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學《貞觀政要》筆談(31):貞觀之治 牢房常空 要訣何在

劉如


【正見網2019年05月15日】

魏徵講道德與法律的關係,始終以德為綱為本,告訴太宗,聖人用法治國,最終達到的目的,是勸善用的,而不是以治罪為根本。治國的道理,如同父親的言傳身教。自古上行下效,家國一理。既然有其父必有其子,那麼有其君,亦必有其民。

因此,魏徵接下來,直接道出立法的目的後,非常形像地勸導太宗要重視德政。百姓的好壞善惡,國家的太平,全看君主如何教導。

<論公平>第四段原文:

凡立法者,非以司民短而誅過誤也,乃以防奸惡而救禍患,檢淫邪而內正道。民蒙善化,則人有士君子之心;被惡政,則人有懷奸亂之慮。故善化之養民,猶工之為曲豉也。六合之民,猶一蔭也,黔首之屬,猶豆麥也,變化云為,在將者耳!遭良吏,則懷忠信而履仁厚;遇惡吏,則懷奸邪而行淺薄。忠厚積,則致太平;淺薄積,則致危亡。是以聖帝明王,皆敦德化而薄威刑也。

第四段大意:聖君重德薄法  教化百姓

但凡立法,其根本目的,並非為了制裁百姓的短處和過失錯誤,而是用來防範和約束淫邪惡行、以此警醒百姓使其納入正道而用的。人們只要受到好的道德教化,就會變得善良,從而懷有君子之心;相反如果受到暴虐苛刻的惡政的統治,就會產生奸邪的惡念。因此,教人向善,才是君父對子民的養育和管理之道,其作用就像釀酒工匠手中的曲酵一樣。全國的老百姓就像溫室裡有待發酵的豆麥,如何發展如何變化,全在於為政者的善惡教化啊!遇到好的官吏進行善化的教導和管理,百姓就自然懂得心懷忠信而言行仁厚;遇到惡官酷吏的治理,自然就會心懷奸邪而言行淺薄。人心善化忠厚了,漸漸就可以使國家太平;人們都淺薄了,久而久之就會導致國家危亡。因此,聖明的君主都致力於德化而鄙薄刑法。

第五段原文:

德者,所以循己也,威者,所以治人也。民之生也,猶鑠金在爐,方圓薄厚,隨溶制耳!是故世之善惡,俗之薄厚,皆在於君。世之主誠能使六合之內、舉世之人,感忠厚之情而無淺薄之惡,各奉公正之心,而無奸險之慮,則醇釅之俗,復見於茲矣。」後王雖未能遵,專尚仁義,當慎刑恤典,哀敬無私,故管子曰:「聖君任法不任智,任公不任私。」故王天下,理國家。

第五段大意:民心善惡  取決於君主

德,是用來要求自己的;威,是用來管束別人的。人生在世就像爐中煉化金器一樣,鑄出來的東西,其方圓厚薄全在於模子的形狀啊!因此,世間的善惡,民風民俗的仁厚還是淺薄,都取決於一國之君。治世的君主如果真能使普天下的人民都懷有忠厚之情而無淺薄之意,都能奉行公正之心而無奸邪之惡,那麼世間淳樸的風尚習俗就又會出現了。」後來的帝王雖然不能完全做到這樣一心一意地崇尚仁義,但也應當慎重地運用刑典,力求公正無私,體恤民心,所以《管子》上說:「聖君用法度但不用奸智,用至公之道而不用營私之心。」所以聖君能夠以王道統領天下,民心歸順,就能治理好國家。

解讀:治國在於教育  教育在於德育

這最後的兩段話,顯然就是在勸唐太宗不可忘記國家的治亂,在於人心的善惡教化,如果人民不重德,不懂得廉恥,分不清善惡,那麼,即使國家法律再嚴酷,再系統,人民還是會挺而走險,無惡不作,社會亂象根本無法得到制止。人心的善惡決定行為的善惡,如果為君者不懂這個道理,一味靠法律解決問題,就會越治問題越多,越多就越制定各種法律,最後陷入大亂不治的險境。

不教而罰,被孔子視為苛政,其人情很自然,比如人在家中,如果從未得到過父母的言傳身教,從未見識過父母如何慈愛而理性地在日常生活中針對自己的日常言行耐心地進行點點滴滴的慈善教導,從未感受過溫暖的教導和指正,不知何為道義,只是在出錯時,受到嚴厲的家規的懲治,此為虐待,自然心生不甘和不服之心,甚至怨恨父母,暫時敢怒不敢言,一旦成年,就會忤逆作惡,這就是內心沒有改變的後果。

治國也是同理,未曾教導,就要嚴厲處罰,視為暴虐之政。關愛百姓,體恤民生,就要以身作則,教導百姓,雖無法萬事親歷親為,那就要注重選擇同心同德的官吏,君臣同心,教化百姓,除了溫飽等物質上的關懷,最大的職責,就是道德教育。

因此,古代的帝王,除了末世昏君,都懂得這個道理,把以身作則,從孝道開始教育百姓仁義之道,看得非常重,全體社會以君子為榮,並聘請和舉孝廉,舉君子為官甚至為師,讓官員替自己自覺擔起父母教化子民的責任,全體社會,從君主開始,重德行,尚君子,君子自然成為萬民的老師,也因此,為何傳統的教育本質上是道德教育,同時並不僅僅限於學校教育,只要有君子在的地方,人們自覺以他為標準,向他學習,這就是名士的作用。而這些無論在朝為官還是在民間的君子,都懂得自己的責任,就是弘揚道德,歸正人心。為此寫書或者編輯歷史,代代傳承上古先祖聖王的教化,就成為傳統學者的根本責任和使命。

魏徵對此認識得非常地清醒,鼓勵太宗莫忘治國的關鍵不在嚴刑峻法,而是要從民心的道德教化下功夫,從一開始百姓就有廉恥,就不會作惡犯罪,大家都自覺從善,亂象自行絕跡,這才是根本的治亂之道。

因此聖人用刑用法,歸根到底是為了勸善。是道德教化的輔助。

貞觀之治   夜不閉戶

太宗君臣同心同德,深明聖君之道,以王道治國,這才出現了千古未有的盜匪絕跡,百姓德行高尚的貞觀之治。該書《論政體》一章記載,貞觀年間「商旅野次,無復盜賊,囹圄常空,馬牛布野,外戶不閉。」就是說「出門旅遊或做生意的人,也不會擔心碰上小偷強盜,國家的牢房常常是空的,野外放牧的牛馬不用看管,無人偷盜,夜晚家家戶戶的門也不用上鎖。」可謂傳說中夜不閉戶的大同社會。就是孔子一直仰慕的先古堯舜時代才能達到的民眾普遍重德的理想太平社會。

唐太宗敢於實踐先祖的德政,聽從魏徵等大臣的諫言,獲得的貞觀盛世,表明祖先的教導是真理,是真實不虛的,百姓的善惡,民風的好壞,國家的治亂,在於君臣明德重德,愛民如子,以人倫道德教化民心,把道德教育看作最大的責任。

這便是《貞觀政要》的要訣。得此德治心法,必出盛世;而棄德重智,必出奸邪亂象。現代教育以智育為重,如步深淵,如走魔道,為政者若不即時醒悟,一味依賴法治,必將亂象不止,危險至極。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今日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