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韓延徽投效契丹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9年02月08日】

【原文】

劉守光末年衰困,遣參軍韓延徽(1)求援於契丹。契丹主怒其不拜,留之,使牧馬於野。延徽,幽州人,有智略,頗知屬文(2)。述律後(3)言於契丹主曰:「延徽能守節不屈,此今之賢者,奈何辱以牧圉(4)?宜禮而用之。」契丹主召延徽與語,悅之,遂以為謀主,舉動訪焉。延徽始教契丹建牙開府(5),築城郭,立市裡,以處漢人,使各有配偶,墾藝荒田。由是漢人各安生業,逃亡者益少。契丹威服諸國,延徽有助焉。
(出自《資治通鑑卷第二百六十九 後梁紀四》)

【注釋】

(1)韓延徽:字藏明,幽州安次人,少英敏,燕帥劉仁恭奇之,召為幽都府文學,平州錄事參軍。韓延徽歷經耶律阿保機、耶律德光,又受到蕭太后的賞賜,大遼國走向盛世。
(2)頗知屬文:擅長寫文章。
(3)述律後:本名述律平,小字月理朵。她的祖先是回鶻(維吾爾)人糯思。述律後生於契丹右大部,歷史稱她「簡重果斷、有雄略」,有軍事才能。遼太祖行兵御眾常常跟她商量,是一位女中豪傑。
(4)牧圉(音與):養馬。
(5)建牙開府:興兵建幕府,辟置僚屬。

【語譯參考】

劉守光晚年勢力衰敗,就派遣參軍韓延徽到契丹去求援。契丹國王對韓延徽不肯下拜非常惱怒,於是就罰他到郊野去牧馬。韓延徽是幽州人,有智慧謀略,又擅長寫文章。述律皇后對契丹王說:「韓延徽能夠守節不屈服,是當今的賢人,怎麼能侮辱他讓他去放馬呢?應當以禮相待重用他。」契丹王召韓延徽來,與他談話,非常喜歡,於是讓他做自己的主要謀士,一舉一動都要徵求他的意見。韓延徽開始教契丹人建立幕府,辟置僚屬,修築城郭,建立城市裡巷,用來安置漢人,讓他們都有配偶,開墾種植荒田。從此漢人都能夠安居樂業,逃亡的人更加減少了。契丹國能威服各國,韓延徽的幫助很大。

【研析】

少數民族接受的文化洗禮較少,常常是以他們獨特的方式處事,往往與漢人格格不入,此時若能適當接受漢化,縮短文化、觀念差距,當可解決現實層面的問題。韓延徽恰如其分的扮演這個角色,他原本是要到契丹求援,卻反而被契丹王罰去牧馬,幸好女中豪傑述律皇后賞識他的賢能,勸契丹王重用他,韓延徽得以一展所長,教契丹人農耕、規劃城市……等,仿若契丹人手、眼一般,讓契丹國能威服各國,甚至契丹王稱王時,任命他為宰相,後來一直提拔到中書令。而對晉王方面,他也做了解釋,因為王緘妒嫉他,讓他不得不離開,同時拜託晉王照顧他母親,他保證契丹絕不會深入國境侵擾。如此一來,契丹既接受了漢化,晉國也不會被侵擾,真是同時讓兩國獲益的的好方法呀!

【延伸思考】

1.多半投效敵方的人,他的家人均遭到迫害,但韓延徽卻能兩面俱到,為甚麼?
2.述律皇后是位有才華的人,在歷史上留下了許多事跡,請找一則與大家分享。
3.請簡述韓延徽對契丹國的影響。

【參考資料】

1.《資治通鑑》(64)李國祥 顧志華 陳蔚松主編 台灣古籍 2001年出版
2.《資治通鑑今注》(十四) 李宗侗 夏德儀校注 台灣商務印書館
3.《白話資治通鑑》(第十八冊)沈志華 張宏儒 主編 建宏出版社
4.《資治通鑑輕鬆讀》4 歐惠章編寫 希代書版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神傳文化網專題