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8年07月29日】
當初,帝堯讓天下給帝舜,曾諄諄告誡他:「咨!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他告誡舜:「上天安排帝王的爵位,落在你身上了,你要好好的持守那治國之中道,若是天下百姓陷入困窮之中,上天給與你的爵祿也就永遠終止了。」就是說,保護百姓安居樂業,是帝王的天職。當政者若失其天職,必永久的失去天位。後代的明君皆牢記聖王誡諭,治國始終以民為本,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以為百姓排憂解難為執政的第一要務。正如老子《道德經》所云:「聖人恆無心,以百姓之心為心。」聖人沒有私心,以百姓之心願為自己的心願。
百姓最大的心願,不外乎生活安樂,社會安定太平。自古以來的太平盛世,包括後代聖賢心嚮往之的理想社會,也皆以百姓安居樂業、社會安泰祥和為其準則。
上古聖王與夏商周三代英明君主治世,都一切從百姓的利益出發,一心為天下百姓著想。選出賢德而有才能的人給百姓辦事,使人人講求誠信,崇尚和睦,敬奉一切老人,愛護一切幼童,使老年人都能終其天年,壯年人都能為社會效力,幼童都能順利地成長,殘疾和無力自養的人都能得到供養。男子都有職業,女子都能及時出嫁。整個社會陰謀閉藏不興起,盜竊亂賊不出現,百姓人人無憂無慮,一心為公,家家戶戶連門都不用關,天下一片純樸,一片祥和。古稱之為「大同」社會。這也是孔子心嚮往之的理想社會。
戰國時代,諸侯爭雄,紛紛以武力爭奪土地,爭奪百姓,致使社會動盪,民不聊生。對此,聖賢們堅決反對,或著書以勸當政,或奔走遊說諸侯,反覆申述自己治國安民的主張,希望諸侯們能行仁政,使民生安樂。
老子的理想社會是小國寡民。面對當時的社會狀況,提出國家要小,百姓要少。要使老百姓都能精神內守,輕視財產利益,重視自己的生命,不輕易外遷,不鋌而走險,人人都認為自己的食物最香甜,自己的穿戴最漂亮,自己的住處最舒適,自己的風俗最安樂。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百姓對自己的國家及其社會狀況滿意到這種程度,才符合老子對當政者提出的治國標準。
執掌魯國實權的季氏將要動用魯國的力量攻打顓臾國。孔子知道了,指責輔佐季氏的冉有和子路沒有盡到自己的職責,認為遠方的百姓不歸服,就應該修明自己的文德教化吸引的他們來。既然使他們來了,就要使他們安定。就是說,懷敵附遠,治國安民,一要修文德,行仁政,吸引遠方的百姓,二要使所有慕名來投的百姓都安居樂業。認為百姓都安定了,便不存在人少的問題;社會安定了,國家便不存在傾危的危險。一句話:民為邦本,民安則國安,只有保證百姓安樂,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齊宣王想以武力稱王天下,孟子勸他推行仁政,回到根本上來:「給每家五畝地的住宅,種上桑樹,這樣,五十歲的人就可以穿上絲織的衣服了;雞、狗、豬這些家畜,不要失去餵養繁殖的時節,七十歲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給每家一百畝的田地,不要因勞役耽誤農時,八口之家就可以不挨餓了;重視學校的教育,反覆地用孝順父母,尊重兄長的道理教化他們,頭髮斑白的老人便不會再背負著東西在路上奔走了。」孟子的仁政措施――保民,制民之產,教民向善等等,全都是百姓最關心的事情。孟子認為,保證老年人能穿上絲綢衣服吃上肉食,老百姓不挨餓不受凍,這就是稱王天下最根本的保證。
而今天,在中國大陸,當政者除了保其權力,就是求名圖利,根本不把民生疾苦放在心上。到處圈地賣地,大興土木,致使無數農民失去賴以生存的土地,無數百姓失去遮風避雨的房屋,工人下崗,大學畢業生失業……百姓衣食住行問題成堆,訪民成千上萬,政府不但不接待,不解決,還到處圍追阻截,致使冤上加冤,且哭告無門。甚至公開鎮壓上億按真善忍標準做好人的善良百姓。權力出現危機,社會出現問題,就嫁禍於民,要求百姓「為政府排憂解難」 。 「四海困窮,天祿永終。」中國的百姓不只是困窮,簡直就是掙扎在生死線上。民生如此,中共邪黨的政權還能長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