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8年05月29日】
四、石窟造像與壁畫
(一) 建築藝術
莫高窟的石窟造像主要是泥塑,因均施彩繪,故稱彩塑。顏料取之於天然礦石,色澤艷麗,顏色長久不變。彩塑是洞窟的主體,一般位於正廳中間,主要塑佛像或菩薩像,四壁和頂上才是壁畫,早期的洞窟,壁畫只是作為裝飾和陪襯出現的。壁畫一律彩繪,不論是何朝何代,內容大體一致,最為普遍的有佛像畫,佛經故事,其中最著名的是飛天壁畫。
早期的洞窟形式(十六國,北朝時期,304-581)主要是禪窟和中心塔柱窟,起源於印度。禪窟是供僧人坐禪修行的洞窟。如285窟主室為方形,正壁開龕塑像,供修行者觀像之用,左右兩側壁各開兩個或四個僅能容身的鬥室,供修行者坐禪修行。中心塔柱窟,又稱中心柱窟,塔廟窟。窟內中央設立連接窟頂與地面的方形柱塔。柱的四壁開龕塑像,以供修行者繞塔觀像與禮佛。之後不斷融入中國式的建築風格,至隋唐時期(581-907),洞窟形式已完全轉變成中國傳統的殿堂形式,主室平面方形,正壁開龕塑像,洞窟的其餘三壁均繪有壁畫,窟頂為覆鬥形或人字披形。殿堂式的洞窟已經成了世俗禮佛的場地。
佛經上說:釋迦牟尼出家前是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降生的時候,天空仙樂鳴奏、花雨繽紛,諸天神拱衛。一時間宇宙大放光明,萬物欣欣向榮。天空直瀉下兩條銀鏈似的淨水,一條溫暖,一條清涼,來為太子沐浴(這也是佛教定為浴佛節的典故)。太子剛生下來就能自己行走7步。太子每走一步,他的腳下就湧現出一朵蓮花。並且太子右手指天,左手指地,大聲宣稱:「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敦煌石窟的開鑿者,把對釋迦牟尼的無限崇敬首先轉化在洞窟建築設計上。洞窟用蓮花磚鋪地,配有蓮花柱石,佛的形像窟窟皆有,居於主位,天頂與四壁畫上天國聖境,置於其中,真是仿佛到了極樂世界。
(二) 雕塑和壁畫藝術
從彩塑和壁畫的藝術風格發展來看,可以分三個時期。隋唐以前的發展期,包括十六國、北魏、西魏、北周四個時代,歷時一百八十年。隋唐時期的頂盛時期,包括隋唐兩個時代,歷時三百多年。隋唐以後的衰落期,包括五代、宋、西夏、回鶻、元幾個時代,歷時四百六十多年。
①發展期
早期彩塑多以彌勒為主尊,帶有印度造像的特點。塑像體格高大,額鬥寬闊,臉形方正,直鼻,眼窩深,髮髻為波浪形,衣紋貼身。如北涼時期(412-460) 第275窟的交腳彌勒,高3.4米,是早期最大的彩塑。塑像面相豐圓,神情莊重,頭戴三珠寶冠,項飾瓔珞,腰束羊腸裙,坐獅子座,後面是倒三角靠背。彌勒造像鼻樑高隆,眼珠突出,具有印度佛像造像的特點。印度的造像手法是古希臘式的,這是印度佛教之前的信佛時期留下來的。所以傳說敦煌的名字與古希臘人有關,不是不無道理。
公元525年,中原出現「秀骨清像」的藝術風格,也影響了莫高窟的石窟造像,如第428窟苦修禪定像。塑像面容清瘦,褒衣博帶,飄逸自得,寧靜超脫。
北朝時期的壁畫多是佛經故事畫。最著名的有屍毗王割肉救鴿的故事,最早見於北涼275窟北壁中層,只畫了割肉和過秤兩個情節,屬莫高窟最早的連環故事畫之一。最精彩的當屬北魏第254窟北壁前部的「屍毗王本生」。還有第257窟北魏的九色鹿本生故事畫,285窟西魏五百強盜(得眼林)故事畫等。
北魏時期的的天宮伎樂壁畫還帶有西域特徵,如259窟、435窟,舞者肩披長長巾帛似今印度婦女披的紗麗,舞姿也頗富印度風韻。
從北魏晚期到西魏,由於孝文帝的改革,作為統治者的鮮卑民族開始學習漢族的先進文化。特別是遷都洛陽後,更加速了漢族文化的傳播。這時的壁畫中出現了一些中國的遠古時期的神話傳說,如西王母,東王公,伏羲女媧等。西域的繪畫風格仍然保存著。
②頂盛時期
到了隋唐時期,塑像造型由北魏秀骨清像轉為雍容華貴,色彩豐富。
隋代塑像體壯豐滿,鼻低耳大,衣著富麗。姿態也更豐富生動,形像更加中國化了。塑像敦厚恬靜的儀容也更符合中國傳統的美學思想。這是佛教從寺院走向現實生活的重要過渡時期。
如第427窟的阿難是佛的弟子,長於記憶,稱為「多聞第一」,雙手合十,恭侍佛側。肌膚豐實,衣著簡樸。中心柱南龕迦葉是佛的弟子,少欲知足,修頭陀行。雙手合十,恭立佛側。形容枯槁,青筋暴突,面部稜角分明,目光炯炯,微現笑容。阿難和迦葉都生於印度,但造型服飾中已帶有明顯中國特徵。
隋代壁畫也漸漸走向佛經故事,如第419和420窟的佛說《法華經》、《涅~"經》等大乘佛經壁畫。
唐代(618?907),「貞觀之治」,全國統一,經濟穩定,尤其到了開元天寶年間史稱「盛唐」,百姓生活富足,中原文化空前繁榮,佛教在中原大地普及。不少高僧從內地前來弘法,經卷不斷從長安、洛陽傳入,敦煌石窟藝術受到內地佛教文化的影響,建築風格、規模形式、塑像和壁畫的內容都發生了變革。
自唐代開始,雕塑造像已完全離開牆壁,更具獨立性和立體感,洞窟內出現了更多塑像的組合。如第332窟威嚴的天王,第55窟強悍的力士,第45窟西壁敞口龕中南北側二身袒胸露臂的菩薩,翠眉秀目,豐頤潔瑩,似笑非笑,神情恬靜慈祥。
唐代是一個營造巨型大佛的時代。唐代初年,叱吒風雲的武則天為了取代李唐天下,下令僧人造《大雲經疏》,該經稱武則天為彌勒下世,全國各地興起塑造彌勒的熱潮,莫高窟最大的塑像,96窟的北大像,35.5米高,氣勢宏偉,莊重沉穩,開元年間,130窟的高26米的南大像也被塑造出來。再加上榆林窟第六窟的大像,三座大佛窟,供奉的都是倚坐的彌勒,都是在唐代開鑿的。建大佛窟耗費驚人,投入的人力難以估計,南大像窟就用了三十年時間才建成,也只有國力雄厚的唐朝才有這個實力。
自隋朝開始,彌勒信仰在中原普及盛行,記載的有關彌勒的經典有很多,反映了當時人們崇敬彌勒,相信彌勒將下生成佛,普度眾生,成就未來佛。
此外還有中唐第158窟反映釋迦牟尼涅~"臥像,長15.8米,右脅而臥,四周配有壁畫,以造像與壁畫相結合的手法,表現菩薩,弟子,護法,國王,大臣肅穆舉哀的大型場面,襯托出人們對佛發自內心的崇拜和敬仰。
唐朝的壁畫色調最為豐富多彩,富麗而燦爛,呈現出樓台亭閣、金碧輝煌、歌舞昇平的歡樂景象。反映了當時人民生活富足,社會安定的局面。壁畫內容可分為五類:即佛像畫;大型佛經畫;佛教歷史畫;供養人畫像;裝飾圖案畫。
第220窟的阿彌陀經是唐代佛經故事畫的代表作,以非常形像的手法描繪了佛經中的西方極樂世界。第148窟的彌勒說法圖則展現了彌勒世界的美妙景象。(見附錄)
佛教史跡畫,是描繪佛教東傳故事的壁畫,第323窟主室南北兩壁共繪製了八個佛教史跡故事,是繪製佛教史跡最多的一個洞窟。第61窟五代是時期的「五台山圖」是描繪中國四大佛教靈山之一的五台山及文殊菩薩聖跡的畫卷,是莫高窟最大的佛教聖跡圖。(見附錄)
莫高窟的裝飾圖案,千姿百態,絢麗多彩,既是連接洞窟建築,塑像和壁畫的紐帶,同時又是獨立存在的圖案。以藻井圖案為代表的隋唐裝飾圖案,是莫高窟的裝飾圖案的高峰。如第329窟窟頂藻井和第159窟西壁窟頂圖案,繁縟多樣,花紋縝密,這些圖案多出現在窟頂中心,寓意蒼穹深遠莫測,宇宙無限之大。
由於唐朝重要的經濟地位和中原文化盛行,使敦煌成為「絲綢之路」上商貿中心,繁華一時。接待東來弘道和西行求法返回中原的僧人、內地和西域的客商無數。使敦煌的佛教和石窟藝術不斷汲取中原、西域、印度佛教文化的營養,也發展到了全盛時期。如莫高窟第217窟、103窟、45窟、85窟等。第103窟南壁西側有一幅依《法華經變•化城喻品》而繪的佛經故事。畫面上山巒逶迤,樹木掩映,身著個色服裝的商人,有的趕著馱載絲帛的大象,有的牽著騾馬……行進在商旅途中,商人除了西域人、中原人、還有南亞印度等國之人。
公元755年,唐朝發生「安史之亂」,唐政府把河西精銳部隊調入中原,吐番軍隊趁機進入河西,並成為敦煌的主人,統治敦煌達60餘年。吐番是西藏的前身,信仰佛教,崇拜神靈。吐番統治時期,繼續遵循盛唐風格,推動敦煌石窟藝術,並且使敦煌躲過唐會昌滅佛的劫難,歷史如此安排,似乎冥冥之中,神佛真的保佑著敦煌石窟文化。
吐番壁畫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密宗神像,如如意輪觀音,千手千眼觀音等,還有一些表現佛教聖跡和靈異的瑞像圖,及吐番的高德大僧和供養人像也被繪在洞窟的壁畫上。
唐朝「太平盛世」,人民生活富裕,佛教家喻戶曉,而且是多佛的信仰。家家供佛,人們嚮往莊稼「一種七收」,樹上「自然生衣」的彌勒世界,相信只要念一聲藥師佛的名號,一切苦難皆可解救,倡導無論貴賤賢愚,只要專心念佛,凡夫皆得脫離穢土,往生西方淨土。藝術家們的創作才能在信仰的世界裡,得到充分地發揮,他們把人間榮華富貴搬上牆壁,又把天國的富麗堂皇展示人間,天上人間,人間天上,真是天人合一的時代,充分顯示了中國的半神文化。
③衰落期
隋唐以後,敦煌石窟藝術走向衰落期。
公元1036年,西夏統治了敦煌,佛教成為西夏國教,西夏君主元昊從西藏迎來藏傳佛教葛舉派大師,使敦煌石窟藝術融入藏族文化。
1227年,成吉思汗的鐵騎踏進沙州,在敦煌,信仰藏傳佛教的蒙古人,把西藏傳來的密宗文化推向高潮。莫高窟第465窟就是元代藏傳佛教密宗的代表窟。此窟主室為正方形,覆鬥頂,設中心圓壇,窟頂畫以大日如來為中心的五方佛,四壁繪有各種金剛。其中有表現男女雙修的「歡喜金剛」,表現制惡降魔的「憤怒金剛」等。人面多作綠色,青色或紅綠陰陽面,人物形像描繪準確,生動,線描細膩,暈染富有立體感,表現了藏傳佛教藝術的獨特風格。為敦煌石窟藝術最後的輝煌又添了幾分色彩。
(三) 雕塑與壁畫的內容
古人都敬天地神明,中國自古以來也流傳著許多神話故事,如盤古開天闢地,女媧創造人類,夸父追日,大禹治水等。中國人是個信神的民族,包括古時歷代的帝王。佛教自印度傳入中土後,很快被華夏民族接受,並發揚光大。佛教中有許多故事都是教人向善,因果報應,生命輪迴,做好事,樂善好施會得善果,做壞事會得到懲罰,人們信神會得到神的保護,修道者會升往天堂。這些理念幾乎都出現在敦煌莫高窟的雕塑和壁畫中,還有許多讚美神佛的大型雕塑和壁畫。無不反映出當時人們的信仰與追求。
雕塑造像主要有四大類:
(1)佛像,包括釋迦、彌勒、藥師、阿彌陀以及三世佛、七世佛;
(2)菩薩像,包括觀音、文殊、普賢及供養菩薩等;
(3)弟子像,包括迦葉、阿難;
(4)尊神像,包括天王、力士、羅漢等,另外還有一些鬼神、神獸等動物塑像。
塑像是石窟的主體,壁畫在石窟中雖然對建築起裝飾和美化作用,對雕塑起補充和陪襯作用,但其數量最多,規模最大,藝術技巧最精湛,內容最豐富,涵蓋了社會生活與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生、老、病、死、衣、食、住、行,面面俱到,無所不包,充分體現了古人不同時期的文化生活,表現神及天、地、人、動物、環境的方式,表現友誼與恩的方式。豐富多彩,井然有序。
敦煌五萬多平方米的壁畫大體可分為下列幾個大類:
(1)佛像畫。指佛陀、菩薩、護佛神等供奉的各種神靈形像。佛像畫是壁畫的主要部分,這些佛像大都畫在說法圖中。僅莫高窟壁畫中的說法圖就有933幅,各種神態各異的佛像12208身。其中包括各種佛像 - 三世佛、七世佛、釋迦、多寶佛、賢劫千佛等;各種菩薩 - 文殊、普賢、觀音、勢至等;天龍八部 - 天王、龍王、夜叉、飛天、阿修羅、迦樓羅(金翅鳥王)、緊那羅(樂天)、大蟒神等等。
(2)民族傳統神話題材畫。指北魏晚期出現的東王公、西王母、伏羲、女蝸、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以及風雨雷電等道家神仙的內容題材。西魏249窟頂部,除中心畫蓮花藻井外,東西兩面畫阿修羅與摩尼珠,南北兩面畫東王公、西王母駕龍車、鳳車出行。車上重蓋高懸,車後旌旗飄揚,前有持節揚幡的方士開路,後有人首龍身的開明神獸隨行。朱雀、玄武、青龍、白虎分布各壁。飛廉振翅而風動,雷公揮臂轉連鼓,霹電以鐵鑽砸石閃光,雨師噴霧而致雨。
(3)經變畫。利用連環畫的形式,把整個一部佛經用通俗易懂的故事形式表現出來。經變畫中也發現大量的社會生活內容的畫面。 敦煌壁畫中主要的經變畫有《福田經變》、《阿彌陀經變》、《彌勒經變》、《法華經變》等。
(4)佛傳故事 主要講述釋迦牟尼的生平事跡。一般畫「乘象人胎」、「夜半逾城」的場面較多。第290窟(北周)的佛傳故事作橫卷式六條並列,用順序式結構繪製,共87個畫面,描繪了釋迦牟尼從出生到出家之間的全部情節。這樣的長篇巨製連環畫,在我國佛教故事畫中是罕見的。
(5)本生故事畫 是指描繪釋迦牟尼佛在過去世轉生中的各種善行,如 「因果報應」、「苦修行善」的生動故事。也是敦煌早期壁畫中廣泛流行的題材,如《薩捶那捨身飼虎》、《屍毗王割肉救鴿》、《九色鹿捨己救人》、《須閣提割肉奉親》、《金毛獅子》等。
(6)因緣故事畫 這是佛門弟子、善男信女和釋迦牟尼佛度化眾生的故事。與本生故事的區別是:本生只講釋迦牟尼生前故事;而因緣則講佛門弟子、善男信女前世或今世之事。壁畫中主要故事有《五百強盜成佛》、《沙彌守戒自殺》、《善友太子入海取寶》等。故事形像生動,引導人們諸惡莫行,諸善為之。因果報應,絲毫不爽。
(7)佛教史跡故事畫 是指根據史籍記載畫成的故事,包括佛教聖跡、感應故事、高僧事跡、瑞像圖、戒律畫等。包含著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是形像的佛教史資料。這類畫多繪於洞窟龕內四披、甬道頂部和角落處次要地方。但有的也繪於正面牆壁,如第323窟的《張騫出使西域圖》、《佛圖澄》和第72窟的《劉薩訶》等。
(8)供養人畫像 供養人,就是信仰佛教出資建造石窟的人。他們為了表示虔誠信佛,留名後世,在開窟造像時,在窟內畫上自己和家族、親眷和奴婢等人的肖像,這些肖像,稱之為供養人畫像。
本篇收集了一些石窟造像和壁畫中的佛教故事,見附錄。
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是敦煌壁畫中還保存了大量的飛天、樂舞、及表現古代先進技術的農業生產工具和交通工具。
(1)飛天
飛天,又名香音神,是佛教中的天神。壁畫中都畫在洞窟四周的上端或頂部,喻示著極樂世界的天空。
每當佛在講經說法時,眾飛天就凌空起舞,奏樂散花,飄逸的衣裙、飛舞的彩帶,自在的飄舞在佛國世界的天空中。大詩人李白讚美道:
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空;
霓裳曳廣帶,飄浮升天行。
飛天形像來自天堂,並非人間所有。現在許多飛天舞都取自敦煌壁畫,民間傳說飛天的涵義,是指引著人們走向西方極樂世界。古代的畫匠能把姿態柔美的飛天畫的如此栩栩如生,絢麗多彩,而且出現在如此眾多的洞窟中,實在令人稱奇不已。
莫高窟現有270多個洞窟壁畫中繪有飛天,總計達4500餘身。僅第290窟中就有154身姿各異的飛天,最大者身長達25米,最小者僅有5厘米。飛天是敦煌壁畫中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形像。
(2)樂舞
樂舞,即音樂、舞蹈。敦煌壁畫中有音樂題材的洞窟達兩百多個,繪有眾多樂隊、樂伎、及樂器。據統計,不同類型的樂隊有500多組,吹、打、拉、彈各類樂器40餘種,4500多件。大多數洞窟的壁畫中都有舞蹈形像。
樂舞主要出現在經變畫的說法圖中。如第220窟的阿彌陀經變,阿彌陀佛結跏趺坐於寶池中央蓮台上,觀音、勢至立於左右,四周擁繞眾多菩薩。寶池內碧波蕩漾,蓮花盛開,童子嬉戲。16人組成的樂隊,分列兩廂,鼓樂齊鳴,旋律悠揚。一隊舞伎,揮動長巾,翩翩起舞,很象西域的「胡旋舞」 。第217窟、第172窟觀無量壽經變,則和220窟有異曲同工之妙。浩淼的天空裡,飛天駕著祥雲,天樂不鼓自鳴。多麼美妙的西方極樂世界!
敦煌壁畫中還有一些樂舞表現人間的社會生活、風俗習尚。如張議潮出行圖中的營伎;宋國夫人圖中的清商伎和百戲;嫁娶圖中的六公舞等。
傳說著名的唐代宮廷樂舞《霓裳羽衣舞》,就吸收了敦煌壁畫的某些舞姿造型。還有中國舞中的反彈琵琶舞,也出自敦煌樂舞。莫高窟壁畫中就有琵琶700多隻,50多種形態。
壁畫中這些優美的舞姿、眾多的樂器只是人們的想像嗎? 都給我們展示了什麼呢?
最早的樂舞是為了禮佛,出現在佛國世界,故而神聖,亦不容人褻瀆。壁畫中的大量樂舞形像,表現了人們對美好世界的嚮往與憧憬,對神佛的無限崇敬和讚美,充分體現了中國文化中天人和一的境界。
這樣的藝術也必然不同凡響,帶給人們心靈的震撼,回味無窮。
(3)古代科技
敦煌壁畫中表現古代高超科技體現在許多方面,比如歷朝的建築風格、經久不變的顏料,無不反映中國古代先進的技術水平,是一部形像的歷史資料。
61窟五台山圖的準確性至今令人不可思議。著名建築學者梁思成就因為看見敦煌五台山圖,親赴山西,在五台山找出這圖中唐代的名寺院。
在生產和交通方面的偉大成就,更令世界矚目。如獨輪車、馬套挽具、馬蹬、馬蹄釘掌,都是中國人的首創。
壁畫中80多幅「農作圖」反映了北朝至元代近千年的農業生產情況,描繪了農業生產從種到收的十多種生產活動,20多種生產工具。如盛唐445窟的曲轅犁;五代454窟的播種三腳耬等。445窟的「耕作圖」 ,繪出了播種、收割、挑運、打場、揚場、田間小憩、糧食入倉等畫面,圖中的曲轅犁,是當時最先進的農耕工具之一。
壁畫上還留下了寶貴的交通工具 的形像資料。如牛、馬、駝、騾、驢、象、舟、船、車、轎、輿、輩等。各種用途的車和造型多樣的船,說明了古代陸海「絲綢之路」交通運輸工具的盛況,同時也體現了中國古代製造車船的先進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