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25年10月01日】
五代的契此是一位和尚。時常為百姓插秧、干農活,深得百姓愛戴。據說他的形像就像是大肚和尚。他的這首《插秧歌》非常有趣、富有禪意。
「手捏青苗種福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淨方成稻,後退原來是向前。」
「手捏青苗種福田,低頭便見水中天。」詩人認為種田,種的是福田。我們可以把種田理解為是付出,在播種善因,從而修福修德。彎腰插秧之時,「低頭」可以看到水中天,暗示人在世間行善積德,其實就是與天道相通,腳踏實地便能見天理。
「六根清淨方成稻,後退原來是向前。」這兩句直接與修煉有關了,是借種稻暗示修道,要想成稻(道),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皆要不染塵垢。種稻是向後退著走。看起來向後退,實際上是向前走,隱喻之意就是修煉要往回返,返本歸真,而不是向前爭。此句與張果老倒騎驢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首詩把田隱喻成福田、成稻隱喻成成道,都是雙關之意。契此雖入佛門,生活方式卻與百姓無二。可在插秧這件平常事中,他卻能悟道,真的有大隱之風範。
佛、道兩家的修煉,都有雲遊的習慣,來體驗百姓之苦、人生不易,也看盡人生百態。從而放下人的執著,圓滿得道。契此的方式有差異但原理相似。
為甚麼「後退原來是向前」呢?人的智慧之所以發揮不出來,是因為人有私慾,宇宙的特性在抑制著不讓智慧發揮出來。而退一步,其實就是在放下執著、捨棄慾望,心性在提高,符合了宇宙不同層次的標準,宇宙的特性就不再抑制他,能力自然就會發揮出來。
中國人常說「退一步海闊天空」。人真的不去爭搶利益的時候,智慧就會源源不斷的發揮出來。
人真的懂得退步是向前的道理,就不再爭搶人的名利,就有可能得法得道,擁有圓滿回天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