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在眼前:陸游的《游山西村》與王安石的《江上》迷茫中的轉機

纖纖


【正見網2025年08月26日】

人都有絕望的時候,在絕望中保持信心,或許就有轉機之時。陸游一生有恢復中原之志卻未能如願。迷茫中忽見希望,寫下了這首《游山西村》。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此時的陸游已到暮年,自然是對恢復中原不再抱有希望。詩人已經開始頤養天年了。在去老友家的路上,看到山路看似無路真正到了眼前時,竟然發現了路而感慨。才寫下「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句。其實中國人常說「車到山前必有路」。真的是異曲同工,講出了同樣的道理。不要過份的杞人憂天,向前走定然會有我們該走的路。

詩的後半句,詩人夜不歸宿不知為何故。難道是路途遙遠回不去家還是沒有牽掛之意,就不得而知了。

王安石一生也是起起落落的,他的這首《江上》應該也是迷茫時做的吧。

「江北秋陰一半開,晚雲含雨卻低徊。
 青山繚繞疑無路,忽見千帆隱映來。」

前方雲霧遮天、烏雲又帶雨。真有前程未卜之意。詩人的船與陸遊行走非常相似,也是只看到前面有山無路(水路)。疑惑之時忽見前面無數的帆船駛來,才發現路原來就在眼前。

陸游的絕望和王安石的迷茫,都是執著於自己要做的。陸游想恢復中原,王安石或許是為了改革。放下心中的執念,或許就會看到希望。

今天的世人不也是如此嗎?放下對無神論的執著,或許就會看到一條神路。一條可以回天的大道。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