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學《貞觀政要》筆談(二十九):魏徵論治國 德為本 法為輔

劉如


【正見網2019年03月31日】

我們今天的人,動則將法制社會當作最完善的理想社會,殊不知,失去道德統帥的法制,會走向窮途末路,現代社會法律越定越多,人心卻在迅速敗壞,社會亂象層出不窮,顯示出法律治標不治本的局限。它只能作為道德教化的輔助手段。德為本,法為輔的治國思想,被明確寫在《貞觀政要》的《論公平》裡,顯示出中國古代君臣自古不變的英明見識。而這些見識,基於傳統以道德為核心的教育。

在《論公平》中,實錄了魏徵寫給唐太宗的一篇奏疏,其中有一段話,非常清晰地論述了法律和道德的關係,讀完這段話,我們會非常明白如何用法律,如何治國才是最高明的。為方便閱讀,我們將原文分為幾段,詳細領悟這位治國賢臣的思想。

原文第一段

臣聞道德之厚,莫尚於軒、唐,仁義之隆,莫彰於舜、禹。欲繼軒、唐之風,將追舜、禹之跡,必鎮之以道德,弘之以仁義,舉善而任之,擇善而從之。不擇善任能,而委之俗吏,既無遠度,必失大體。惟奉三尺之律,以繩四海之人,欲求垂拱無為,不可得也。故聖哲君臨,移風易俗,不資嚴刑峻法,在仁義而已。故非仁無以廣施,非義無以正身。惠下以仁,正身以義,則其政不嚴而理,其教不肅而成矣。然則仁義,理之本也;刑罰,理之末也。為理之有刑罰,猶執御之有鞭策也,人皆從化,而刑罰無所施;馬盡其力,則有鞭策無所用。由此言之,刑罰不可致理,亦已明矣。

第一段大意:

臣(魏徵自稱)聽說,若論道德的深厚與崇高,沒人可以超過黃帝、堯帝;若論仁義的盛大,沒人可比得上舜帝、大禹,如果要繼承黃帝、唐堯的風範,追隨虞舜、夏禹的足跡,只有推行道德仁義,舉賢才而任用,聽善言而治理。如果不能選拔德高的賢能者,而把政務委託給毫無見識的世俗之人,他們必然因為沒有眼光和胸襟,會使國家失去根本的大體。他們只會奉行嚴刑峻法,以求迅速控制天下的百姓,如此一來,要想達成先古聖王的無為而治,是絕對不可能的。所以聖賢的國君治理天下,以移風易俗為本,不靠嚴刑峻法,只是推行「仁義」二字,沒有「仁」就無法廣泛地在天下施行,沒有「義」就無法端正自身,用「仁」來向天下人施行恩惠,用「義」來端正自身,這樣,國家政務就可以不用嚴酷的法律就能達到太平,教化就可以不嚴峻而有所成就。所以說仁義是治國的根本,而刑罰是治國的輔助手段。治國之所以存在刑罰,就像趕馬車避免不了還需要用鞭子歸正它走在該走的方向,百姓們都已明白善惡的教化而自覺走正路,那麼刑罰就沒有地方可施行了;馬能自覺地奔跑在對的道路,那麼鞭子也就沒有什麼用處了。由此可見,刑罰不能使國家獲得根本的太平,這個道理是很明顯的。

第一段解讀:君父之責

魏徵的見識,不愧為高明的大儒,他懂得文人最大的責任,就是導正國家,歸正人心。導正國家最根本的做法,就是以道德教化百姓,讓人懂得是非善惡。人心善良,自然不去做壞事,國家自然太平,刑法不過是強制歸正行為的做法,但無法歸正人心,背著人,看不見的時候,他還是要去行惡。所以刑法無法解決根本問題。

古人認為,帝王者,是天下之父,而百姓是子民,養不教,父之過,無論是小家還是天下的大國大家,都是一個道理,教育子女的責任,是君父的首要責任。古人把對子女的道德教育,人品教育,看得比物質的滿足,要重千萬倍。因此,真正的儒生,士大夫,都懂得如何治國,如何以上古黃帝、堯舜等為典範來導正後世帝王,勸誡他們奉行孔子的仁義之道。因為孔子的教育,就是在繼承和發揚古代聖王治理國家時留下的文化經典,這些文化,皆是以道德為核心。離開這個見識,就會形成極端的維護個人私慾的惡法。即便是以惡治惡,一時奏效,過後還是會越治越壞。越壞就刑法越多越嚴厲,最後走向末路。

所以魏徵勸導太宗治國,絕對不會有失大統,不會離開德來用法,離開德來選官。既然德為本,法為末,教化民心,讓百姓懂得做人的善惡是帝王最大的責任和義務,那麼選好有德的賢能來做官,就很重要了,國家太大,帝王需要識人用人,擇有德有才者幫助自己教化百姓,共同移風易俗,做成這件最大的好事,就是最成功的治理,最高明的無為而治了,也就是走上古帝王的聖賢治國,君臨天下的路了。此為真正的王道。以德治國。

如果選用無德的俗人為官,眼光必然短淺,只顧急功近利,不顧根本,國家必然越治問題越多,大體不顧,惡法滋生,後果不堪設想,因此魏徵講話,從來不忘聖王的教導,以聖王的做法勸服太宗,要知道自己身為帝王,最該把握住的,是仁義二字,以仁施恩惠,感化百姓,以義正自己,成為表率,上行下效。自然歸正人心。因此要讓賢能的官員與帝王一起同心同德,完成帝王的道德教化。

魏徵在奏章中的其他地方,把這樣的以道德教化為根本的君臣治理,叫做同德,把奸臣俗吏的無道治理,叫做朋黨(原話:夫以善相成謂之同德,以惡相濟謂之朋黨)。這也就是古代真正的文人,為何會有仁人志士的說法。凡是受過傳統儒學教育的,真正懂得孔子教育真諦的,都明白,讀書人的最大使命,就是成為仁義的君子,並幫助國家推行仁義之道,歸正社會的道德風尚。這才是君臣的要務,也是自古教育的根本目的。

因此魏徵接下來,在第二段,以古籍的說法,點明帝王治國之本在於道德教化。莫要本末倒置,一味地依賴用法。

(待續)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今日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