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修煉故事:朝廷格外敬重修煉人!(七文)

淳樸 整理


【正見網2019年04月03日】

一、朝廷格外敬重修煉人!

陶弘景,字通明,人稱真白先生。他是東吳荊州太守陶濬的七世孫,丹陽人。他母親初懷孕時,夢見青龍出於懷中,還有兩個仙人從天而降,手執香爐,站在左右兩旁,先知先覺地說:「你應當生下男孩,孩子不是凡人。」

這孩子生下以後,風度不同凡俗,年幼時即很聰明,有見識,長大之後,博學通達。因為閱讀《神仙傳》,有乘雲馭龍之志。十七歲時,與江激、褚炫、劉俊,為「升明四友」,至南齊時出仕,擔任諸王侍讀官。二十餘歲時,開始服用一些丹藥,後來到「興世觀」,代孫先生主持咨稟經法,精心講解道家精要,使人能夠通幽洞微,更好的理解道家學說。後又轉奉朝請,接著上奏章,請求解去官職,皇帝下詔嘉許嘆惋,賞賜給他的禮品,甚為豐厚。朝廷的公卿們,在「征虜亭」為他餞別,宴席上食品甚為豐盛。人們都說:「宋齊以來,還沒有這樣的事!」
    
陶弘景進入茅山,又得到楊許真書。接著他就到岩石間僻靜的地方,自稱華陽隱居,寫信時也寫這個號,來代替自己的姓名。到南齊明帝時,皇帝想把他迎到建康(今南京)郊外的蔣山,陶弘景懇切地推辭,事情才停下來。但是皇帝對他的賞賜,時間長,次數多,禮物厚。還給他造了三層樓讓他居住。他自己住在上層,弟子們住中層,下層用來接待賓客,叫一個小童,傳遞通報消息。他潛隱光耀,內修秘密,心地深誠,造詣高。可屬仙人之列。他是心有所感,而豁然通曉。

陶弘景身長七尺八寸,性情圓通廉謹,心如明鏡,遇到東西,一看就心地明徹。他特別仰慕張良的為人,稟性輕虛,飄飄然頗有騰雲成仙的興致。他所通曉的,都是內心有所得,不是只靠觀察學習所能達到的。他善於詮正謬偽、地理歷算,寫文章不說空話,寫成了自成文體。他還製造了「渾天儀」,轉動起來,與天上的星辰相合。他撰寫了《真浩隱訣》,注《老子》等書,共二百餘卷。到南齊東昏侯永元三年,一直在山中隱居。
    
梁武帝蕭衍,代齊自立,建立新朝,議國號還未決定。陶弘景就引證許多讖記,定國號為梁,以順應天的氣數,又為梁武帝擇定了接受禪讓的日子,都很靈驗。梁武帝派使者入山,宣聖旨酬謝他。梁武帝早就和他有交遊。從此以後,更是朝野有什麼事,都向他通報。弘景既得秘旨妙訣,認為神丹可以煉成,但經常苦於沒有作原料的藥材,武帝就供給他。梁武帝曾親自寫了詔書,要把他迎到宮中。弘景於是畫了兩頭牛,一頭散放在水間;一頭關在金籠裡,一個人拉著韁繩,用棍子驅趕它。梁武帝看了,笑著說:「這個人無所不作。想仿效曳住烏龜的尾巴,像拉烏龜那樣,難道能把他招來嗎?」這期間,國中每有大事,無不派人到弘景面前陳奏,當時人們稱他為「山中宰相」。 陶弘景曾經身為高官,但不居高位,真是人各有志!
    
在梁武帝大同初年,他獻刀兩把,一把叫善勝,一把叫成勝,都是佳寶。梁武帝開始不懂道教,弘景漸漸使他領悟。武帝後來召見張道裕天師,建立了三百所玄壇,都是弘景的功勞啊。梁元帝在《金樓子》中說:「我於隱士最器重陶貞白(弘景)。於士大夫最器重周弘正。他們對於義理,精通博學,探究其中的奧妙,也都是一時的名士。」弘景曾作詩云:「夷甫任散誕,平叔坐譚空。不信昭陽殿,化作單于宮。」那時人們都談空理,不習武事。侯景作亂帶來的災難,也像弘景所預言的那樣。

弘景在梁武帝大同二年三月十二日死去。時年八十一歲,其面顏色不變,身體屈伸如常,室中香氣,積日不散。在這月十四日,葬於雷平山,像軒轅黃帝墓埋葬了衣冠,又像王子喬墓埋葬了劍和鞋,在弘景的墓中,埋葬了畫符。梁武帝下詔追贈他為中散大夫,諡貞白先生,仍下詔讓弘景的捨人為督察。馬樞《得道傳》云:「弘景的弟子,官授蓬萊都水監。他的弟子數百人,有先得道的,唯王遠知、陸逸沖、桓清遠能繼承先生的 品德。」唐玄宗天寶元年,追贈先生(弘景)為金紫光祿大夫太保。蕭綸為他寫了墓志銘。    
 
二、桓闓作雜役,先升天去

桓闓,不知道是什麼地方的人。他侍奉華陽陶先生(其人,名字不詳),是給陶先生作雜役的人。他辛勤十多年,性格謹默沉靜,除了幹些勤雜活外,別的不干什麼。一天早晨,有兩個青童,騎白鶴自空中降下,都聚集在陶先生的庭院中。陶先生高興地到廊間迎接。青童說:「太上老君命我們來尋找桓先生。」陶先生聽罷默然,心中考慮:門人中沒有姓桓的,便下令去找,原來是干雜役的桓闓。

陶先生問他修行的是什麼道,而能獲此殊榮?」桓闓說:「我修默朝之道多年,親自朝見太帝(太上老君)有九年了,這才有今天的召見。」
    
桓闓將升天時,陶先生要拜他為師,桓闓抱定謙卑的態度,不同意。陶先生說:「我行教修道,也可以說勤謹到極點了,莫不是有什麼過失,而在世上淹留,不能成仙麼?希望你為我探訪一下這件事情的原因,將來告訴我。」於是,桓闓穿著仙人的衣服,駕著白鶴,升天而去。三天後,桓閨秘密地降到陶先生的屋子裡,說:「你的陰功積了不小,夠顯著的了。但是你所寫《本草》,用了幾種小生物為藥,雖有功於人, 卻害了那些生靈(小生物)的性命,因此 , 你還得等十二年後,才能解形成仙,離開人間,官拜落萊都水監。」說完就離去了。

陶先生便用草木為藥,來代替那些生靈,另著《本草》三卷,來贖自己的過。後來,陶先生果然解形得道。    

三、趙瞿的心態和境界,非常珍貴    

趙瞿,字子榮,是上黨地區的人,他得了癩病,很重,就要死了。有人告訴他家裡的人說:「應當趁他還活著,把他扔了。如果死在家裡,以後的代代子孫,都會得這個病。」

家裡人聽信了,就給他準備了一年的乾糧,把他送進了一個山洞裡。怕虎狼咬他,就在洞外邊,用木頭圍成寨子。趙瞿在這裡,每天默念:「希望我的家人和鄰居,都身體平安!……」這樣過了一百來天。

有一天夜裡,他忽然看見石洞外邊有三個人,他們問趙瞿是什麼人?趙瞿心想:這深山老林之中,不是一般人所來的地方,他們肯定是神仙!於是他就自述遭遇,請求解救,磕頭請求他們可憐可憐自己。那
幾個人,從木柵欄中,走了過來,就像是雲氣一樣,一點阻礙也沒有,他們問趙瞿說:「你如果要想治好病,那就應當服藥。你願意服藥嗎?」

趙瞿回答說:「我行為不端,罪過太多,所以得了這樣的重病,已經被家人拋棄了,早晚就要死。如果砍掉小腿、割掉鼻子,就能治好病,我也非常願意,何況是吃藥呢?有什麼不願的!」他們果真是神人,於是就賜給他松樹籽和松柏脂,各五升,告訴他說:「這些東西不但可以治好你的病,還會使你長生的。你服用一半,病就會好。病好後,也不要停止服用。」

趙瞿悟性高,誠摯敬信神佛。藥還沒服完,病就好了。並且身體十分強健,於是他就回家去了。家裡人還以為他是鬼呢!他詳細地說了事情的經過,家裡人這才高興起來。

他又服了兩年的藥,氣色就變得年輕了,皮膚特別有光澤。而且,跑起來就和飛鳥一樣!七十多歲了,還能背重東西,幫助家裡和鄰居,做重活,一點兒也不疲倦。就這樣活到一百七十歲。

有天夜裡,他躺在床上,忽然看見屋內有一團亮光,就像一面鏡子一樣。他問別人,別人都說沒看見。第二天夜裡,光亮更強了,一室之內都很明亮,亮得能夠寫字。他又看見自己臉上有兩個人,身長三尺,都是美女,長得端正勻稱,就是很小,她們在他的臉上嬉戲。後來,這兩個女子就開始漸漸長大,等長到像正常人那麼大,就從他臉上下來,站在了他的旁邊。    

趙瞿在人間過了三百多年,氣色總是和小孩子一樣。後來進了山,成仙而去。

趙瞿在山洞野外時,每天都很危險。但他心腸好,還不斷默念:「希望我的家人和鄰居,都身體平安!……」這種心態和境界,非常珍貴。   

四、皇帝喜助泰山老翁修煉    

泰山老翁,誰也不知道他的姓名。漢武帝巡行東方各地,見這個老翁在道旁鋤地,他頭上有幾尺高的白光。漢武帝很高興,驚訝地問他:「你是怎麼回事?」老人笑著點頭不語。他看上去像是五十來歲的人,面有童子之色,肌膚有明亮的光澤,和俗人不同。

漢武帝問他有什麼道術?老翁回答說:「我八十五歲時,身體衰老,瀕臨死亡,頭白齒落。這時,遇到一個有道術的人,教給我絕谷之術,只是服白朮、飲清水,並教我做神枕,枕中有三十二種東西,這三十二種東西中,有二十四種以抵擋二十四節氣,有八種植物以應八方之風。我照此去做,便轉老為少,黑髮更生,齒落又長,日行三百裡。我現在已經一百八十歲了。」

漢武帝接受了老翁長生不老的仙方,喜助泰山老翁修煉,賜給老翁玉帛。

老翁後來進入泰山中,每隔五年,十年,還返回鄉裡一次。三百多年後,就不再回來了。    

五、漢武帝與巫炎

巫炎,字子都,北海人,是漢朝的駙馬都尉。漢武帝出巡,在渭橋看見子都。子都頭上有一丈多高的鬱鬱紫氣,漢武帝召問他說:「您多大年紀了?得到什麼仙術,而使頭上有異氣呢?」子都回答說:「我已經三百八十歲了,也沒得到過什麼仙方。」說完便要走。漢武帝下詔,命東方朔前來,叫東方朔占視一下,看看子都有什麼道術?

東方朔仔細一看,回答說:「這個人有陰道之術。」漢武帝令左右人退下,又問子都,子都回答說:「我六十五歲時,腰疼腳冷,很痛苦,不能暖身,口乾舌苦,眼淚都流出來了,四肢和身上的各個關節,都疼痛
得很,更加上身體麻痹,不能長久站立。自從得此道術以來,七十三年了,我現在有二十六個兒子,身體強壯,沒有什麼疾病,氣力還像年輕時一樣,沒有什麼憂患。」武帝說:「你不仁,有道術而不使我知道,不是忠臣啊!」

子都回答說:「我的確知道這種道術的內函,這是真的。但因為是男女陰陽之事,陛下在宮中有專享之利,我有些話,是難以說出口的。另外,實行它,都背逆人之常情,能做到的人很少,因此不敢稟告陛下。」

漢武帝說:「不要謝罪了,我不過和你開玩笑罷了。」於是,漢武帝另找機會,接受了子都的道術。子都在二百歲時,服食丹藥水銀,白日升天。武帝也實行子都的作法,但是不能完全按照道術的內函去做,然而他(漢武帝)的壽命,已經超過了前代已故的帝王。

六、劉憑的神術奇妙,很是熱鬧!

劉憑,沛縣人,因為有軍功,被封為壽光金鄉侯。他向稷丘子學道,常服用石桂英和中嶽嵩山的石硫黃。年齡有三百多歲了,但是面容還和少年人一樣,尤其擅長禁氣。劉憑曾經到長安,諸商賈聽說劉憑有道術,就到他的住處拜見他,乞求做他的侍從,要求劉憑佑護他們。劉憑說:「可以」。

又有百餘人,跟隨劉憑出行,還帶著許多雜貨,大約可值萬金。他們在山中碰到幾百個盜賊,盜賊刀出鞘,弓上弦,把他們四面圍住。劉憑對盜賊說:「你們做人,應當常想到溫和善良。假如不能展才布德,居官食祿,也應當勤身苦體,好好勞動,怎麼能厚著臉皮,懷著豺狼一樣的心腸,一起走上做賊的道路,損人利己呢?這裡就是你們伏屍葬身的地方,要讓你們的皮肉,好好享受一下烏鴉老鷹啄食的滋味。你們的弓箭,有什麼用處呢?」盜賊不聽,用弓箭射向諸商賈。奇怪的是,那射出的箭,竟都掉轉箭頭,反射到他們自己身上。但在頃刻之間,卻有大風驟起,吹折樹木,飛沙揚塵…

劉憑見狀,大呼道:「無名鼠輩,竟敢如此興妖作法!敬請天兵:快來從頭頂上刺殺盜賊的主犯!」劉憑的話剛說完,眾天兵,馬上飛落到地上,把這一夥盜賊的雙手,反捆在背後,盜賊一動也不能動,張著嘴,氣息奄奄,瀕臨死亡。其中賊首三人,已經鼻中出血,頭裂而死。剩下還有個別能講話的盜賊,說:「乞求放了我們,饒我們一命,今後一定改惡為善。」

這時,有的商賈要砍殺這伙盜賊,劉憑制止了他們,責罵那伙盜賊說:「本打算把你們斬盡殺絕,可還有點不忍心,現在赦免了你們,你們今後還敢做賊嗎?」

眾盜賊都請求寬宥他們性命,說:「我們會改變自己的過錯,再不敢這樣了。」劉憑這才命令天兵,赦免了他們。眾盜賊得了性命,各自四散逃跑了。    
    
曾經有一個居民的妻子,被邪魅所惑,得了疾病,好多年了,也治不好,劉憑就作起法來。於是這家宅院旁的一股泉水,自己枯竭了,泉水中有一蛟龍,因失水而死。那婦女的病,也就好了。

又有一座古廟,廟中有一株大樹,樹上常有一股光束。人們在樹下停留時,常遭橫禍而死。禽鳥不敢在樹枝上作巢。劉憑就作起法來,盛夏天氣,那樹便枯死了,有一條七八丈長的巨蛇,懸在樹間而死,被清除掉。以後,人們再停在樹下,就沒有災禍了。

劉憑的姑姑有個兒子,與人爭地,訴訟到太守公堂。他的兒子親族人少,而仇家的親族,有許多人前來相助,為仇家說話作證的有四五十人。劉憑長時間地反覆思考了案情,忽然大怒說:「你們竟敢如此無理!」他的話音剛落,就有雷電霹靂響起,一道紅光照耀滿屋,於是仇家的親族,嚇得一時癱在地上,失去了知覺。

太守甚為恐懼,給劉憑跪下謝罪說:「希望君侯大人,先不要大顯威靈,我當以理,判決這個案件,決不讓它有差失。」過了一段時辰,癱在地上的人,才慢慢恢復了知覺。    
    
漢武帝聽到劉憑的事跡後,下詔征他入京,要當面考他,看看他的道術。武帝說:「宮殿下面有妖怪,大致就有幾十個,穿著絳紫色的衣服,披散著頭髮,拿著蠟燭,一個跟著一個,騎著馬跑。你可以徵驗一下,制服他們嗎?」劉憑說:「這不過是小鬼罷了。」到了晚上,武帝派人裝出鬼怪的樣子。劉憑在殿上,用畫符擲向這伙「鬼怪」,這伙「鬼怪」都面朝下,摔倒在地上,劉憑又用火燒他們的嘴,他們一下子都沒氣了。漢武帝大吃一驚,說:「這不是鬼啊,我不過是想用來試試你的道術罷了。」劉憑這才解脫了這伙「鬼怪」,使他們恢復了常態。

劉憑後來進入太白山中,幾十年後,又返歸鄉裡,看他的臉色比原來更年輕了。    

七、李筌得真傳,老母特神奇!

李筌,號達觀子,居住在嵩山的少室山。他好神仙之道。常遊歷名山,博採方術。一次,他到了嵩山虎口岩,得到黃帝的《陰符經》,是用素絹書寫,朱漆軸用玉匣封閉,上面題寫著:「大魏真君二年七月七日,上清道士寇謙之,藏諸名山,用傳同好。」
 
但是這本書都快腐爛了,李筌抄讀了數千遍,竟然還不明白書中的義理。於是他進入秦地。這天,他來到驪山下,路逢一老母,頭頂上挽著喪髻,餘下的頭髮半垂著,穿著破舊的衣服,拄著拐杖,神狀甚為奇異。老母見路旁有遺火燒樹,便自言自語說:『「火生於木,禍發必克。」李筌驚訝地問她說:「這是黃帝《陰符經》上的文字,老母您怎麼會說出裡面的話呢?」老母說:「吾傳授此符,已經三元(術數家以
六十甲子配九宮,一百八十年為一週始,第一甲子為上元,第二甲子為中元,第三甲子為下元,合稱三元)六周甲子共五百四十年了。你這個年輕人,從什麼地方得到的?」

李筌稽首再拜,把自己得到黃帝《陰符經》的情況,都告訴老母。老母說:「你這個年輕人,顴骨貫於生門,額骨中央隆起,形狀如日,是大貴之相,血脈未減,心影不偏,性賢而好法,神勇而樂至,真是我的弟子啊。但是你四十五歲當有大難。」於是拿出一道丹書符,用拐杖的一端穿上,叫李筌跪下把它吞掉,然後說:「這樣天地就會保佑你。」
    
接著,老母坐在石上,給李筌解說《陰符經》的意義,說:「這個符一共三百言,一百言演道,一百言演術,一百言演法,上有神仙抱一之道,中有富國安民之法,下有強兵戰勝之術,皆內出心機,外合人事,觀其精微,《黃庭內景經》不足以為玄妙,鑒其至要,經傳子史不足以為文采,孫武、吳起、韓非、白起不足以為奇譎。非有道之士,不可以使他知道。因此品行道德最好的人用之得其道,有道德的君子用之得其術。一般常人用之,只會遭殃。這是職分不同啊!如果傳授給同好,必須清心齋戒,才能開始傳授。有經本的為師,受書的即為弟子,不得以富貴為重、以貧賤為輕。如果違背了,就會被奪去二十紀(一紀十二年)的壽命。到本命日(同人生日干支相同的日子)那天要誦讀七遍,這樣會有益於心機,增加壽命。每年七月七日,再抄寫一本藏在名山石岩中,還能夠再加算壽命。」講了很長時間,老母說:「已經是午後了,我這裡有麥飯,咱們一塊吃吧。」老母又從袖中拿出一隻瓢,叫李筌到山谷中取水。李筌取水時,瓢裡水已經滿了,瓢忽然重百餘斤,李筌拿不動,瓢沉到泉中。等他回去時,老母已經不在了,只是在石上留了幾升麥飯而已。

李筌有將略之才,作《太白陰符》十卷;有宰相的功業,著《中台志》十卷。當時被李林甫排擠,官位不顯。後李筌靜入名山訪道,不知所終。    

(以上均選自宋代李昉《太平廣記》)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