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評註:安貧樂道

王舍微


【正見網2023年05月12日】

【典故出處】

語出《文子.上仁》:  

文子問:「仁義禮何以為薄於道德也?」老子曰:「為仁者必以哀樂論之,為義者必以取與明之。四海之內,哀樂不能遍;竭府庫之財貨,不足以贍萬民。故知不如修道而行德,因天地之性,萬物自正而天下贍,仁義因附。是以大丈夫居其厚,不居其薄。……德過其位者尊,祿過其德者凶。德貴無高,義取無多。不以德貴,竊位也。不以義取者,盜財也。聖人安貧樂道,不以欲傷生,不以利累己,故不違義而妄取。……」

【釋義】

能安於貧困的處境,並仍以信守道義為樂。

【典故說明】

出自教育部國家語文資料庫「成語典」(進階版)網站:

《文子》又稱《通玄真經》,為道家經典。〈上仁〉篇中有一段借著文子與老子間的問答,以闡述道家所崇尚的自然無為。文子問:「為什麼仁義禮等法則不如道德重要呢?」老子回答道:「行仁義者,不可能將其施為廣布於天下,所以不如修道行德,順應天地間的自然法則,那麼不必有什麼作為,萬事萬物便自然合於仁義了。……真正的聖賢之人,應該順其自然,安於任何處境,即使貧困,也信守天道,不因求取額外的慾望或私利而損害了生機,當然也不會任意索求而違逆正道。」其實道家的中心思想便是自然無為。文子所揭示的即此理念,所以要人安於現況,即使貧困,也能樂於信守正道,不作他想,也就是所謂的「安貧樂道」了。後來「安貧樂道」演變為一句成語,用來比喻能安於貧困的處境,並仍以信守道義為樂。   

參考詞語:好道安貧;守道安貧;安貧守道;樂道安貧。

【參證】

朝聞道,夕死可矣:  

早上得知真理,當晚死去也未嘗不可。語出《論語.裡仁》:「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比喻對真理或目標的追求,非常熱切。《南齊書.卷三一.荀伯玉傳》:「初,善相墓者見伯玉家墓,謂其父曰:『當出暴貴而不久也。』伯玉後聞之,曰:『朝聞道,夕死可矣。』」明.朱權《沖莫子》第三折:「你既覺悟了朝聞道,夕死可矣,卻怎麼剗地怕風濤。」

(資料來源:《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評註】

宋代蘇軾在〈薦布衣陳師道狀〉中說道:「右臣等伏見徐州布衣陳師道,文詞高古,度越流輩,安貧守道。」 安貧樂道成語中核心的內涵是守道,因為道是生命中最珍貴的東西,而且可遇不可求。人世間處於反理的籠罩之下,而道是穿越一切煙雲迷霧、關山阻隔和通向未來的正理天梯。

【評析】

《孟子.滕文公下》中闡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也作「富貴不淫」。 這裡講述了做人的道理,而進一步從守道的意義方面說,人所感受到的客觀物質世界其實就是一層迷障,不讓人看到真相,從中考驗人對真理的追求。同時,又有「科學實證教,進化假說宗」的迷霧。

人生就好比一場閉卷考試,而且考場之上還有人在不斷給出各種錯誤引導,但如果心中有了正道,就能破除層層迷霧、穿過重重阻隔。「朝聞道,夕死可矣。」其中體現的並非只是人的一面的無畏和熱切,而是心中有真理和未來的坦然和堅定,所以才能真正樂道。既然已經得道,縱然離開世間,那也有著非常美好的去向。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