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律啟蒙》八齊(2)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8年12月06日】

【原文】

yún duì yǔ ,shuǐ duì ní ,bái bì duì xuán guī 。
雲對雨,水對泥,白璧對玄圭。
xiàn guā duì tóu lǐ ,jìn gǔ duì zhēng pí 。
獻瓜對投李,禁鼓對征鼙。
xú zhì tà ,lǔ bān tī ,fèng zhù duì luán qī 。
徐稚榻,魯班梯,鳳翥對鸞棲。
yǒu guān qīng sì shuǐ ,wú kè zuì rú ní 。
有官清似水,無客醉如泥。
jié fà wéi wén táo kǎn mǔ ,duàn jī zhǐ yǒu yuè yáng qī 。
截髮惟聞陶侃母,斷機只有樂羊妻。
qiū wàng jiā rén, mù sòng lóu tóu qiān lǐ yàn ;
秋望佳人,目送樓頭千裡雁;
zǎo háng yuǎn kè ,mèng jīng zhěn shàng wǔ gēng jī 。
早行遠客,夢驚枕上五更雞。

ㄩㄣˊ ㄉㄨㄟˋ ㄩˇ ,ㄕㄨㄟˇ ㄉㄨㄟˋ ㄋㄧˊ ,ㄅㄞˊ ㄅㄧˋ ㄉㄨㄟˋ ㄒㄩㄢˊ ㄍㄨㄟ 。
雲對雨,水對泥,白璧對玄圭。
ㄒㄧㄢˋ ㄍㄨㄚ ㄉㄨㄟˋ ㄊㄡˊ ㄌㄧˇ ,ㄐㄧㄣˋ ㄍㄨˇ ㄉㄨㄟˋ ㄓㄥ ㄆㄧˊ 。
獻瓜對投李,禁鼓對征鼙。
ㄒㄩˊ ㄓˋ ㄊㄚˋ ,ㄌㄨˇ ㄅㄢ ㄊㄧ ,ㄈㄥˋ ㄓㄨˋ ㄉㄨㄟˋ ㄌㄨㄢˊ ㄑㄧ 。
徐稚榻,魯班梯,鳳翥對鸞棲。
ㄧㄡˇ ㄍㄨㄢ ㄑㄧㄥ ㄙˋ ㄕㄨㄟˇ ,ㄨˊ ㄎㄜˋ ㄗㄨㄟˋ ㄖㄨˊ ㄋㄧˊ 。
有官清似水,無客醉如泥。
ㄐㄧㄝˊ ㄈㄚˇ ㄨㄟˊ ㄨㄣˊ ㄊㄠˊ ㄎㄢˇ ㄇㄨˇ ,ㄉㄨㄢˋ ㄐㄧ ㄓˇ ㄧㄡˇ ㄩㄝˋ ㄧㄤˊ ㄑㄧ 。
截髮惟聞陶侃母,斷機只有樂羊妻。
ㄑㄧㄡ ㄨㄤˋ ㄐㄧㄚ ㄖㄣˊ, ㄇㄨˋ ㄙㄨㄥˋ ㄌㄡˊ ㄊㄡˊ ㄑㄧㄢ ㄌㄧˇ ㄧㄢˋ ;
秋望佳人,目送樓頭千裡雁;
ㄗㄠˇ ㄒㄧㄥˊ ㄩㄢˇ ㄎㄜˋ, ㄇㄥˋ ㄐㄧㄥ ㄓㄣˇ ㄕㄤˋ ㄨˇ ㄍㄥ ㄐㄧ 。
早行遠客,夢驚枕上五更雞。

【注釋】

(1) 白璧:《戰國策》,蘇秦遊說趙,王大悅,白璧百雙,黃金萬鎰,以隨其後。
(2) 玄圭:黑色的玉,古時帝王舉行典禮時所用的一種玉器。
(3) 獻瓜:《韻府》,唐德宗時,有獻瓜果,欲授官者。
(4) 投李:《詩經》,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5) 征鼙:古時軍隊出戰時所擊的戰鼓。
(6) 徐稚榻:《後漢書‧徐稚傳》記載,徐稚乃東漢高士,官府屢召而不肯出仕,豫章太守陳蕃在郡不接賓客,唯徐稚來時特設一榻,去則懸之。陳蕃為東漢名臣,與大將軍竇武等謀誅宦官,事敗被殺。
(7) 魯班梯:《墨子‧公輸》記載,魯班就是公輸般,是魯國能工巧匠,曾為楚國製造雲梯以攻宋。
(8) 翥:高飛。
(9) 清似水:《鄭崇傳》,臣心如水。
(10) 醉如泥:李白〈襄陽歌〉:“笑殺山翁醉似泥”。
(11) 截髮惟聞陶侃母:晉代陶侃幼年喪父,家貧。當時范逵到陶侃家,陶家無以待客,於是陶侃母親剪下自己的頭髮賣掉,換來酒肴招待范逵。
(12) 斷機只有樂羊妻:《史記》,東漢樂羊子棄學歸家,其妻正在織布,見到他沒有學成便回家,於是拿起剪刀走到織布機旁說,“夫子積學……若中道而歸,何異斷斯織乎?”說完便拿著剪刀剪斷尚未織好的布。樂羊子因此感悟,回到老師那邊學成,最後成為名儒。
(13)本段所用的韻腳有:泥、圭、鼙、梯、棲、人、雞等字。(齊韻押i、ㄧ 韻)。

【故事分享】

焚膏(gāo,ㄍㄠ)繼晷(guǐ,ㄍㄨㄟˇ)

韓愈是唐代著名文人,通六經百家之學,崇尚儒術,以提倡古文為職志,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如同中國其它讀書人一般,韓愈也希望能受朝廷重用,一展抱負與長才。他在年少時便中進士第,但因個性不適官場,一輩子在仕途中浮沉不定,頗有失志之感,《進學解》這篇作品就是在這樣的心情下寫成。

文中敘述國子先生(韓愈自稱,因曾十載之間,浮沉於國子博士之職)訓誨他的學生說:“你們要勤奮努力的學習,才能有成就。學問和品德都好,未來也不怕被埋沒。”話都還沒說完,就有一位學生質疑:“老師,您不要騙我們了!這麼多年來,我看您已是精通六藝,每天仍是手不釋卷,秉燭夜讀。結果呢?只因思想不符合當政者,便遭當權者排擠,不被重用,以致生活困苦不堪。您自己有這樣的遭遇,居然還要我們專心做學問!”

韓愈藉老師與學生之口,一方面譏諷為政者不能善用人才,一方面也抒發了自己懷才不遇的失落。

“焚膏繼晷”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夜以繼日地勤讀不怠。後亦用來形容不眠不休地工作或活動。亦作“繼晷焚膏”、“燃膏繼晷”。

【佳句欣賞】

.江雲相逐孤舟遠,岸柳互依古渡幽 。
.飛花入夢風傳韻,落日流川雲歇山。
.一縷清香花過雨,三聲雅韻鳥臨軒。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