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7年12月22日】
編者按:為了弘揚中國神傳文化,清除邪黨文化的影響,在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見,開始著手編寫一套中國正統文化教材。因為是剛剛起步,難 免有所不足,我們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的參與和指正。我們誠摯的希望使用這份教材的同修,能將上課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教材 的優缺點反饋給我們,以便我們不斷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實完整。同時,我們也歡迎更多有意願參與教材編輯寫作的同修加入進來,共同完成教材的編著。
【原文】
子貢曰:「君子亦有惡(1)乎?」子曰:「有惡。惡稱人之惡(2)者,惡居下流(3)而訕(4)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5)者。」曰:「賜也亦有惡乎?」「惡徼(6)以為知(7)者,惡不孫(8)以為勇者,惡訐(9)以為直者。」(《論語.陽貨第十七》)
【注釋】
(1)惡:音「物」,動詞,憎恨、討厭。
(2)惡:音「餓」,罪過、不良的行為。
(3)下流:品格低下。
(4)訕:音「擅」,毀謗、嘲諷。
(5)窒:阻塞,指固執不明理而阻礙難行。
(6)徼:音「交」,動詞,抄襲、竊取。
(7)知:同「智」。
(8)不孫:孫,同「遜」。不謙恭、不恭敬。
(9)訐:音「節」,揭發、攻擊別人的隱私或缺點。
【語譯】
子貢說:「君子也有討厭的事嗎?」孔子說:「有討厭的事。討厭稱讚別人罪過的人,討厭品格低下而毀謗居上位的人,討厭果斷勇敢卻固執不明理而阻礙難行的人。」孔子說:「賜,你也有討厭的事嗎?」子貢說:「討厭竊取別人的而自以為聰明的人,討厭不謙恭而自以為勇敢的人,討厭揭發、攻擊別人的隱私或缺點而自以為正直的人。」
【研析】
什麼是君子所討厭的呢?其實就是背離道德的種種錯亂、心病,起因於種種情慾、執著心,歸根究底,就是為私為我。為私為我能使人一下子陷入小小的思維和時空的框框裡,當然也就沒有自知之明了。自私自我的人能覺察的感覺、認知、思想意識都薄弱細微得可憐,所以極為無知、自以為是而又爭爭鬥鬥,這也許就是較低境界生命的通病,也是道德低下的時代,社會人心的特徵。君子為人樹立堂堂正正的典範和風貌,討厭種種不道德不是情緒的反應,是教人善惡分明、認清好壞,因為君子就是要表現正的、為人著想、善待他人。
君子看重道德修養,從善如流,對於什麼才是真正的善與惡、好與壞,能有比較清晰明確的認識。其實在道德敗壞、社會混亂的今天,君子能有幾人呢?在社會的大染缸中,許多人都把為私為我的人心變異,當作是絕對正確的,其實推想一下:把為私為我錯的惡的表現當作是對的善的,當作是絕對的正確,這本身自己的心思是不是就是矛盾的根源?以為私為我為動機本身是不是就能誤解感官和認知的訊息?是不是就能導致錯覺、假象、精神錯亂和身體的疾病?其實道德修養只是「應該」,是人所需要的,人就應該堂堂正正的活著,講道德、講修養並非是個人的好惡選擇或追求。
【研伸思考】
1、「君子亦有惡」,君子之惡,只是名正而言順,說真話而已,不帶個人的怨恨情緒,而且富有教育價值。所謂「言者無心,聽者有意」、「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以為私為我的心去聽去想,往往在思想意識中就能對人產生誤解、錯覺等。
想想看:這個世界上真人、真心、真話、真事多不多?是不是顧慮情面、怕得罪人、掩蓋事實、歪曲誤解、狂妄自大、不純不實、詐騙假貨這類東西比較多?為什麼這些不真的東西能大剌剌地存在?為何許多人自私自我而不敢說出真話,還覺得君子說真話很奇怪呢?
2、不習慣說真話,不敢發出正義之聲,是社會人心、道德崩潰的前兆,君子不會這樣在陰暗中苟活著,他會堂堂正正地活著,善惡分明,而且還會設法讓人們也能分清善惡好壞,最好的方式,就是說真話。
想想看:如果一個社會聽不到真話,將有多少人無法區分善惡、好壞,多少人將一味地追隨掌權者,他們將做錯多少事,造下多少罪業,多少人將跟著掌權者葬送自己的未來?
【歷史故事】
《論語.陽貨第十七》中,記載了孔子關於「君子亦有惡乎?」的談話。這個問題是子貢提出來的,孔子回答說:「有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者。」曰:「賜也亦有惡乎?」「惡徼以為知者,惡不孫以為勇者,惡訐以為直者。」這裡就談談關於這段話的認識,不一定是孔子原意。
君子亦有惡乎?一般人可能把君子想像的很死板,像木頭人一樣,是好好先生。實際上並非如此,君子是有很高的修養。但道德修養是以明是非、辨善惡為基礎的,決不是好壞不分。所以,君子也有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等等,這些不好的現象都是君子所惡的。這些現象不是隨便列舉,每一種都可在生活中找到對應。這正好和某些人的認識相反了,這些人說:「不是講忍嗎?那還幹這個事、那個事?」好像忍的意思就是忍氣吞聲,其實不是。這和對「君子亦有惡?」的誤解是一樣的。抑制不好的現象,使正氣得到弘揚,這是君子之所為。
《論語》是一條一條的記錄,從這段話往前後看,可以發現一些問題。
《論語.陽貨第十七》中記載了許多權貴人物叫孔子出來做事的例子,陽貨、公山弗擾等等。但在孔子和他的弟子看來,這些人不是真正贊同孔子,因此就想辦法「遠之」了。孔子不看重權勢,所以這些事很快就過去了,沒有什麼更多議論。但是後邊發生的一件事有些不同尋常。宰我是孔子學生,問治喪之禮,他認為三年之喪太長,一年就好了。孔子不同意這個觀點,但叫他自己看著辦。當時宰我的表現很「不遜」,所以子貢看不下去了,可能因此提出了上面的問題:「君子亦有惡乎?」引出上邊的議論。不一定是當時的場景,但《論語》是按這樣的次序編的。
交代了背景,接下就是這句引起很大爭議的話了,「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女權運動興起,誰贊同這句話好像就有點冒天下之大不韙的意思了,實際上這句話並不一定有錯。
首先,我們忽略主語,看看這句話本身有沒有道理。平心而論,「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概括的現象很準確,也很廣泛。不只是指男女之間,很多方面都適用。按中庸思想,做得過遠和過近都是有問題的。所以如何掌握處理問題的分寸,才是關鍵所在,而不是褒貶誰。
其次,為什麼把女子與小人並列?很不應該啊!應該說明的是,在孔子那時候,並沒有把小人看的不可救藥。上邊提到的,陽貨、公山弗擾等人,都算不得君子。但是,「公山弗擾以費釁,召,子欲往。」孔子想要接受公山弗擾的召請前往,不是準備同流合污的意思,而是選擇機會推行其主張。
邵康節先生說:「自古聖君之盛,未有如唐堯之世,君子何其多耶,時非無小人也,是難其為小人,故君子多也。所以雖有四凶,不能肆其惡。自古庸君之盛,未有如商紂之世,小人何其多耶,時非無君子也,是難其為君子,故小人多也。」所以掌握了關鍵,小人並不可怕。真正能稱得上君子的有幾人呢?
人就是有好有壞的,所以孔子提倡君子,但提升道德要靠自覺。「人人成為堯舜」這也是不可能的,不切實際的,後來儒家學說真的發展到了這一步,我認為偏離孔子的本意了。過高的要求使得大多數人都達不到標準,或者看到了小人犯了點錯誤,簡直了不得,不講寬容了,不給人機會了。這也造成有些人索性反對儒家學說了。
(改寫自正見網:http://www.zhengjian.org/zj/articles/2006/6/25/38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