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悠悠閒無事 只願法傳早得知

纖纖


【正見網2024年07月12日】

唐朝詩人司空圖的這首《中秋》,大有人生只為秋得月的那種執著。詩人為甚麼會對月光那麼執著呢?或許這就是在寄託什麼吧。全文僅僅二十個字:「閒吟秋景外,萬事覺悠悠。此夜若無月,一年虛過秋。 」

「閒吟秋景外,萬事覺悠悠。」一個「閒」字道出詩人此時的處境,詩人曾官至禮部尚書,卻看不慣朝政的人和事,被罷官。此時的詩人應該是在罷官後的閒居時所作。詩人寫「秋景」有淒涼之意,也有自己的政見得不到施展的緣故。而「萬事覺悠悠」似乎是想起了以前的事情,是年輕時的年少輕狂還是更久遠的,就不得而知了。

其實這裡的「萬事覺悠悠」有看破紅塵之意,感覺一切都沒有了意義。那一定有更高的追求,那就是修道了。

「此夜若無月,一年虛過秋。」詩人認為如果中秋節沒有月光,這一年都虛過了。中秋之月,內涵什麼呢?應該是團圓和圓滿。詩人希望自己有一個好的未來,這個未來並非是現實中的。而是我們常說的修道。

歷史上的很多人,其實都是有能力的。比如我們熟知的袁天罡、李淳風、邵雍等人。他們都是知道未來發生的事情和人來世的真正目地的。詩人身處晚唐,很多事情都是非常清楚的。甚至也是知道唐朝的命運即將走向結束的。才會這麼憂愁的。

關於法輪大法在世間救度眾生的事,其實在很多高人那裡,是早就知道的。這樣看來,「萬事覺悠悠」或許詩人看到的就是非常久遠的事情了。

當法輪大法師父的新經文《為甚麼會有人類》發表後,世人才真正的找到了歸宿。一切生命都是為法而來的。此時的詩人在哪裡呢?是不是已經得法?

此夜若無月,一年虛過秋:今生不得法,白來世間走。

祝世人早日得法,回到自己的天國世界!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詩詞曲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