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高級):士見危致命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8年02月16日】

編者按:為了弘揚中國神傳文化,清除邪黨文化的影響,在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見,開始著手編寫一套中國正統文化教材。因為是剛剛起步,難免有所不足,我們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的參與和指正。我們誠摯的希望使用這份教材的同修,能將上課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教材的優缺點反饋給我們,以便我們不斷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實完整。同時,我們也歡迎更多有意願參與教材編輯寫作的同修加入進來,共同完成教材的編著。

◇◇◇ ◇◇◇ ◇◇◇


【原文】

子張曰:「士見危致命(1),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論語・子張第十九》)

【注釋】

(1) 致命:猶言授命,獻出生命。

【語譯】

子張說:「士遇見危險時能獻出自己的生命,看見有利可得時能考慮是否符合義的要求,祭祀時能想到是否嚴肅恭敬,居喪的時候想到自己是否哀傷,這樣就可以了。」

【研析】

孔子對讀書人的要求之一便是要能行仁義。而子張所言「見危致命,見得思義」,指的便是君子在遇到危難當下,在需要自己獻出生命的時候,他可以毫不猶豫,勇於犧牲自己。相同地,在有利可圖的時候,他的第一念想到的便是這樣做是否符合義的規定。孔子的話語簡潔道出做人的標準,古今皆宜。反觀現在的知識分子短視近利,讀書目的為的是求取高薪享受物質生活等等,怎不令人唏噓!

【延伸思考】

1、能「見危致命」、「見得思義」之人具備讀書人該有的節操,你可以舉古今的例子說明嗎?
2、請共同討論:當國家命運、個人利益和自己的生命相衝突時,你會如何取捨?

【相關資料】

人生感悟:大丈夫捨身成仁


掀開中華民族的史冊,可以看到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寧死不屈的人,有許多古人甚至為了信守諾言而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屈原、岳飛、文天祥等無數仁人志士用自 己的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曲悲壯的浩然正氣之歌。基督徒在歷史上曾經被迫害了三百多年,他們當中也有許多人寧可失去生命也要堅守自己的信仰。

孔 子在《論語》中說:「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意思是說,志士仁人不苟全性命去損傷仁德,而是寧肯犧牲生命來成就仁德。生命對於每個人來講都是十分寶貴的,然而比生命更可貴的是仁德與對宇宙真理的信 仰,「捨身成仁」是指人在生死關頭寧可捨棄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德。秦末時代的田橫與五百壯士雖然流落海島,寧肯自刎也不肯屈膝投降;宋朝的民族英雄文天 祥嚴詞拒絕了元朝統治者的高官厚祿的利誘,慷慨就義,視死如歸,以自己的生命捍衛了民族氣節。他所留下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也成為後人喜 愛的千古絕句。

古人云:「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通俗的講,高官厚祿不能亂其心,家貧位卑不能改變其志向,威力相逼也不能使其卑躬屈膝,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真正稱得上大丈夫。但是在當今的中國大陸,有很多 人對法輪功學員承受暴力折磨而不妥協表示不理解,這正是現代人道德標準嚴重扭曲的表現。真正的大丈夫決不會為了保全自己的生命而向邪惡妥協。

為了維護宇宙的真理而甘願捨棄自己生命的覺者是偉大的,他們以丹心赤誠所建立的不滅的威德將光照千秋,在正人君子的心靈深處豎起一盞永恆閃亮的明燈。
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4/10/3/29388.html

【課後作業】

請分組查找【相關數據】中的故事和大家分享。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