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掉嫌棄,方能慈悲

海外大法弟子


【正見網2024年06月09日】

分享讀師父新經文《驚醒》後的點滴體會。

我理解,師父要求我們對誰,任何時候,都要善良、有愛心、慈悲。

我覺得,阻礙自己慈悲的是「嫌棄」,這好像是黨文化下人的一種普遍心態。就包括對別人的弱點,比如,對同修的心性弱點,對常人的道德弱點,以及對自己弱點的嫌棄。有嫌棄,就無法做到善良和包容,更無法慈悲。

來到西方社會後,明顯的感受是,人與人之間更加包容和尊重,多了普遍的關愛,而少了嫌棄、妒忌等惡意。

我儘量在日常中學著不嫌棄,注意到任何人的弱點,都不被看不順眼的嫌棄情緒帶動,而儘量用一種理解的心態去設身處地的想,那樣才能感受到對方的苦,體會到了苦,才能往慈悲的方向去。

我體會到,弱點不是用來嫌棄的,而是用來理解和包容的,用來慈悲對人的。如果面對一個心性理想和完美的生命,也談不上慈悲,可能是對方慈悲自己吧。正因為眼裡還能看到弱點,自己也才有修慈悲心的機會。

嫌棄的背後是對理想和完美的執著,而修煉恰恰是要去掉對「美好嚮往」的執著,而是對各式各樣的生命都是不動的慈悲。

常人的一句話「因為懂得,所以慈悲」。我覺得,理解和體諒是善良和慈悲的前奏吧。

個人隨感,如有不當之處,請慈悲指正。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海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