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歷史真貌─漢室天下的復興 東漢的文化(四)

(公元25年----公元220年)
心緣


【正見網2004年08月08日】

從東漢時的文學、藝術、科技,我們可以進一步窺視東漢王朝的面貌。

文化

* 文學

東漢時期的文學隨著時代的變化也發生著變化。前期基本承繼西漢文風,辭藻華麗;中期因政治黑暗,士族力量衰弱,文學則陷入低谷,之後漸漸復甦,文風發生轉變;後期的文學則達到一個新的高峰,並直接開啟了魏晉南北朝文學。

東漢的文學作品,主要包括三種形式,即賦、散文、樂府詩。大賦在西漢武帝時已經發展成熟,因此到東漢時難有進一步的發展。於是,各種抒情寫物的小賦取而代之,這類小賦多少擺脫了大賦的鋪張刻板的格式,意境較為清新。特別東漢末年的亂世的慘況,也為小賦提供了豐富的題材,更注重於自由的抒發情感,宣洩痛苦與苦悶的情緒。

散文方面,主要是東漢班固所撰的《漢書》,是繼《史記》之後的又一部史學名著,亦是東漢散文的最高成就。東漢後期還出現了對社會現實批判的政論性散文。

詩歌方面,東漢樂府詩大部分是「感於哀樂,緣事而發」的民間優秀作品。它們的內容,廣泛而深入的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在當時樂府民歌的影響下,還出現了一些模仿樂府寫成的五言詩。這些作品比樂府詩篇幅較長,敘事較曲折。其題材多樣,又汲取了樂府的技巧,詞句平易動人,意境雋永。以《古詩十九首》為代表,東漢後期的文人五言詩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

* 史學

東漢歷史學家班固(公元32~92年)所撰的《漢書》,是繼《史記》之後的又一部史學名著,也是這部中國史學的第一部斷代史著作。班固花了20多年時間完成了該書的大部分,後由於竇憲事件的牽連,班固死於獄中,《漢書》尚有八表和《天文志》沒有完成,其妹班昭與同鄉馬續將其完成。

《漢書》紀事起於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迄於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歷12世,230年。包括十二紀,八表,十志,七十列傳,共100篇。內容恢宏,結構嚴謹,其紀、表、志、傳四部分的編排體例與《史記》相差無幾。「紀」和「表」用來敘歷出事件和歷史進程,「志」述典章制度,「傳」寫各類人物及少數民族的歷史。《漢書》將《史記》中「世家」一體廢除。而改「書」為「志」,有意突出「帝紀」對全書的統率地位,增強了「紀」的綱領性,同時「傳」 更加充實。

《漢書》第一次創立了《百官公卿表》和《古今人表》。《漢書》的志更是被後人所重視。《漢書》首創了《刑法》、《五行》、《地理》、《藝文》。

東漢的另一部史學著作是荀悅 (148~209)寫的《漢紀》,是一部記載了西漢歷史的編年體史書,共三十卷。荀悅撰寫該書主要是對《漢書》剪裁刪潤, 去繁就簡, 所以內容基本不出《漢書》範圍。《漢紀》的貢獻,在於它繼《春秋》和《左傳》之後,再次採用編年體方式,成為與紀傳體並重的兩種基本的史書體裁。

* 語言

中國第一部系統的分析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書《說文解字》(簡稱《說文》)成書於東漢,作者是許慎。這部書奠定了中國古代字書的基礎,為後世了解中國古代文字做出了重要貢獻。

《說文解字》原書十四篇,敘目一篇。正文以小篆為主,收九千三百五十三字,又古文、籀文等異體重文一千一百六十三字,解說十三萬三千四百四十一字。該書改變了周、秦至漢的字書的編纂方法,即將所收字編為四言、七言韻語的形式,首創了部首編排法,分為五百四十部。

許氏又總結了以前的「六書」理論,開創了有系統的解釋文字的方法,先解釋字義,次剖析形體構造,再說明讀音。剖析字形的方法,是以前字書所未有的。該書對古文字、古文獻和古史的研究都有重大的貢獻。

該書在流傳中,屢經篡改,今本為宋徐鉉所校定,與原書頗多出入,徐氏將每篇分為上下二卷,共三十卷,收九千四百三十一字,重文一千二百七十九字,解說十二萬二千六百九十九字。後世學者以研究《說文》為專門的學問,給它作注的有數十家,以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桂馥的《說文解字義證》、王筠的《說文句讀》、《說文釋例》和朱駿聲的《說文通訓定聲》最為著名。

藝術

* 繪畫和雕刻藝術

東漢的繪畫成就很高,漢畫像石通常集建築、雕塑、繪畫於一體。當時官僚富戶常用石材修建墳墓或祠堂,在石材畫像上進行雕刻,一般稱之為畫像石。畫像石的題材豐富,有漁獵、耕織、宴餐、作戰、伎樂、舞蹈等場面,以及許多歷史故事。近些年南陽出土的漢墓中就有漢畫磚石、漢墓壁畫、漢代雕塑。內容主要是以生活為題材的,也有反映神仙世界的。東漢畫工種類很多,在鄧後的詔令中,曾提及畫工三十九種。

以2003年考古學家在陝西省定邊縣漢墓發現東漢「虎舞劍,犬彈琴,蛙獺對飲話家常」的充滿「大同」思想的壁畫為例。壁畫色彩鮮麗,線條流暢,技法純熟,構圖簡潔諧整。在高約2米、寬約1.8米、深約3米的墓窯內,正面是表現主人生前生活、財富狀況的農耕、狩獵圖,東面是體現主人身份地位的出行圖,頂部是二十八宿星象圖。西側圖內容最豐,描述主人死後進入仙境,西王母瑤台宴飲,舞者、歌者、奏樂者,皆為虎、豹、犬、龍、野豬等獸,連青蛙、水獺也閒坐對飲密語。萬物同樂,人獸相諧,畫中主人乘著猶如觀光電梯般的透明載體。

在雕刻方面,技法也十分成熟。漢靈帝時鑄有四大銅人立於關門外,又鑄四大銅鐘,各重二千斤,懸於宮殿之前。2004年在天津薊縣小毛莊墓群發掘的磚石結構的東漢大墓中,考古人員發現了具有極高考古價值的石刻和彩繪。 墓室入口處均有石質門楣。門楣兩側都有圖案,一側系用減地浮雕的刻法,漢代「青龍」、「白虎」等依稀可辨;另一側則用線刻手法雕刻出禽類動物圖案,並塗有彩色塗料。

* 音樂

東漢時期的音樂風格承繼於西漢。在河南南陽出土的漢畫中,有樂舞百戲圖,反映了當時的音樂舞蹈情況。

樂器方面,東漢保留了西漢的竽、瑟、琴。箏是東漢末發展起來的樂器。箏最早可追溯到戰國時的秦,但那時是種粗糙而不入耳的樂器,西漢時其地位並未改變。東漢末,箏的形制由半截音箱改為通體音箱,和琴一齊向瑟靠攏。改進了的箏立即成為重要樂器,因為它比瑟小,音區比瑟高,出音脆亮,演奏技巧又比瑟簡單,於是逐漸替代了瑟。竽、瑟為主的樂隊又變而為竹、笛、箏為主了。它為魏晉時期音樂的高度發展打下了基礎。

東漢時期的舞蹈與西漢相仿,大多出現在宴飲場合這些舞蹈稱為「雜舞」。為雜舞伴奏的樂隊是黃門鼓吹。其主要樂器有建鼓、竽、瑟、簫(排簫)、塤,外加鍾、磬。

西漢時發展起來的音樂形式「鼓吹樂」,在東漢時仍採用。「黃門鼓吹」也是一種鼓吹樂,演奏漢代皇帝饗宴群臣的「食舉樂」,並奏雜舞曲。

* 服飾

西漢時冠服制度大都承襲了秦制,到東漢時,才正式確立下來。

漢朝的衣服,主要包括袍、意艷?直身的單衣?、襦?短衣?、裙。因為漢代織繡業十分發達,所以有錢人家穿的是綾羅綢緞的衣服。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長褲,貧窮人家穿的是短褐?粗布做的短衣?。漢朝婦女的衣裙是兩件式,樣式也很多,還有長袍,最有名的是「留仙裙」。

具體來說,男子的官服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禮服:漢朝的祭祀禮服,承襲了秦代的廢除「六冕」,以一種冕服為祭天地明堂的禮服的辦法。

冕冠服:是最尊貴的祭祀禮服,是天子及三公諸候、卿大夫祭天地明堂之時穿的。

長冠服:是夫子和執事百官,用在祭宗廟及各種小祀,如五嶽、四瀆、山川、社稷等典禮時穿的。

委貌冠服:相當於周代的冠弁服。為公卿諸候大夫行大射禮於辟雍的時候穿著。

皮弁冠服:這種冠服為大射禮時,執事者穿的,衣裳為緇麻衣,皂領袖、素裳。

朝服:自秦開始以袍作為朝服,漢代從皇帝到小吏也都以袍作為朝服,也是主要常服,亦即是深衣制的袍服,不過因為不同身份的人戴的冠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漢代的朝服,服色是隨著五時色,即春青、夏朱、夏黃、秋白、冬黑。朝服均是襯以告緣領袖的中衣。

而女子的正式服飾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廟服:相當於周代的掉衣,是女子禮服中,地位最尊貴的一種。是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拜謁祖廟時穿的服飾,顏色是皂下。

蠶服:相當於周代的約鞠衣。每年三月,皇后帥領公卿諸侯夫人參加蠶禮時穿的。

朝服:自二千石夫人以上至皇后,皆以蠶衣為朝服。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歷史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