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8年01月23日】
編者按:為了弘揚中國神傳文化,清除邪黨文化的影響,在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見,開始著手編寫一套中國正統文化教材。因為是剛剛起步,難免有所不足,我們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的參與和指正。我們誠摯的希望使用這份教材的同修,能將上課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教材的優缺點反饋給我們,以便我們不斷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實完整。同時,我們也歡迎更多有意願參與教材編輯寫作的同修加入進來,共同完成教材的編著。
◇◇◇ ◇◇◇ ◇◇◇
chūn yè
春夜
wáng ān shí
王安石
jīn lú xiāng jìn lòu shēng cán,
金爐香盡漏聲殘,
iǎn jiǎn qīng fēng zhèn zhèn hán。
剪剪輕風陣陣寒。
chūn sè nǎo rén mián bù dé,
春色惱人眠不得,
yuè yí huā yǐng shàng lán gān。
月移花影上欄杆。
ㄔㄨㄣ ㄧㄝˋ
春夜
ㄨㄤˊㄢ ㄕˊ
王安石
ㄐㄧㄣ ㄌㄨˊㄒㄧㄤ ㄐㄧㄣˋㄌㄡˋㄕㄥ ㄘㄢˊ,
金爐香盡漏聲殘,
ㄐㄧㄢˇㄐㄧㄢˇㄑㄧㄥ ㄈㄥ ㄓㄣˋㄓㄣˋㄏㄢˊ。
剪剪輕風陣陣寒。
ㄔㄨㄣ ㄙㄜˋㄋㄠˇㄖㄣˊㄇㄧㄢˊㄅㄨˋㄉㄜˊ,
春色惱人眠不得,
ㄩㄝˋㄧˊㄏㄨㄚ ㄧㄥˇㄕㄤˋㄌㄢˊㄍㄢ。
月移花影上欄杆。
【作者】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在今江西)人。生於北宋真宗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卒於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享年六十六。宋神宗熙寧三年任宰相,大力推行新法。因政策本身有缺失,加上王安石剛愎自用,急於求成,又任用小人,反而增加人民負擔,被舊黨所反對,新法終告失敗。後退居江寧(今江蘇南京),封荊國公。其詩剛勁險峭,為著名文學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注釋】
(1)金爐:金屬鑄造的香爐,此為香爐的美稱。
(2)漏:漏壺,也稱“漏刻”,古代定時器。水從銅壺底的孔滴漏出來,有一百個刻度計算時間。
(3)殘:殘留;將盡。
(4)剪剪:形容輕風微寒。
(5)惱人:令人煩惱。
【語譯】
香爐裡的香已經燒完,漏壺的滴水聲也將盡了,涼風輕吹,送來陣陣寒意。春天景色使人煩得睡不著,月光又把春花的影子移上了欄杆。
【詩中有話】
這首詩是王安石在宮中值夜時所作。描寫春夜的宮中香已燒盡,漏壺的水也將滴完,這時晚風吹來寒意,使人越加清醒。夜已深沉,難以入眠的詩人望見無邊春色,就更懊惱了,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月亮西下,花影被抬高而移上了欄杆。
從詩中可看出,惱人的是自己不清淨的心,而非春色。王安石急於早點休息,以便早朝處理國事,可惜心急也沒用,他推動新法正因為急於求成,反而欲速則不達,變法失敗,還引發了新舊黨爭,歷史評價王安石變法使北宋提早滅亡。宋神宗熙寧七年,地方小官鄭俠畫《流民圖》呈給神宗,圖中流民四處逃難,口食草根,老人死在路旁,小孩餓死懷中,拴著鐵鏈的災民砍樹賺錢,以還公債。神宗看了長嘆不已,對新法感到懷疑,於是罷免王安石的宰相職位,轉任江寧知府。
據《史記》記載,周公之子伯禽(魯公)封於魯,三年後才回來向周公報告魯地的情況,周公問:“為何這麼慢?”伯禽說:“我改變其風俗,改革其禮制,三年才改變過來,所以回來晚了。”姜太公(齊太公)封於齊,五個月就向周公報告齊地的施政情況,周公問:“為何這麼快?”姜太公說:“我簡化了君臣禮節,順應當地的民俗來做。”之後姜太公聽說伯禽回報施政狀況的時間遲了,就嘆息說:“唉,魯國後代將往北侍奉齊君了!施政不能簡單易行,人民不願親近;為政平易近民,百姓必來歸附。”果然姜太公到齊國後,人民多往齊地去,齊於是成為大國。後來姜太公的第十二世孫齊桓公“九合(多次會盟)諸侯,一匡天下”,為春秋五霸之首。
王安石變法繁瑣急迫,擾亂民心,宋朝也從此衰弱。王安石認為:“變風俗,立法度,正是當今所急需的。”(《宋史》)事實上,國家富強的關鍵在於人心,不在於新法啊!誠如姜太公在《六韜》中所言:“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國君切不可為己而害民,若能行仁修德,以德治國,使人心向善,自然上下一心,只需簡單的王法就可以治理好國家了。若是不合時宜、不能便民的政令,卻要勉強人民遵守,算不上仁政,自然是民怨沸騰,收不到好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