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嶺秀孤松:陶淵明之《四時》

纖纖


【正見網2022年08月12日】

魏晉時期陶淵明的這首《四時》記錄了當時的四季的天氣狀況。全詩共二十個字:「春水滿四澤,夏雲多奇峰。秋月揚明暉,冬嶺秀孤松。」

「春水滿四澤,夏雲多奇峰。」此句寫當時的春夏。首句「春水滿四澤」說明當時的春天是多水的,與今天的「春雨貴如油」形成鮮明的對比。「夏雲多奇峰。」古人有天人合一的宇宙觀,認為天象與人是有關的,當時夏日的奇峰是因為在當時修煉人比較多,才促成的。陶淵明本人也是一位隱士,據說也是有神通的。有個「虎溪三笑」的佛家故事就與陶淵明有關。

「秋月揚明暉,冬嶺秀孤松。」秋天月亮發著神秘的輝光,冬日的山嶺上一棵松樹屹立著。古人喜歡月光,古代的月光更加的神秘,這與當時的環境有很大關係,而冬日屹立的孤松其實是人煙稀少的一種表現。人煙稀少的同時山上也相對樹木沒有那麼茂盛。

魏晉時期春水四溢、雲多奇峰、月光神秘、孤松獨秀。與今天的四季是大不相同的。天象的變化與世間的人的生態是相對應的。魏晉時期人煙相對稀少、自然環境神秘又變化,是因為當時有很多的修煉人(包括一些隱士)的存在。而今天的環境嘈雜又惡劣,是因為人的不安定或者說不好的物質的存在所造成的。

古人修煉環境好,想修的高也難。因為人的道德水平相對都高。今天的環境不好,更是修煉人修煉的好機會。在今天的這種紙醉金迷、物慾橫流的環境下,人會走向兩極,好人會修煉得道,壞人會徹底銷毀。人們會選擇什麼,不是應該好好想想嗎?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詩詞曲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