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評議:網上通訊



【正見網2007年05月24日】

*正見網2007年5月20日登載「大唐風--觀《鼓韻》」:

原文:「輝煌寶殿嘆巍巍,綠萼梅姝列陣中。金鼓一聲驚天地,化作悠悠大唐風。」這是寫看演出的觀後感,首先要把自己看到的東西傳達給讀者,讓他們有身臨其景的感覺,然後才好在這個基礎上發表自己的看法、抒發自己的胸懷,以期引起讀者的同感。因此描寫演出時不要在圖畫中加自己的形像或畫外音。此詩第一句中「嘆」字就是作者的畫外音。當讀者心中正在形成「輝煌寶殿」的「巍巍」圖畫時,作者一聲「嘆」就打斷了這個畫面和讀者的思路。因此刪去「嘆」。第一句不入韻時宜仄收,此句「巍」是平聲,因此在句末加「聳」以促進讀者圖畫思維的形成。末句「化作」不太好。「化作」一陣風就沒有聲音了。作者這裡是想說「金鼓」聲有大唐的風味,因此說「捲起」要合理些,表示讓人產生這種感覺。此詩前兩句寫景,第三句寫聲,聲形並茂,為末句蓄足了勢。第三句氣勢高昂,末句就結得輕鬆而悠遠,而且很有韻味。

同稿寄來的還有另一首詩「紫雲開--詠嘆《飛天》:霞光一片天上來,佛國仙境妙萬千。玉指輕旋香風散,新宇祥瑞降人間。」此詩原來投過稿,也評議過,可能作者沒看到,那就再簡評一次,並給作者提點修改建議。標題中「紫雲」隱含「道家」之意,但詩中是寫「佛國」,建議改為「瑞雲」。第一句不入韻,但尾字「來」是平聲,最好改為仄聲字或者入韻的平聲字。建議「天上來」改「下塵寰」,意思差不多,但入韻。第三句「指」不能「旋」,是手旋,五指跟著轉動。「散」字單用不是「散發出來」而是「散掉」,根據作者的上下文,這裡應說「起」:手一旋就起了一陣香風。建議第三句改為「玉手輕旋香風起」。

*正見網2007年5月20日登載「兒童詩三首」:

原詩沒有標點,標點為編者所加。原文:「刺物:小小衛士,身披盔甲。誰不老實,我就刺它。」第三句中「不老實」是個很寬泛的說法,從耍小聰明到干大壞事,都可用,因此都「刺」就可能有懲罰過重的情形。好人也有不老實的時候,指出讓他改吧,一下刺他幾個孔,不利於勸善嘛。改為「誰要使壞」。已經「壞」了,刺一下讓他「痛」改前非,可行。

「銀河:長河天上掛,清澈又美麗。疑是人間水,昔日飛天去。」第三句「疑是」使得全詩的力量大為削弱。其實,中國古人認為,銀河是和海相通的,因為有人曾經乘木伐出海,最後和牛郎相遇了。有此一說,第三句就可改為「連著人間水」。這一來第四句就可改為「航船上天去」,不用「飛」了,可以乘歸航了。這樣的比喻就明顯的具有修煉的內涵。

「井底蛙:天不過井口大,井下我是老大。呱呱高叫幾聲,自覺擁有天下。」這是六言詩,但第一句是3-3 讀,與後面三句 2-2-2 讀法不同。根據原詩每句的內涵,可以削減一字變為正規的五言詩:第一句「不過」改為「就」;第二句刪「是」;第三句刪「高」;第四句「擁有」從哪個角度都不一定成立,改為「名聲滿天下」。這可以是蛙自己的看法,也可以是前三句的邏輯結論。這裡描寫的現象,在人類社會中很普遍:把自己周圍的環境當成了世界,有點小名氣就自以為是世界知名人物了。

原稿中還有另一首「銀河」,因為太散文化,也沒有什麼修煉或正面教育的內涵,因此沒有登載。

*正見網2007年5月21日登載「詩二首:泉 迎春歌」:

「泉:幽幽松柏靜/點點幾家燈/不聞山下夜/猶有浩歌聲」。「山下」的內涵還不是很確定,讀者不一定能聯想到塵世等概念。改為「塵囂」,就絕無誤解的可能。雖然有點「露」,但考慮到讓儘可能多的讀者都理解,還是合適的。第四句「浩歌」一詞,頗費思索。因其有「高聲」的內涵,聲音小了不算。泉聲整天都那樣響,可能打擾生活。因此改為「讚歌」,音量可由讀者自己調節。又,「猶」字語氣與上句稍有不接,改為「唯」字。這樣改後,只有「讚歌」沒有明說贊誰。但因為「不聞塵囂夜」,贊的反正不是「塵囂」中的東西,那就是「超塵拔俗」的了。還是明確的,只是要稍微想一想。讀此詩令人有出塵之想。唯一的問題是,這樣生活的人家在當今之世可能是很少了。

「迎春歌:(一)人逍遙/鬼逍遙/天上天下起狂飆/惡浪滔/惡浪高/片片輕帆入浩渺//大法徒/不辭勞/一路高歌斬萬妖/真相傳/戶戶曉/亂世紅魔何處逃」。人、鬼都不一定「逍遙」:人世太多苦惱;鬼被驅使著來搞破壞。分別改為「心焦」和「心驕」。「入浩渺」可能被誤解為「迴避」甚至「逃避」,改為「逐浪高」:浪多高,我總在浪上頭,更高。前面「惡浪高」就改「高」為「澆」。「(二)風漸息/雪漸消/陽光朗朗柳枝俏/戲蝶舞/羊兒跳/大法清音處處飄//山含笑/雲含笑/萬古洪願今朝了/師徒笑/眾生笑/碧水青天永不老」。第二句「雪」改「雨」,因「風、雨」有明顯的喻義。下片第二句「雲」改「水」,因「山、水」為慣用法。末句中「碧水」改為「碧海」,更切合「永不老」。本詩仍然充分應用圖畫思維,生動形像。但句式稍簡,重複多了就有點板滯的感覺。如果在七言句前後插入一個五言句,可能就靈動一些。

*正見網2007年5月21日登載「勸君」:

原文:「繁華起,紅塵墜/夜夜笙歌/不過好夢留人睡// 浮生苦,情中醉/名喧利擾/奈何不解其中味// 人散去,心憂瘁/揮之不去/儘是前緣今輪迴// 回首處,如夢碎/ 物是人非/不如清心一念歸」。常人「 揮之不去」的,不直接是「前緣」「輪迴,而是人世間的各種煩惱,而這正是「業報輪迴」的產物,是自己罪業的回報。因此改「前緣今輪迴」為「輪迴前世罪」。此詩很有詞、曲風味,除句式的選擇外,也與詞彙和表達方式有關係。

*正見網2007年5月21日登載「春夜」:

原文:「新樓櫛比遮東月,古巷燈華三退切。勸退出門望夜空,月明楊樹花飄雪。」第一句中「遮」就隱含著「新樓」後面的房屋會在陰影中,這和本詩的氣氛就不太融洽,因此改「遮」為「映」,互相反襯,更明亮了。第二句中「燈華」不確,改「燈明」。末句「月明」不必了,因首句已點明了是月夜而且「映」月必然是月明時。因此改「月明」為「和風」,增強詩中暢快、順利、令人振奮的氣氛,而且「楊樹花」要飄飛起來,也得有點風。基於詩的內涵,原來的標題「市夜」也改為「春夜」。此詩後兩句寫得很好,第三句點明前面人們忙著「三退」是作者「勸退」的結果,末句接著「望夜空」而很自然地以景語作結,把作者欣慰的情緒融合到寫景中:和風裡,楊樹滿天飛花,有如雪花飄落。作者心中的感受,不用明言,讀者就能直接感覺到,而且以雪比花,很有詩味。

*正見網2007年5月21日登載「敬頌聖王恩德」:

原文:「法輪飛旋佛光照,聖王正法行世道。掃除舊塵乾坤正,躬栽淨蓮滿九霄。慈悲無量救眾生,法力無邊新宇造。天上人間同敬頌,聖王恩德萬代曉。」第二句「行世道」改為「入人道」稍微規範、好懂些。「掃除」改為「掃淨」,強調正法的徹底。「乾坤正」改為「正乾坤」,因為此詩押仄聲韻,非押韻行就宜用平聲尾。「躬栽淨蓮滿九霄」一句,能栽「淨蓮」(比喻弟子)者只有師尊,用「躬栽」就不妥。栽到世間是來正法的,栽到「九霄」上去就不好解釋,因為返歸要弟子們自己返,不能讓師尊直接把我們「哉」 到天上去。因此改此句為「湧出淨蓮枝枝俏」,強調弟子們自己的努力。第七句中「同敬頌」須要「敬頌」的對像,因此改為「頌師尊」,末句中「萬代曉」改為「三才笑」,強調目前要成就的法正天、地、人,重鑄三才的大事,照應前面的「新宇造」。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詩詞曲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