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9年03月12日】
今天,受現代古裝劇等文藝作品的影響,人們錯把善惡不分的唯唯諾諾,惟命是從視為忠,這是不讀史書,杜絕傳統教育的後果。所謂忠言逆耳。看到君王有錯而不敢進逆耳忠言,只會說順耳討好的話,怎會是真正的忠臣呢?但是為何忠言會逆耳呢?為了清晰地了解這個忠的內涵,我們一同來看看唐朝一代賢后——長孫皇后嫁女論忠臣的故事。
皇后:以道義抑制帝王私慾方為忠
這個故事出自《貞觀政要》<論公平>這一章。講的是唐太宗與長孫皇后的女兒長樂公主將要出嫁,陪嫁的財禮太多,受到魏徵勸阻後,皇后對此事的認識。史書對這個故事的記錄十分完整,我們先看白話文的大意(原文附在文章最後):
長樂公主是唐太宗文德皇后(註:就是長孫皇后,死後諡號文德皇后,表示她德行昭著)所生。貞觀六年將要出嫁,太宗敕令有司陪送的財禮,比當年高祖之女永嘉長公主出嫁時高出一倍。
魏徵上奏勸阻說:「以前東漢明帝準備封賞他的兒子,說道:『我的兒子怎麼能跟先帝的兒子得到同樣多的封賞呢?參照先帝之子楚王、淮陽王的一半去封賞吧。』以前的史家皆以此作為美談。皇帝的姊妹稱為長公主,女兒稱為公主,既然在前面多了一個長字,那麼就說明要比公主的身份尊貴,雖然對她們感情不同,可是道理卻是一樣的,沒有什麼差別。如果公主的禮節逾越了長公主,道理上恐怕不妥,望您能夠三思。」
太宗十分贊同。於是將這些話告訴了皇后,皇后聽完讚嘆道:「曾經聽說您對魏徵十分敬重,可是對於其中的緣故知之甚少,現在聽到他進諫的這番話,可見他能夠用道義來抑制帝王的私慾,真是國家社稷忠臣啊!我和您結髮做了夫妻,承蒙您的敬重禮待,情深義重,每當有話要說的時候,也要察言觀色,尚且不敢輕易觸怒您的威嚴,何況作為臣下,和陛下情誼疏遠、禮儀相隔呢?因此韓非子將此稱為『說難』,東方朔將其稱為『不易』,真的是非常有道理的。忠言逆耳利於行,對於擁有家國的人來說是最重要的事,如果能採納這些忠言,國家就能長治久安,如果杜絕這些忠言,政局就會混亂不堪,我希望您能夠仔細體會其中的含義,那就是天下的大幸了。」於是,長孫皇后請求太宗派遣中使帶五百匹錦帛送到魏徵家中賞賜他。
看完這個故事,估計對忠的內涵,有了一個很形像清晰的認識,唐太宗作為帝王,不可能事事想得周到,再英明,也會有失誤出錯的時候,因此,需要臣子的提醒輔助,彌補不足。這裡太宗就犯了錯,因為長樂公主是自己敬重的皇后所生,因私人感情,對妻子的偏愛,必然體現在女兒身上,對公主十分寵愛,不知不覺就感情用事,忘記了身為帝王不能偏私的道理了。於是給公主的陪嫁,比公主的姑姑,太宗的姐妹還要高出一倍,有違敬長輩的孝道,不合長幼有序的做人的道理了。長孫皇后不但不生氣,不責怪魏徵如此對待自己女兒,不給自己情面,反而稱讚他為社稷忠臣,將忠臣的含義解釋為「能夠用道義來抑制帝王的私慾」實在精闢。
也就是說,忠言之所以逆耳,是因為它符合道義,逆的,必然是不合道義的只為自己個人高興,滿足私慾的帝王言行,當然不會讓帝王順心如意,自然就會逆耳。因此,道義是忠臣的尺度,不講道義的惟命是從,絕非忠臣。
「忠言逆耳利於行」出自孔子
皇后在這裡,還講到了「忠言逆耳利於行」。這句話其實出自孔子的教導。孔子曰:「良藥苦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湯武以諤諤而昌,桀紂以唯唯而亡。君無爭臣,父無爭子,兄無爭弟,士無爭友,無其過者,未之有也。故曰:『君失之,臣得之;父失之,子得之;兄失之,弟得之;己失之,友得之。』是以國無危亡之兆,家無悖亂之惡,父子兄弟無失,而交友無絕也。」(出自《孔子家語.六本》)
甚麼意思呢?孔子說:「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商湯和周武王因為能聽取進諫的直言而使國家昌盛,夏桀和商紂因為只聽隨聲附和、唯命是從的話而國破身亡。國君沒有直言敢諫的大臣,父親沒有直言敢諫的兒子,兄長沒有直言敢勸的弟弟,士人沒有直言敢勸的朋友,要想不犯錯誤是不可能的。所以說:『國君有失誤,臣子來補救;父親有失誤,兒子來補救;哥哥有失誤,弟弟來補救;自己有失誤,朋友來補救。』這樣,國家就沒有滅亡的危險,家庭就沒有悖逆的壞事,父子兄弟之間不會失和,朋友也不會斷絕來往。」
大家看看,孔子講的忠,涉及到了君臣父子兄弟和朋友,其實也包括夫妻,所有人倫關係都需要忠言勸諫補救,方能使得國、家安康太平。跟「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少數暴君的謬論,有何關係呢?正因為我們不讀傳統教育留下的經典,方才被蒙蔽了真相,醜化了以忠孝為本的祖先。
傳統教育普及民間,出自孔子,但是很多人也許從來就沒有想過,孔子一生,到底在教育什麼呢?通俗地說,就是教人怎樣做一個好人。用古代的概念來說,就是仁義二字。在此基礎又具體分出禮智信,合成五常。是對人這一層生命的道德要求。也就是說,傳統教育,核心就是道德教育。仁主要指對別人的仁心善行,義首先針對自己,要求自己行為方正,符合正理做人。帝王則要公道,才能符合帝王的道義。因此,魏徵提醒太宗,身為帝王,自己一定要做事公道,符合義理,方能讓天下人信服,沒有怨言。如果自己女兒陪嫁高出她的姑姑,就是對姑姑的不敬和太宗處事的不公。所以這個皇后論忠臣的故事,才被《貞觀政要》放在《論公平》這一章。目的是教育後世帝王,處處事事要記住以公道處理事情,才能做到公正合理,天下太平。
附故事原文: 長樂公主,文德皇后所生也。貞觀六年將出降,敕所司資送,倍於長公主。魏徵奏言:「昔漢明帝欲封其子,帝曰:『朕子豈得同於先帝子乎?可半楚、淮陽王。』前史以為美談。天子姊妹為長公主,天子之女為公主,既加長字,良以尊於公主也,情雖有殊,義無等別。若令公主之禮有過長公主,理恐不可,實願陛下思之。」太宗稱善。乃以其言告後,後嘆曰:「嘗聞陛下敬重魏徵,殊未知其故,而今聞其諫,乃能以義制人主之情,真社稷臣矣!妾與陛下結髮為夫妻,曲蒙禮敬,情義深重,每將有言,必俟顏色,尚不敢輕犯威嚴,況在臣下,情疏禮隔?故韓非謂之說難,東方朔稱其不易,良有以也。忠言逆耳而利於行,有國有家者深所要急,納之則世治,杜之則政亂,誠願陛下詳之,則天下幸甚!」因請遣中使齎帛五百匹,詣征宅以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