蕭何也逃走了,又是著急,又是生氣,立刻派人去追。到了第三天早晨,蕭何卻自己回來了。漢王又是高興,又是怨恨,氣呼呼地問他:「你怎麼也逃了?」蕭何說:「我怎麼會逃?我是去追逃走的人。」漢王就問:「你追誰呀?」大家都很納悶,不知丞相追的是誰?

原來蕭何追的是淮陰人韓信,韓信小時候,也讀過書,拜過老師,文的武的,都有一套。後來,父母雙亡,一向很窮苦。他只知道用功讀書,練習武藝,可是沒有留心掙錢。別說不能做個小官,連當個小販也不會,只好到別人家裡去吃白飯,有人討厭他。他跟下鄉縣的一個亭長,有點交情,就住在亭長家裡。住了幾個月,亭長的妻子,不僅想方設法不給他飯吃,還常常對著他指桑罵槐。氣得韓信一去不回頭,到城下淮水邊釣魚去了。釣到了魚,就有幾個錢過活;釣不到魚,就餓肚子。

韓信雖然家裡很窮,衣服也不整齊,可他還象武士、俠客一樣,身上總佩著一把寶劍。淮陰城裡的一班少年看了,對他很不順眼,總取笑他。他也不計較。他們見他老實,就欺負他說:「韓信,你文不象文,武不象武,富不象富,窮不象窮,象個什麼呀?還是把寶劍摘下來吧!」其中有個屠夫的兒子,特別刻薄,他說:「你總帶著劍,好像有兩下子,可我覺得你像個膽小鬼。你敢跟我拼一下嗎?你敢,就拿劍來刺我;不敢,就從我的褲襠底下,鑽過去!」說著,就叉開兩條腿,在大街上來了個騎馬蹲。韓信把他上下端詳了一會兒,就趴下去,往他的褲襠底下,爬過去了。旁觀的人,無不恥笑他。他卻不以為辱,起身就走了。

這時,項梁(人名)渡過淮河,路過淮陰的時候,韓信帶著寶劍,去投軍,就在楚營裡當個小兵。項梁失敗以後,韓信又跟著項羽。項羽見他比一般小兵強,就任命他為執戟郎中。韓信當了執戟郎中之後,好幾次向項羽獻計,都未被採用。於是,他便決定棄楚歸漢,投奔漢王。

韓信找到南鄭,進了漢營。沒想到,漢王對他也很淡漠,僅僅給了他一個叫做「連敖」的、很平常的官職。韓信仍不得志。有一天,他與十三個夥伴,喝了點酒,就發起牢騷來。大家的牢騷越發越多,不該說的也說了。有人去報告漢王,漢王懷疑他們叛變,就把他們十四人全都拿下,定了死罪,叫滕公夏侯嬰,去監斬。當其他十三人被斬後,韓信仰著頭,瞅著夏侯嬰,大聲嚷著說:「漢王不要打天下了嗎?為甚麼殺死壯士?」夏侯嬰吃了一驚,問了他幾句話,就把他留下,詳細盤問他。夏侯嬰與韓信一談,發覺他是一個很不錯的人才,回去同漢王一說,免了他的罪,還升他為治粟都尉。但也只比連敖高一級,沒什麼了不起。

後來,蕭何聽說夏侯嬰器重韓信,就與韓信談了談,認為他能耐不小。接著,蕭何又專門與韓信談了幾次,從天下形勢談到劉、項兩家將來的命運,以及怎樣才能打到山東去,等等,韓信對答如流。蕭何這才知道韓信是個 數一不數二(!)的人才,就在漢王面前,極力推薦他,還把他的出身說了一遍。漢王聽了,卻不覺得怎樣,還是沒有重用韓信。

過幾天來,蕭何又再三向漢王推薦韓信,建議拜韓信為大將,但漢王連聽都不愛聽。

蕭何一連幾天碰了釘子,只好不說了。可是蕭何不去,漢王又來找他說:「我們家都在山東,士兵們不大安心,天天有人逃走,怎麼辦呢?」蕭何說:「總得先拜大將啊!」漢王說:「又是韓信是不是?老實對你說:不行!拜大將不是鬧著玩的。你想想,拜韓信為大將,從沛、豐跟著我出來的將士們,能服氣嗎?周勃、灌嬰、樊噲他們,能不說我賞罰不明嗎?」蕭何說:「自古以來,英明的君主選拔人才,主要是看他的才能,不是計較他的出身。我知道韓信的才能,可以拜他為大將,我才三番五次地勸大王重用他,沛、豐的將士都有大功,可是他們不能跟韓信比!」漢王不好意思叫蕭何下不了台階,就說;「叫韓信安心點,再過幾個月,我一定提拔他。」蕭何只好出來,把漢王將來一定重用他的話,告訴了韓信。

韓信左思右想,越來越苦悶:留在這裡吧,人家不重用,走吧,又到哪裡去呢?他想了想,於是,他便對手下的人說:「替我準備好我的馬,明天五更,我要出遠門。把我的行李也捆上,多備點乾糧。」

第二天,東方才發白,韓信出了東門,走了。韓信手下的人,來到丞相府,報告蕭何說:「聽說韓都尉出了東門,不知到哪裡去了?」蕭何跺著腳說:「哎呀!真給他走了!那還了得?"他來不及報告漢王,自己立刻帶了幾個人,騎上快馬,趕到東門,問守門官:「你有沒有看見一位將軍,從這裡過去?」守門官回答說:「有,有,是韓信都尉。現在大概已經走了五、六十裡了。」

蕭何快馬加鞭,急忙追上前去。到了中午,他來到一個村裡,又問老鄉們。他們說:「早已過去三四十裡路了。」蕭何兩條腿往馬肚子上使勁地一夾,又追過去了。他這麼一路問、一路追,直到天黑了,月亮出來了,還沒有追著韓信。他想:人也累了,馬也乏了,明天再追吧,可是到了明天,不是更追不上了嗎?他一看,月亮這麼明,路上象灑滿了水銀似的,涼風吹來,汗也收了,精神反倒大振了。他就在月亮底下,又趕了一陣,轉過山腰,下了坡,前面是一條雪亮的河。遠遠瞧見有個人,牽著馬,在河邊上來回溜達,那不是韓信嗎?蕭何使勁地加上兩鞭,大聲喊著說:「韓將軍!韓將軍!」他跑到河邊,氣呼呼地說:「韓將軍,你也太絕情絕義了!」韓信呆呆地望著他,不說話。蕭何說:「我們一見如故,夠得上朋友。你怎麼不說一聲就這麼走了呢?急得我好苦哇!回去!要走一塊走!」

韓信向他行個禮,掉著眼淚,還是不說話。蕭何又對他說了一大篇好話,韓信時而點點頭,時而搖搖頭,完了,嘆口氣說:「丞相的情義,我這一輩子也忘不了。可是漢王……」他又停住不說了。

這時候,夏侯嬰也趕來了。兩人非把韓信拉回去不可,並說:「要是大王再不聽我們的勸告,那我們三個人,一起走!好不好?」韓信很感激地說:「丞相這麼瞧得起我,叫我還能說什麼呢?回去就回去吧,我就是死在你們二位手裡,也是甘心的。」

到了第三天,他們才回到南鄭。蕭何把韓信留在丞相府,急忙去見漢王。漢王首先罵了他一頓,完了,問他:「你追誰呀?」蕭何說:「淮陰人韓信!」漢王說:「逃走的將軍也有十幾個了,沒聽說你追過誰,怎麼會去追韓信呢?"

蕭何說:「將軍有的是,容易找。象韓信這樣獨一無二的人才,哪裡去找?大王要是準備一輩子在漢中做王,那就用不著韓信,要是準備打天下,非用他不可!大王到底準備怎麼辦?」

漢王說:「我當然要回東邊去,老在這裡憋著幹嘛?」蕭何說:「大王一定要往東邊去,那就趕快重用韓信,不用他,他還是要走的。」

漢王劉邦,一直信任蕭何,蕭何這麼堅決地、沒完沒了的、要推薦韓信,到了這時候,他也不得不考慮了,就說:「我就依著丞相,請他做將軍吧。」

蕭何說:「請他做將軍,還是留不住他。」

漢王又說:「那就拜他為大將怎麼樣?」

蕭何說:「這是大王的英明,國家的造化!」漢王就要召韓信進來,拜他為大將。

蕭何皺著眉頭,說:「大王素來不講禮貌,怠慢大臣。拜大將是多麼重大的事,不能象呼喚小孩那樣。大王若決定拜他為大將,就該鄭重其事地擇個好日子,齋戒沐浴,在廣場上修好台子。舉行拜大將的儀式,才象個樣子。」

漢王又說:「好吧,就都依著你的去辦。」

韓信當了大將後,為漢王奪取天下,出謀劃策,馳騁疆場,立下了豐偉功績。

(以上均據清代《淵鑒類函》)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