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歷史真貌─廣泛興佛的時代 兩晉與南北朝(四)

(公元265年---公元588年)
心緣


【正見網2004年08月23日】

淝水之戰─南北對峙確立

聽說前秦的苻堅率領大軍南下,宰相謝安沉著冷靜,他派弟弟謝石為大都督,兄子謝玄為前鋒,率八萬北府兵迎戰;另派水軍五千增援壽春。

十月,前秦先鋒苻融攻占壽春,一面攻打硤石,一面派梁成等五萬人進駐洛澗(安徽定遠西),封鎖淮水,阻擋晉軍前進。晉軍被阻,在距洛澗二十五裡的地方駐紮。當苻豎得知晉軍先鋒缺乏糧草的情況後,便親率精騎八千,兼程趕往壽春,並派俘虜的晉將朱序到晉營威脅謝石投降。

朱序見到謝石後告訴了秦軍的虛實,並勸謝石乘前秦大軍未到,挫其銳氣,爭取全勝。謝石採納了朱序的建議,派名將劉牢之率精兵五千渡河夜襲洛澗,殲滅秦軍一萬五千。謝石等又率大軍沿淮水前進,到淝水東岸與秦軍隔河對峙。

苻堅聽說晉軍攻到,便與苻融登壽春城觀看形勢,見晉軍部伍嚴整,又望八公山(安徽壽春北)上的草木,以為皆是晉兵,不免有些驚恐。晉軍逼淝水立陣,謝玄派人要求苻融把陣地後移,以便晉軍渡河決戰,苻堅企圖在晉軍半渡時發動突然襲擊,便揮軍後撤。不料隊伍因此大亂,朱序又在陣後連呼苻堅敗了,於是秦軍一退不可復止。

晉軍乘勝追擊,秦軍死者眾多。苻堅為流矢所中,單騎逃回淮北,及到洛陽,檢點餘眾,不過十餘萬人。

淝水之戰是前秦企圖統一全國的一次戰爭,也是東晉以少勝多取得勝利之戰。

淝水之戰後,南方由於東晉的勝利,避免了一場混亂和破壞,經濟文化得以繼續發展;而北方重新分裂。南北長期對峙的局面形成。

淝水之戰後東晉的發展

淝水之戰後,謝安的權力進一步增大,引起了孝武帝的猜疑,被迫出鎮廣陵,把中央權力交給孝武帝的弟弟會稽王司馬道子。謝安死後,司馬道子獨攬軍政大權,並引用太原大族王國寶等參掌朝權,排斥南兗州刺史王恭、荊川刺史殷仲堪。次年,王恭、殷仲堪以誅王國寶為名起兵反司馬道子。司馬道子無力抵禦,便殺王國寶等,請王恭退兵。此時武帝死,安帝立。

第二年,王恭第二次起兵,殷仲堪與廣州刺史桓玄(桓溫之子)等人起兵響應。後來,王恭部將劉牢之倒戈,王恭被殺,桓玄吞滅了殷仲堪等勢力,這次聯合叛亂失敗。這時,桓玄占據著長江中游,劉牢之控制著長江下游北岸,高雅之控制淮南。中央直接控制的地區只有會稽(浙江紹興)、永嘉(溫州)、新安(淳安)、吳(江蘇蘇州)等八郡,東晉政府便把一切負擔都加在這八郡百姓身上,增加了賦稅。

淝水之戰後北方的混戰

*關東地區政權的更迭

淝水戰後,前秦逐漸瓦解。原來在苻堅控制下的各族上層分子紛紛建立起自己的政權,在半個多世紀裡,北方再度陷於分裂和混亂之中。自384年到439年,北方各少數民族先後建立了十三個政權。

在關東地區首先建立政權者,是淝水之戰中保存了實力的前燕貴族慕容垂。384年,他自稱燕王,定都中山(河北定縣),史稱“後燕”(384年~407年)。次年,慕容沖稱帝,定都長子(山西長治),史稱西燕。386年,鮮卑拓跋?稱代王,定都盛樂(內蒙古和林格爾),後改國號魏,史稱“北魏”。

384年,羌族姚萇自稱秦王,定都長安,史稱“後秦”(384年~417年)。後秦任用漢族地主,懲治貪污,整頓刑獄,廢除苛法,前秦末年的混亂局面有所改變。

後繼者姚興提倡儒學和佛教,又注意發展農業生產。後秦在姚興時一度相當強大,控制西起河西,東至徐、兗的廣大地區。但連年戰爭造成“國用不足”,於是增加雜稅,階級矛盾尖銳,人民不斷反抗,各族也乘機作亂。417年,劉裕滅了後秦。

後燕建國後,不久便消滅了前秦的勢力。392年,滅翟釗建立的魏國;隔一年,又滅了西燕,恢復了前燕的版圖。395年,後燕大舉進攻北魏,被魏軍打敗。慕容垂死,子寶繼位,內部大亂。這時,北魏攻下都城中山和河北一些郡縣,後燕被分割成南燕和北燕。

398年,慕容德從鄴城遷到滑台,自稱燕王,後定都廣固(山東益都),史稱南燕(398年~410年)。410年,晉劉裕北伐滅了南燕。

後燕末年,政治敗壞,因此上下怨叛,大臣馮跋乘機奪取了政權,稱燕王,定都龍城,史稱北燕(409年~436年)。北燕改革後燕弊政,整頓吏治,發展農業,興立學校,很有一番新氣象。但鮮卑貴族因為利益沒得到滿足而不斷叛亂,國力削弱,後被北魏所滅。

赫連勃勃是匈奴左賢王衛辰之子。407年,他自稱大夏天王,國號夏(407年~431年),都統萬城(陝西橫山)。他採用騎兵游擊戰術,使後秦疲於奔命。劉裕滅後秦不久,赫連勃勃又打敗劉裕派在長安留守的軍隊,盡有關中之地。夏國統治者非常殘暴,在戰爭中大批的虜掠、坑殺和遷徙居民,平時常無故藉口殺人。因此激起人民的極大仇恨。431年,夏為吐谷渾所滅。

*河西走廊地區政權的更迭

在河西走廊地區最先建立政權的是西秦。西秦(385年~431年)是隴西鮮卑乞伏國仁所建,都宛川(甘肅榆中)。淝水之戰時,他隨苻堅南征,戰後回到本部自立。後為夏所滅。

淝水之戰前,苻堅派氐人呂光征西域。呂光攻下龜茲,“王侯降者三十餘國”。淝水戰後,他自領涼州刺史。苻堅死,他建立後涼(385年~403年),定都姑臧(甘肅武威)。他用漢人段業、盧水胡人沮渠羅仇等五人為尚書。後因故殺羅仇,羅仇侄蒙遜和段業相繼叛後涼。

呂光侄子呂隆時,內部矛盾尖銳,外有北涼和南涼的進攻,呂隆被迫投降後秦。沮渠蒙遜反叛後,推段業為主,稱涼王,定都張掖,史稱“北涼”(397年~439年)。以後,蒙遜殺段業自立,後來被北魏所滅。

南涼(397年~414年),定都廉川堡(青海樂都),是河西鮮卑禿髮烏孤所建,後為西秦所滅。

西涼(400年~421年)是漢人李暠建立的政權,先後建都敦煌、酒泉。李暠注意發展生產,“年穀頻登,百姓樂業”。又在玉門、陽關一帶屯田,勢力遍及西域,後為北涼所滅。

十六國時期的政權,多是以“胡”人貴族為主的“胡”、漢上層集團的聯合統治。由於其內部矛盾複雜,所以這些政權存在的時間都不長。

佛教在東晉南北方的廣泛傳播

佛教在東晉時代形成南北區域,北方少數民族建立的二趙、三秦、四燕、五涼及夏、成漢等十六國的統治者,大多信仰佛教並加以提倡。在後趙、前後漢、北涼均盛行佛教,特別在前秦、後秦時期,很多人信仰佛教,並出了一些高僧,代表人物為道安和鳩摩羅什。此外,以神異著稱的佛圖澄,因為贏得了後趙石勒、石虎的崇奉而使華北佛教得以保全和發展。

南方的東晉王朝,其文化是西晉文化的延續。隨著一些著名僧人不斷南移,形成了廬山與建康兩地的佛教興盛,代表人物則有慧遠和佛陀跋陀羅。

東晉朝廷中信佛的也有很多,元帝和明帝都禮敬沙門,元帝又“造瓦官,龍官二寺,度丹陽,建業千僧。”明帝也“造皇興,道場二寺,集文學,名稱百僧”,不少帝室、朝貴、名僧及一般士人,如許詢、王羲之等也醉心於佛寺建築上,歷史上著名的東林、瓦官、長幹道場等寺均修築於這一時期。

北方佛寺的建築,在這段時期中也極為強盛。佛圖澄在北方興建的佛寺有893所,後秦的姚興“起造浮圖於永貴裡,立般若台,居中作須彌山,四面有崇岩峻壁,珍禽異獸,林草精奇,仙人佛像俱有。”這些都是宏偉的佛教建築。

東晉末年的天災和東晉統一北方之戰

東晉末年安帝時期,戰亂加劇,疫病也多次發生。公元405年十月,發生流行斑疹傷寒,疫情較重。408年,劉敬宣伐蜀,部隊大疫。411年春,又出現大疫。 疫病的持續流行,造成了大量人口死亡和嚴重的饑荒。這似乎預示著東晉王朝正在走向衰亡的命運。

東晉末年,不堪忍受悲慘命運的老百姓在琅?大族孫泰、孫恩的領導下,在江東爆發了大規模的起義,並占領了江東八郡。後遭到晉軍鎮壓,而退守海島。404年,義軍由水路占領廣州。

而此時東晉王朝內部也出現了動盪。402年,司馬道子的世子元顯乘荊州發生饑荒,舉兵討伐桓玄。桓玄殺入京城建康,殺死了元顯、道子和北府兵將領劉牢之等,掌握東晉大權。次年,桓玄廢了安帝自立,國號楚。

404年,大將劉裕討伐並消滅了桓玄,東晉政權落到了劉裕手中。劉裕是個頗有才略之人。他掌握東晉大權後,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主要有:

一、整頓吏治。他罷掉或處死的官吏有許多是士族或皇族出身。他的親信、功臣中有“驕縱貪侈,不恤政事”的,他也嚴厲懲罰,甚至處死。

二、重用有才能的寒人。東晉時期選拔官吏,主要依據門第,所謂“下品無高門,上品無賤族”。選出的官吏多是無才無識之輩。劉裕掌權後,下令改變這種狀況,要求按照九品中正制初置時的精神選拔人才。他重用出身“寒微”的人,如劉穆之、檀道濟、王鎮惡、趙倫之等。

三、繼續實行“土斷”,抑制兼併。禁止豪強封錮山澤、亂收租稅,人民可以任意樵採捕撈。

四、整頓賦役制度。劉裕下令嚴禁地方官吏濫征租稅、徭役,規定租稅、徭役,都以現存戶口為準。凡是州、郡、縣的官吏利用官府之名,占據屯田、園地的,一律廢除。凡宮府需要的物資,“與民和市”,照價給錢,不得徵調。他還減輕雜稅、徭役等。

劉裕對政治、經濟的整頓,改善了政治和社會狀況,對勞動人民的痛苦亦有所減輕。

此外,為了實現全國的統一,劉裕還率軍北進。

409年,劉裕親率大軍北伐,水陸並進,連破南燕軍隊。410年,攻擊南燕並將其滅掉。此時後方空虛。義軍乘機從廣州出發,分兩路北伐,起義軍直逼建康。劉裕回師鎮壓。416年,後秦發生爭權鬥爭,劉裕乘機出兵兩路,於次年八月攻破長安,滅掉後秦。

東晉的滅亡

劉裕由於功高權大,在安帝416年時任相國,封宋公。次年,進爵為王。418年,安帝死,恭帝立,劉裕輔政,掌握東晉軍政大權。420年,恭帝禪位,劉裕正式稱帝,是為武帝,國號宋,史稱“劉宋”,年號“永初”。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歷史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