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8年12月08日】
針對是否解僱老職員的問題,緊接著,我給經商的朋友講了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策略,或者說一個為救急,為迅速富國強兵而普遍採用的辦法。但我希望朋友明白的不是策略本身,而是能看到策略背後的根本道理。這樣一來,才能活學活用,靈活根據自己公司的現實情況制定方案。
春秋戰國歷史的啟發
人在處於困境時,總會急於尋找一個救急的方案,讓自己迅速度過難關,因此,春秋戰國那段歷史的種種做法,諸侯國們如何在生死存亡面前進行應對的策略,就非常適合今天的商場競爭。
於是我跟他講了這樣一段話:「其實春秋戰國的歷史,大家都知道,不是春秋五霸,就是戰國七雄,兼併戰爭隨時發生,弱國最後都被吞併,大家為了強大起來,不被滅國,採取了很多策略,其中一個最普遍的,就是招納賢才。你知道,在那樣的情形下,這些國王們,有多麼聽話嗎?當自己處於弱勢的時候,為了救命的時候,他們非常聽話,也非常謙恭地對待賢能之士,有的,甚至為了迅速招攬到天下的能人,可以將自己多麼禮賢下士當成一種對策來使用,也就是為了將自己愛才惜才,求賢若渴的心意迅速傳達給天下人知道,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做一個短時間就能奏效的宣傳和廣告,他們甚至想到把一個看起來很一般的老年人敬若上賓,恭敬有加,給予極高的身份待遇。這樣一來,這個消息就會傳遍天下,有才之士就會紛紛跑過來,知道這個國王能接納自己,有了施展才華的機會。也就是說,人們看到國王居然將如此無能的老者,都能以禮相待,敬若賢能,那些天下懷才不遇的能人,必然被打動,心想我的條件比那位老者好得多,於是都能主動找上門來。這就是說,為了招攬賢能,國王將普通的老者抬到一個很高的位置,並宣揚出去,以求得禮賢下士的名聲,這個做法,就是一個為急於求人而採取的策略。」
講完這段話,我提醒他,我並非教他要對待他們公司的老職員以同樣的做法,也給他一個很高的職位和待遇。我想說的是,從這個救急的策略,人們應該看到的是,這個策略真正奏效的根本原因在哪裡。
其實不管你具體做法是什麼,人心都是一樣的,人都會朝著敬自己、愛自己的方向靠攏,被人愛,被人珍惜,被人尊重、以禮相待,都會感動人。真正打動人的,就是你的禮敬之心。但是在那段歷史,這種原本看作修養的善心,被運用成了謀略之一。如果僅僅將這個做法,當成急救的策略,那麼事後就會出現一個結果,就是很多國王一旦度過危機,或者一旦稱霸諸侯,就開始傲慢安逸,剛愎自用,貪圖享樂,甚至出現兔死狗烹的情形。沒有了強大的威脅自己的敵人,也就不再勵精圖治了,自然就會怠慢甚至誅殺功臣。也就出現有始無終的現象,很快又再次走向衰敗。原因就在於,很多國王,從一開始就不是真心禮賢下士,而是當作了一個策略來使用。
我們讀歷史,學習這些具體策略,當然沒有錯,至少在人生遇到困境時,能夠有一個具體的參考,只是我們不能只停留在具體的做法,而是透過具體的策略,領悟其本質,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明白如何運用到現實。
面對公司 如何善用歷史策略
就朋友的公司,他必須自己去判斷,公司是否在擴大業務,廣招人才,是否僅僅只是很小的處理一個員工的問題,就能解決公司內部的矛盾,我不便具體過問和打聽,只是告訴他,希望他能真心對待自己的員工,而不是在執著某種策略。如果老人還有可用之處,道德也無大過,如果他們公司,真的志在通過辦公司經商,能留下寶貴的人生價值,為社會和民眾做貢獻,而不是只求一時的功利,那麼每一件事都可以變成好事。如果公司能調整他的職位,待老人開誠布公,講明領導站在整個公司處理事情的煩惱和理由,同時考慮到他的生活,養家的不易,希望他能支持領導,很抱歉地恭敬地說話,感謝他曾為公司做過的努力,老員工也會理解也會感動的。
而對於那些年輕有為的嫌棄老職員的才子們,也同樣可以講明公司辦公司的志向和原則,是希望將員工視同家人,彼此相互關照,如果一旦看到人老了,沒用了,就不要他了,也不顧及他養家的問題,那就成了見利忘義的商人了,那麼人人都走到年老的時候,真的希望被後人這樣對待嗎?把不輕易解僱老職員的道義原則講明白,人也都能理性思考,員工們會通過這次具體事情的處理,看到領導的為人和用心,他們自己就會做出決定。能留下來的,就是志同道合的忠義人才。人們從你待老職員的態度,就會被感動,從而認清自己為何要留在公司,是否要跟隨公司的道義原則。相信很多人會選擇留在這裡,畢竟誰不希望找到一個真心對待自己的公司呢?
所以說出現的矛盾也好,困境也好,處理好了,就是一次走過人生考驗的機會,正面實踐商道的機會,迎來的,必然會是人心的歸附,得到的,必然是水到渠成、順理成章的、自然而然的長遠的利益。
建立社訓 名正方能言順
講到這裡,一個突出的問題就顯現出來了,那就是名正言順的原則或者說宗旨。名不正則言不順,這是孔夫子的教導。沒有道義作為原則,處理事情很難公正,很難理直氣壯,順理成章;而當人以道義為原則時,無論碰到多複雜的難題,都會自動得出相應的決斷,這個決斷就能擺平矛盾,因為公開公正,一切言語,都能說在理上,當然就能讓人心服口服,即使有人因此離開公司,也不會是抱怨,而是明白自己不是志同道合的人。
因此歸根結底,人生經營任何事業,一開始就要走正,即使是處於困境都要堅守原則。這才會贏得真正基於道義基礎上的信譽。這個信譽,就是真正的財富。而且將來,不管公司遇到怎樣的問題,都不會手忙腳亂。因此,如果可以,我建議朋友想辦法讓公司擁有一個明確的社訓。朋友很高興,說自己恍然大悟,已經清楚地知道應該如何做了。
走的時候,我一再叮囑他,無論他參考任何一個時代的做法,都要看到本質,每一個具體做法,甚至諸子百家的做法,都有借鑑的價值,但是必須用在正道上,策略如同手術刀,必須善用,不可惡用。同時不能忽略現實。每個時代都是根據那個時代的現實做出的決策,因此我們也要根據自己的現狀來考慮,切不可照葫蘆畫瓢。
朋友的問題解決了,這更讓我意識到讀史的重要。歷史就是歷朝歷代各種不同的人實踐出來的人生教訓的集合。經驗智慧,正反教訓,都在其中。不可不知。只可惜,今天的教育,已經不懂得如何學習歷史,甚至不懂為何要學習歷史,很多人因此進入公司,被人與人的各種矛盾弄得精疲力盡,沒有主見和判斷能力,造成各種精神上的疾病,心理醫生也為此應運而生。
那麼下期回到《貞觀政要》,大家就會看到,講完仁德與兼聽則明的為君之道,魏徵要提醒唐太宗的,就是為君之道要有始有終。這樣一來,就不會將仁德、將禮賢下士等等做法,當作應急的策略,而是變成君王從內心奉行的道理和宗旨了。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