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故事:台州士人陳夢協海上遇仙

德惠


【正見網2025年04月22日】

南宋時期,台州(今浙江省台州市)有位讀書人名叫陳夢協,他雖讀儒家經典,卻是位隱士,平生志向不在官場仕途。南宋度宗咸淳年間(公元1265-1274年),他偶遇海商,便請求和他們一起出海遊歷,增加自己的見識。

出海後,一日遇到颶風,他落海漂到不知何處的一座海島上。島上有一座山,仰望山頂,隱隱約約可以看到樓閣,山上樹木茂密,都是各種喬木、松樹一類的大樹,不知多少萬株。他沿著海岸走,看到一處茅草庵,茅庵雖簡陋,匾額上卻寫著「雪溪」二字。庵下坐著一位老人,旁邊還有小童伺候。

陳夢協知道自己遇到了隱士、高人,於是恭敬行禮長鞠一躬。老人問他:你從何而來?陳夢協據實回答。老人又說:現在葉夢鼎還好嗎?陳夢協便回答:葉夢鼎已經當了宰相。葉夢鼎,字「鎮之」,號「西澗」,是南宋晚期著名宰相。老人聽後說,請你幫我轉達給葉夢鼎:趕快拋棄「黃扉之榮」,棄官回鄉「尋綠野之樂」,再過十來年,「宋鼎移矣」,到時會有後患。

老人說的話用了典故,大概解釋下,古代丞相等高官辦事的地方,以黃色塗門上,所以叫「黃扉」;傳說夏禹鑄九鼎,作為傳國之寶,「鼎移」就是天下易主,改朝換代的意思。翻譯成白話就是:趕快棄官回鄉,再過十來年南宋就要滅亡了,此時如不棄官回鄉,到時就會受牽連而有後患。

陳夢協一聽就知道老人在預言未來改朝換代的大事件,於是詢問:敢問您是哪位神仙?老人說:你只要告訴葉夢鼎,我乃「舊日同捨生,今主海上雪溪」即可。接著老人又讓陳夢協喝了一杯茶,握著手告訴他:只要沿著海岸線接著走,就可以遇到送你回去的船隻了。陳夢協獲救回鄉後,不敢說自己遇到神仙預言國運的事情,終於輾轉找到當朝宰相葉夢鼎,將自己的奇遇和老人的話告訴了對方。葉夢鼎聽後當時未作表示,但他不久後就辭職回鄉,之後軍情危急,朝廷幾次徵召葉夢鼎當宰相,他都以各種理由拒絕了。後來南宋朝廷覆滅,葉夢鼎在家鄉安然離世,享年八十。

查閱歷史資料:陳夢協,歷史上確有其人,《全宋詞》裡面還收錄了他的作品;而宰相葉夢鼎也確實是主動罷相歸鄉,之後用各種理由推脫朝廷的徵召,才在家鄉善終離世的。可見這則記載真實性很高,與史實相吻合。島上的老人應該是葉夢鼎的一位相識故人,後來隱居島上修煉,委託陳夢協帶話,預言天下易主的大事件,讓葉夢鼎辭官避禍。老人為甚麼能知道?因為修煉是超常的,一旦修煉有成,就會具有很多的功能,就可以預知未來。

今天眾多的修煉人為甚麼勸告世人:聲明退出中共的黨、團、隊組織保平安?因為他們和記載裡的老人一樣,通過修煉預知了未來的改朝換代:未來不僅中共王朝會覆滅,而且中共的黨、團、隊組織都將由於中共貪腐橫行罪惡太大,而在劇變中被上天徹底淘汰。出於慈悲,他們廣勸世人退黨、退團、退隊。因為你退出了中共組織,就不是中共的一份子了,那麼消滅中共的災殃自然就與你無關了,自然就不受中共牽連了。

歷史上,葉夢鼎選擇相信預言,在南宋滅亡的巨變中全身而退,回鄉頤養天年;今天你能相信「天滅中共」,選擇退出中共的一切組織,那麼你將和葉夢鼎一樣,在歷史巨變中保平安。

資料來源:《湖海新聞夷堅續志 後集 卷一》

原文:台州士人陳夢協,平生隱居不出仕 。 宋咸淳中,偶遇商人浮海,求從之,以縱觀覽 。一日,遭颶風,漂至海中一山下 。見山上喬松不可以萬計,望山巔只露些子樓閣,岸側有小茅庵,榜以「雪溪」兩字 。檐下坐一老人,旁侍小童 。 陳與長揖,老人問曰: 「汝何人而至此? 」陳具以實告,老人曰: 「既住天台,今葉夢鼎安樂否? 」陳答曰: 「 已拜相。」老人曰: 「煩拜意,亟投黃扉之榮,早尋綠野之樂 。更踰十數年,宋鼎移矣,恐有後患。」陳曰: 「先生是何神仙? 」老人曰: 「止可與言舊日同捨生,今主海上雪溪。」與茶一甌,撫手曰: 「快循岸去,便可尋船。」陳歸,不敢與他人言,密以告葉 。後葉罷相歸鄉,朝廷再召不赴者以此 。信知大事神仙知之久矣。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