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佳句賞析: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王舍微


【正見網2023年04月02日】

【原文及出處】

出自唐·王之渙《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背景及注釋】

見《全唐詩》卷二五三。「雀」一作「鵲」。詩題又作《鸛鵲樓》。

鸛雀樓原址位於山西蒲州(現永濟市蒲州鎮),有說在舊城西南城上者;也有說在黃河中流的高阜處者。或謂因有鸛鵲棲其上,故名之。北周時期將軍宇文護為抵抗北齊進攻而修建的一座軍事戍樓。因為經常樓宇之上可直接俯瞰黃河,故鸛雀樓不乏歷代許多文人登樓弔古抒懷。金元光元年(1222年),金兵與元兵爭奪蒲州,「焚樓、櫓,火照城中。」從此,鸛雀樓毀於戰火,只留故基殘瓦存世。明初,由於黃河泛濫,故基被淹沒,鸛雀樓徹底消失於世間。

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述:「河中府鸛雀樓三層,前瞻中條,下瞰大河。唐人留詩者甚多。」沈括《夢溪筆談》記:「河中府鸛雀樓唐人留詩者甚多,唯李益、王之渙、暢諸三篇能狀其景」。後人評價以王之渙的《登鸛雀樓》意境最為深遠而列其為第一。暢當的詩境壯闊而列為第二。這樣三首《登鸛雀樓》就有了「王一暢二李三」的排名,成為詩壇的一段千古佳話。

【賞析】

王之渙的這首五言絕句表面上是登樓遠眺的觀景之作,卻揭示了一個站得高才能望得遠的哲理。首句中「白日」雖「依山」而「盡」,可能蘊含流光入逝水之感,相較夕陽卻有白日的璀璨和無垠遐思。第二句俯瞰黃河遠去的景象,視線由上到下,由近及遠、由西向東,跟隨河水向遠方延伸,令人心曠神怡。 後兩句「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是這首詩的精華所在,從天邊美麗景色引出深沉的思索:只有不斷向上攀登,才能望的更遠的哲理。

這首詩全詩情、景、理三者兼勝,對仗工整,氣盛骨高。 它是一首全篇用對仗的絕句,前一聯的是正名對;後一聯用的是流水對,且沒有對仗的痕跡。 沈德潛在《唐詩別裁》中選錄這首詩時曾指出:「四語皆對,讀來不嫌其排,骨高故也。」 王之渙的這首五絕作為「唐人留詩」中的不朽之作而被千古傳誦,也被後人譽為五言絕句之首。

再看李益的《同崔邠登鸛雀樓》:「鸛雀樓西百尺檣,汀洲雲樹共茫茫。漢家蕭鼓空流水,魏國山河半夕陽。事去千年猶恨速。愁來一日即為長。風煙並起思歸望,遠目非春亦自傷。」還有被稱為第二的暢當作的《登鸛雀樓》:「迥臨飛鳥上,高出世塵間。天勢圍平野,河流入斷山。」 宋人沈括稱讚暢當詩和王之渙詩都「能狀其景」(《夢溪筆談》),都是情景交融的好詩。由於時代和境遇的不同,因而兩詩的意境不同。王之渙適逢盛唐時期,而暢當則處於經歷戰亂的中唐時期,景色描寫氣勢猶在,缺少了深遠的理趣。

從王之渙的這首詩中,不少人找到了奮發向上的拼搏精神,誦讀起來既抒懷,又勵志。然而,登高望遠其實更為重要的是視野的開闊和境界的提升。如何打開一層又一層的視野,讓自己的思維方式同時升維,突破不知道自己哪裡不知道的困境?試想一下,那時候人渡黃河是用羊皮筏,而鸛雀從樓上展翅即可,達摩來中國時一根蘆葦過江。人如何釋放出自身的潛能?這就需要人不斷修煉自己、淨化心靈才能做到,這也是那些詩人懷才不遇,「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的根源。那種為了個人名利不擇手段的進取和拼搏,恰恰與境界提升背道而馳。因此,人類的真正境界的提升,憑藉層層高樓還是難以實現,一步登天也難以做到,唯有尋到天梯才有機會和實現的可能。天梯又在哪裡呢?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詩詞曲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